古代被吊死的皇帝大全,死的很慘的有誰?

國學智慧哲理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我來回答。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很多,皇帝的身份十分尊貴,死亡在皇帝眼中是一件極為重要的大事,從皇帝登基的一刻開始他們就開始打造自己的陵墓,他們希望自己死後仍能統治天下。

所以除了朝代更替之外,皇帝一般都不會死的有多慘,吊死這種情況就耿少,歷史上只有三位皇。

十六國時期成漢的第三位皇帝李期,金朝第九位皇帝完顏守緒;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檢。下場最慘的還是屬於大明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三位皇帝都是政權更替下的犧牲品,但是隻有崇禎是大一統王朝中下場最慘的。

大明王朝是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大一統王朝,崇禎皇帝為了挽救大明王朝可謂是禪精竭力,但是仍然沒能挽救這個王朝,拋開環境不說,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時,崇禎皇帝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自有一個太監陪著他,這時他的心裡裝的仍然是大明江山,仍然是大明百姓,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這時人們對他的評價,他算不上是明君,但也絕不是昏君。

這樣的皇帝死後居然只有一位太監陪著,大明王朝的故事就這樣悄然落下帷幕,一位皇帝一位太監向天下宣告大明亡了。


只是想抱抱你好咩


中國從奴隸王朝到封建王朝,歷史一共產生了1000多個帝王,當然封建王朝的有500多個,他們稱為皇帝!😯

俗話說“無情最是帝王家”,他們主掌生殺大權,但是有時候“掉毛的鳳凰也不如雞”,他們的死的也是悽慘,有千奇百怪的死法,其中不見血的死法:上吊而死的,也不在少數呢!😯

今天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古代被吊死的帝王大全!以及死的最慘的是哪位帝王?

歷史上上吊而死的四大帝王!

1⃣️ 第一個上吊皇帝,歷史上最早的一個上吊帝王:楚成王熊惲,他是楚文王的兒子

他的母親是赫赫有名的第一美女桃花夫人息媯(都說兒子隨母親,想來楚成王顏值絕對不低)楚莊王的爺爺,在位長達46年,公元前672年,熊惲殺死大哥楚王堵敖自立,是為楚成王!楚成王雄才大略,前638年,在泓水之戰擊敗爭霸的宋襄公,稱霸中原,在前632年,北上和晉國爭霸時戰敗,從此消沉!楚成王之所以落得吊死的下場,全是因為自己造成的!楚國是蠻夷之地,尊崇“幼子守家”,就是說都是立小兒子接班為儲君!

但是楚成王的大兒子商臣很有心計,他忽悠老爹廢掉弟弟公子職,立自己為太子,後來楚成王幡然醒悟但已經涼涼了!公元前626年,楚成王想要除掉商臣重新立小兒子,商臣得到消息包圍王宮!楚成王看到兒子帶著士兵進入自己王宮,他覺得親兒子應該不會對自己下毒手,於是苦笑著求兒子:“兒啊,寡人知道你最好了,我想在臨死前吃上一碗熊掌,你看成不”?商臣笑著大聲呵斥:“你真是要飯的牽著狗,玩心不退啊,做夢娶媳婦,想得倒美! 😄

你不就是想拖延時間等著公子職來救你嗎?別做夢了”!商臣命令士兵拿出一條白綾,笑著對楚成王說“父王,聽兒子話,把頭伸進去,兒子動作快,不疼”!楚成王知道自己今天必死,但是他想到自己死後被尊為什麼,於是問諡號,要知道諡號是帝王死後才被子孫追尊的,楚成王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活著知道自己諡號的帝王!商臣回答說“諡號是靈”,靈在古代是一個貶義詞,帶有羞辱之意!無奈就這樣 一代帝王楚成王就被迫上吊而亡!

2⃣️ 第二位上吊皇帝,隋煬帝楊廣

隋文帝楊堅次子,唐高祖李淵的親表弟,李世民的表叔!隋煬帝文武雙全,公元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全國,晉王楊廣是統帥,立下大功!

