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最毒婦人心”,為什麼又說“無毒不丈夫?”這矛盾嗎?

藕節季刊


"最毒婦人心"和"無毒不丈夫,都是出自小說,雜劇,是在特定的社會背景情節下,對一個負心人的吐槽。不能作為正常衡量社會普遍現象的一個依據。

最毒婦人心

出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之口。

據說:妲己想把好姐妹玉石琵琶精介紹給紂王。玉石琵琶精到姜太公當時開的算卦的卦館算命。姜子牙認出她就是個妖精。於是殺了琵琶精。


而姜子牙也因此被紂王重用。可妲己一心要替好姐妹報仇。千方百計要置姜子牙於死地。最後紂王架不住妲己猛吹耳邊風,要殺姜子牙。


姜子牙聽說後,要帶老婆逃走,但是他老婆貪戀榮華富貴,不想跟他走。

於是姜子牙生氣的寫了四句話:青竹蛇兒口,黃蜂尾後針,兩者皆是可,最毒婦人心。

最毒婦人心,一般指女子感情上的事情。在感情被傷害後,要洩憤、報仇,但沒有正面強力的報復力量。只能採用陰毒但傷害大的辦法,長久以往就給女人們定了個最毒婦人心。



無毒不丈夫

是個成語,出自元.關漢卿《望江亭》雜劇中“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本意是:氣量小,睚眥必報的人不能稱為君子;度量小不懂寬容的人不算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隨著人們的以訛傳訛,逐漸的把這句話“黑化”了,指:一個人要想成就大事,對人對事要狠,不僅要對別人狠,對自己更要狠。

現在民間廣為流傳的“無毒不丈夫”這個主要是站在“事業”的角度來分析男人。


總結

所以‘’最毒婦人心‘’和“無毒不丈夫”並不矛盾。因為誰這兩句話的人,站的角度不一樣。



愛讀書的小蛋蛋


最毒婦人心和無毒不丈夫,不矛盾。

最毒婦人心和無毒不丈夫是出自兩個不同的典故。

最毒婦人心出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之口。

話說紂王寵妾妲己想把好姐妹玉石琵琶精安排到都城享福。玉石琵琶精到姜太公當時開的算卦的卦館算命。姜子牙認出她就是個妖精。於是用三味真火將琵琶精顯出了原行。

姜子牙也因此被紂王重用。可是妲己懷恨在心,一心要替好姐妹琵琶精報仇。千方百計要置姜子牙於死地。最後紂王架不住妲己猛吹耳邊風,要殺姜子牙。

姜子牙聽到風聲後就準備逃跑。於是對他的後娶的老婆馬太太說,紂王要殺我,我們得離開這裡。

而他的老婆馬太太卻不肯跟他走,覺得他們要逃命了,以後肯定沒好日子過。說你逃你的命,我不走。

而姜子牙覺得我不忍離你而去,留你在此地衣食無著,前途未卜。你卻有離我之心,絲毫不念夫妻之情。不在意我的生死。我們好歹夫妻一場啊!一起逃命也好有個照應。你怎麼能這麼絕情?

馬太太說什麼也不肯跟姜子牙一起去逃命。

於是姜子牙生氣的寫了四句話:青竹蛇兒口,黃蜂尾後針,兩者皆是可,最毒婦人心。

意思就是蛇的口,黃蜂的針都非常毒,但是,再毒都沒有婦人的心狠毒。

另一個無毒不丈夫是個訛傳成語,出自元.關漢卿《望江亭》雜劇中“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本意是面對他人的過錯,如果耿耿於懷,睚眥必報,只會帶來沉重的心理負累。與其讓仇恨齧噬內心,不如大度寬容放下。讓內心自釋並坦然面對。大度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境界。

氣量小,睚眥必報的人不能稱為君子。度量小不懂寬容的人不算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所以‘’最毒婦人心‘’和“無毒不丈夫”並不矛盾。


鹹味人生


我是晴空莽莽,依照古義理解,並不矛盾。

古裝電視劇中發生在大戶人家內院的妻妾宅鬥,常常是手段百出,無所不用其及,因而被大家長稱為“最毒婦人心”;又有電視劇《上錯花轎嫁對郎》中反派科世昭暗害齊家公子謀奪財產,也曾說過“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其實這兩個意思都脫離了古義,演變成了今人世界觀、價值觀的一種理解。

