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髮現:瓊州海峽最狹窄處僅19公里,為什麼不修建跨海大橋?

瓊州海峽地處廣東省雷州半島與海南省之間,屬於中國內海,[1]也是中國三大海峽之一。海峽東西長約80公里,南北最大寬度39.5公里,最窄19.4公里,平均寬度29.5公里。海峽南北兩岸岸線呈鋸齒狀,岬角、海灣相間。北岸自東向西分佈有紅崖角、排尾角、嶼角、教尾角。岬角由玄武岩構成,其間組成紅坎灣、海安灣和教尾灣。

地理發現:瓊州海峽最狹窄處僅19公里,為什麼不修建跨海大橋?


瓊州海峽是廣東海區與北部灣海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溝通北部灣和南海中、東部的海上走廊,也是廣州、湛江至海南、廣西以及越南的海上交通捷徑有幾方面原因,瓊州海峽地質條件非常不好,經常發生地震,就2019年來說,海南發生了多次地震,2019年08月20日19時17分,海南三亞天涯區發生4.2級地震。

地理發現:瓊州海峽最狹窄處僅19公里,為什麼不修建跨海大橋?

8小時前,幾乎同一位置發生3.2級地震,此位置距離海口市195公里。很多人表示,三亞一天發生兩起地震,20年也沒見過。此外歷史上1605年那場大地震讓瓊東北的河流支流消失,河流改道,河灣變成的海灣。

地理發現:瓊州海峽最狹窄處僅19公里,為什麼不修建跨海大橋?


海南多地震,主要受第四紀初期喜馬拉雅運動影響,印度板塊俯衝到歐亞板塊下面,產生碰撞、擠壓,青藏高原的隆起,引發周邊的地質地貌變化,在哀牢山—紅河形成了一條斷層線,向東南方向延伸,穿過瓊州海峽,海南島開始沿此斷裂帶發生了向東南的移動和旋轉,最終到達現在的位置。

地理發現:瓊州海峽最狹窄處僅19公里,為什麼不修建跨海大橋?


瓊州海峽氣象條件複雜,這裡風高浪急,水深湍流,據量測瓊州海峽普遍水深60多米,個別的地區達100多米,而且海底多火山噴出巖,給大橋建築施工帶來極大麻煩。

這裡多強風,颱風多從菲律賓群島以東海洋麵上生成,受副高引導氣流影響,颱風穿過巴士海峽,向西移動,從雷州半島或海南島登陸,歷史上海南島是我國颱風頻繁登陸點之一,而且每年還都有強颱風登陸,給建成後的大橋運營帶來非常大的危害。

地理發現:瓊州海峽最狹窄處僅19公里,為什麼不修建跨海大橋?


第三主要是經濟方面的原因,即使我們有能力克服地質災害、複雜氣象條件,但海南大橋投資需要1500億,這麼多錢從哪裡來?我們先看看港珠澳大橋投資1269億怎麼來的?大橋建好後6車道 ,小車每次收費150元,客車200~300元,貨車60~115元,港珠澳這筆投資能夠收回來了。

地理發現:瓊州海峽最狹窄處僅19公里,為什麼不修建跨海大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