他也是歷史上被嚴重抹黑的帝王,這一切都“歸功”於李世民!且不管隋煬帝是否弒父殺兄篡位,但是他開鑿京杭大運河,開創科舉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可惜他太狂了,濫用民力好大喜功,不惜代價三徵高麗,勞民傷財,造成各地狼煙四起,民不聊生,各地起義軍不斷,隋煬帝不思悔改還繼續享樂!他巡遊江都,窮奢極欲!

公元618年三月十日夜,隋煬帝最信任的寵臣宇文化及發動“江都兵變”,次日凌晨,隋煬帝被押到寢宮,宇文化及命心腹令狐行達將48歲的隋煬帝縊死!隨後宇文化及帶領部隊西歸,蕭皇后用木板做成棺材將隋煬帝下葬,後來隋煬帝三次遷葬,一代帝王生前狂拽酷炫,死後連一個像樣的棺材都沒有!埃……😯

3⃣️ 第三位上吊皇帝:金哀宗完顏守緒!

這位是金國倒數第二位皇帝,公元1234年,宋蒙聯軍攻破蔡州,金哀宗不願揹負亡國之君的罪名,他聲俱淚下的將皇位讓給部將完顏承麟,是為金末帝!結果登基大典還沒完成,聯軍攻破城池,金哀宗逃到幽蘭軒上吊而死。

時年36歲,在位僅十年!隨後在位僅僅兩個小時的完顏承麟戰死城中,這也是歷史上最悲哀的王朝,半天之內死了兩個皇帝!😯

4⃣️ 第四個上吊皇帝:大明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

他是朱由校的弟弟,生於公元1611年,17歲時繼位!崇禎皇帝不是昏君,相反他很勤政,他上臺之後就除掉了魏忠賢,但是迎來了軍餉緊張的末日!他生性多疑,中了後金反間計自毀長城殺了大將袁崇煥!他喜歡哭窮,原來打仗都是魏忠賢出軍餉。

後來魏忠賢被他逼迫自殺了,前線軍餉緊張,崇禎一味的哭窮,不捨得拿錢,大臣們看到皇帝這樣也以皇帝為榜樣,有錢就是不拿!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逼迫兩位皇后自盡,砍死兩位公主,砍傷15歲的長平公主,隨後跑到煤山上吊自盡,年僅33歲太監王承恩和皇帝一起上吊殉國!值得一提的是,崇禎皇帝對前線將士哭窮不捨得出錢,但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時候,對大臣嚴刑拷打,得到8000萬兩白銀,這無疑是最大的諷刺!

崇禎皇帝砍殺了自己的親女,最後在煤山上上吊,身後連一口棺材都沒有,李自成的農民軍殺進北京後,看見了上吊的崇禎屍體,軍士又對其屍體施暴,慘不忍睹……

崇禎皇帝一生躊躇滿志,勤於政務,不料想自己的結局竟是如此淒涼,我個人認為他是四大上吊皇帝中最悲慘 最悲劇的一個!

好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給我留言討論,謝謝!


夏日瀾風解密頻道


最出名的就要屬崇禎皇帝了!

1644年李自成率眾攻入紫禁城,時年 崇禎皇帝自縊與煤山,並在死前留下遺書: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雖然是自縊而亡!但思宗烈皇帝乃是以君王死社稷!只能是悲壯!而不是悽慘!

︿明思宗殉國處

其實我國曆史上還真沒幾個君王是被吊死的!中國古代刑法並沒有絞刑,所以 上吊多是自殺,而皇帝自殺的本就不多,吊死的就更少了! 其實真要嚴格來說,南明的朱由榔也是被吊死的!

永曆皇帝朱由榔,是南明小朝廷中堅持最久的一位!但無奈大勢已去 永曆十六年(1662年) 兵敗被俘! 吳三桂用弓弦將其絞死與昆明十字坡!

雖然不是吊死!但也勉強算是!