且看出處

“最毒婦人心”最早出現在明代小說《封神演義》的描繪“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皆是可,最毒婦人心。”講述的是商朝時姜子牙被通緝準備逃難,讓妻子馬氏一起走,馬氏不想背井離鄉跟著受苦,主動索要休書,姜子牙認清了馬氏的真面目,罵了這一句,用來形容女子心腸狠毒,可以同甘不能共苦,並非如今理解的手段歹毒之意。古裝劇中如果演繹的是明代以前的歷史,用“最毒婦人心”來形容就是破綻了。

“無毒不丈夫”則因錯別字訛傳衍生而來,意思是:“男子漢大丈夫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不折手段,當斷則斷。”是狠毒丈夫的自我誇讚。古義最早的出處不詳,屬於諺語一類,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望江亭》用:“便好道‘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意為氣量狹小之人算不是君子,沒有氣度肚量之人不能算作男子漢大丈夫,這是謙謙君子偉丈夫的座右銘。

之所以會以訛傳訛,原因在於“度”為仄聲字,念著彆扭,很容易讀為平聲字“毒”,對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古人後來便把這句改為“無毒不丈夫”了,正所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是這樣的典型:元代馬致遠《漢宮秋》一折:“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第103回提到“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廣泛流傳至今。

另類說法參考

1、“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乃是民國至80年代中間由知識界不負責任開始瞎編出來的。
2、“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乃是1991年由知識界不負責任開始瞎編出來的,由當代網民第二次瞎編出來的。

@晴空莽莽 更願意相信關於“無度不丈夫”謙謙君子,心胸寬廣的氣度,屬於中國人的優秀文化內涵,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謝謝!


晴空莽莽


古人說的"最毒婦人心"和"無毒不丈夫"不是什麼聖言賢訓,只是俗言俚語。雖有些許道理、但未免有些極端。以我的淺薄見解,我是這樣理解的。

前一句大概指的是:辱罵公婆、看不起丈夫的潑婦。但絕大多數的女子,孝敬公婆、夫唱婦隨、養育兒女的責任是能盡責的。

後一句的意思,把"度"寫作"毒”就是曲解,誤人不淺。作為男人,為人處事,做事情,需要具備寬宏的胸懷和度量,而非對一切事情斤斤計較,它不但使人的心胸變的狹隘,還會阻礙人們的交往、限制人的眼界、局陷人們的工作與事業的發展。

隨著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在繼承傳統文明、推陳出新的同時,更要有取捨的甄別精華與糟粕。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的前行!


午夜夢醒18


最毒婦女心的“毒”指婦女內心“最善意的狠毒”。是溫柔、是賢惠,是柔中之剛,而並非惡毒之“毒”。

因為,在紛繁複雜而又眾多燈紅酒綠的現實生活中,只有婦女心中擁有“最善意的惡毒”,才能以善良之“毒”去化解男人之邪毒,去融化分解男人在外邊染上的邪惡之魔。

在如今金錢充斥著男人的腰包,而又使男人時常處於精神空虛的時代裡,很少有大肚男出染缸而無色,出陰窖而無邪。而這些拈花惹草的大肚男們,有的一時被色鬼迷心,有的因野花鮮嫩而醉途,忘記了家庭,淡化與妻子的感情。男子在此時,若再碰上個不知深淺的愣頭婦人,很快三拳兩腳就把自己的男人踹到別的女人懷抱裡去了。然而在此時,若遇上個最富善意惡毒的婦人,捧著溫暖的心去融化男人出軌的冰山一角,用溫馨的情調撫慰男人雜亂的心絃,用溫柔的語言和體貼去滋潤男人乾涸的心田,用纏綿的情絲牽掛男人的心緒。如此久之,擁有最善意惡毒之心的婦人,就一定能喚回男人失去的心,就一定能使愛失而復得,就一定能使脫軌的男人迴歸正道,走到自己身邊。



至於說“無毒不丈夫”,這本來就是一個訛傳和誤傳。只所以是訛傳,是因為這句話常被“小人”或做惡之人用來開脫自己罪惡的一句脫詞。再說它是誤傳,是因為這句話還有上半句“量小非君子”做鋪墊,所以與之相對應的“無度不丈夫”的“度”被誤傳為“毒”,偷換了“度”字,偏離了句意。