府少爺的歷史觀


吊死嚴格意義上說屬於絞刑的一種,絞刑屬於酷刑的一種,又分為縊死和勒死兩種,其中縊死的俗稱就是吊死,指用繩索將人的脖子吊到半空而死的方法。對於絞刑,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觀點。在歐洲絞刑被認為是非常不榮耀的一種死亡方式,在中世紀的歐洲,只有十惡不赦的犯人才會被處以絞刑,在中國,絞刑並不是一種很低級的死亡方式,很多王公貴族往往因為希望留一個全屍而請求自縊處死。

中國有史可查的吊死的皇帝只有崇禎皇帝(1628-1644在位)。崇禎,是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是大明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的最後一個年號。1628年,17歲的崇禎登基繼位,當時明朝內有東林黨為代表的文官集團與魏忠賢為代表的宦官爭鬥,農民起義;外面臨著北方女真為代表的異族的入侵。雖然崇禎盡心竭力意圖復興明朝,奈何大廈將傾,無力迴天。崇禎17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逃亡至煤山,自縊而亡。



至於歐洲國家,並沒有任何一位皇帝是死於絞刑架,網上評論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查理一世和法國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六死於絞刑其實是一個謬誤。和中國的改朝換代面臨著滅族流血不同,大多數歐洲王朝的更替出現在貴族之前,對於前朝皇帝的處理往往更加溫和,很少有直接處死。比較出名的路易十六是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後,在憤怒的人民的要求下,在巴黎革命廣場被送上了斷頭臺。

中國的王朝更迭中死於非命的皇帝並不在少數,但大多死於毒酒。我國古代認為吊死是非常不吉利的一種死法,迷信的說法認為吊死會造成很大的怨氣,吊死鬼常見於鬼故事中,吊死的人在很多地方是不能入祖墳的,古代中國認為人入土為安,吊死者懸空而亡,也許這種觀念造成皇帝很少吊死。


詭狐w


歷史上的皇帝吊死的有幾個,有點蒙,這需要看看資料確認一下。

原來有三位:

1:李期,公元334--338年在位,在位期間昏庸無道,暴政冶國。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很快就江河日下,在公元338年,漢王李壽發起兵變,奪取政權,改元漢興。李期被廢。李期自知自已無能,昏庸當道。無顏見成級臣民,羞愧萬分上吊而死。

2:金國的第九位皇帝完顏守緒,公元1224--1234年在位,從整體來說他不算是一位昏君,只因長期以來所形成的一副爛攤子都壓在了他的肩上,雖然在他的治理下有所振興。但實終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又加上蒙古政權正直盛世,虎視眈眈。最終也無法挽救殘局,上吊而死,終年37歲。

3:最後一位,也是最慘的一位,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朱由儉。

祟禎17歲登基執政時,明朝巳是內憂外患,龐大的文官集團把持朝政,整個朝野從上到下一片混亂,風雨飄搖。雖然崇禎親歷親為,勤於朝政。但卻無法控制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他只有殺殺殺,越殺越亂,越殺越離心。

終於在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入了京城。祟禎皇帝把皇子託付他人,下令周皇后,張太后自盡,並親手砍死了袁貴妃,砍傷了自己的女兒。然後匆匆逃到景山,匆忙之中腳上只剩一隻鞋子,在壽皇庭東側的一顆歪脖子樹上自縊身亡。臨死只有他的貼身太監王承思,陪伴著他吊死在一旁。

從古至今,有多位皇帝吊死,對比下來只有祟禎之死悲慘不過了。


知足常樂3161345670881


我覺得崇禎是比較可惜的,他本可以不死的。

之前就提到過,從海路去南京,局面一下就活了,不光李自成困不死自己,還能整合南明,最差的局面也是南北朝劃江而治,處理得好完全可以把建州逼在黃河,天下土地有2/3,糧倉全在手上。這樣的局面居然輕易放棄了,真是非常可惜。


甲申十七年


比較出名的就是明朝皇帝崇禎朱由檢了(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於1622年(天啟二年)年被冊封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號崇禎,後世稱為崇禎帝。

朱由檢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

朱由檢死後廟號懷宗,後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諡號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於十三陵思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