再者,“無度不丈夫”一句的“度”應取“打算計劃、考慮”之意,那麼就是說,對人生或日常生活沒有計劃。或做事工作事前不做周密考慮計劃的人,就不能算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大丈夫。

綜上所述,“最毒夫人心”與“無毒不大夫”一說。本身並無矛盾之處。一是“善意的狠毒”,擁有更多的善良之心,用心計去感化去教育。一是擁不大氣大度的胸懷,用足智多謀的心去佈局計劃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兩者屬相向而行,絲毫沒有矛盾之處。


馬現合


這就是男女有別,尤其是在古代,女人就是做到什麼,三剛五常,三從四德,相夫教子,賢妻良母,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男尊女卑思想又較嚴重,沒有反抗的餘地……但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壓迫的越歷害反抗的越強烈,女人也是有尊嚴,有思想,有情感的,她們也有忍無可忍的時候,為生存而抗爭,物極必反嗎,然而逆來順受在人類社會中,已是根深蒂固的正常的自然規律,“小鳥依人″的女人做出如此舉動,那不亞於“世界末日″,“天翻地覆”……所以,對女人“刮目相看″了,女人也厲害,就有了“最毒婦人心″一說。

男人就應是有尊嚴,擔當責任,報負,等,總之,男人是人類的主宰……也就有了“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莫不惹塵虛做魂


“最毒婦人心”還有後半句“黃蜂尾後針”比喻有的女人比男人狠、心最毒,為了達到目的或是報復仇人時,使用的方法狠到比毒蛇🐍還要厲害。青竹🐍蛇兒身,黃蜂尾上針。兩般由是可,最毒婦人心。

“無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這句話的後半句被後人誤讀成“無毒不丈夫”比喻男人在幹大事業時和對立面使用的計策、手段非常毒辣。

“最毒婦人心”和“無毒不丈夫”幾乎是同樣的人和使用同樣的方法,應該不矛盾。


熊貓血王海明


“最毒婦人心”和“無毒不丈夫”不存在矛盾。

古人說的“最毒婦人心”也是有根據的,如《封神榜》中塑造的妲已將商代的天下敗掉了;呂雉(又稱呂后),干預朝政,刁難忠臣;又如武則天,雖然當皇帝只有十五年之久,做了一些強國富民的事,但她殺死了自已的親生兒子和女兒;再如清朝的慈禧太后“垂簾聽政”,還毒死了光緒皇帝(雖然未有直接證據,但為何在光緒皇帝頭天死、而她就在第二天死,況且光緒皇帝是毒死的,這確已慈禧太后有關)等等,這就足於說明“最毒婦人心”的理由。

“無毒不丈夫”是指男子漢要幹大事業,在必要的時候,是要下狠心殺人或做惡毒事的。這與上面“最毒婦人心”是不存在矛盾的。


陳聖鋼


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個人認為“最毒婦人心”和“無毒不丈夫”這兩句話,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而且偏離了原來的意思!下面不妨聽下本人的見解,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全新的理解。

前一句:最毒婦人心

這句話最早出自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一書當中,其完整的一句叫做“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皆自由,最毒婦人心”,而且其由來和眾人熟知的姜子牙有關,在姜子牙沒有被重任以前其工作乃是鹿臺監工,在姜子牙眼中,認為造鹿臺一事,太過勞民傷財,於是進見紂王,誰知竟然惹得紂王生氣,反而把監工職位搞丟了。回去找妻子訴說後,妻子頗有埋怨認為和姜子牙在一起要受罪吃苦,而姜子牙認為其所要侍奉的明主並不是紂王,願意去西岐投奔明君。

然而其妻子性格倔強,不願隨姜子牙一同前往千里外的西岐,而寧願被休也不願意陪同前去,而且妻子接過休書扭頭就走,毫無留戀之意。於是姜子牙才發出感嘆“青竹蛇而口,黃蜂尾後針,兩般由是可,最毒婦人心”。

最早的時候,這句話本來不是形容心腸歹毒的,而且其妻子也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以姜子牙的性格更加不會強求其妻子,只不過其妻子目光有些短淺,不明事理。

“最毒婦人心”,其實是後來由於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現象,才被用來形容心腸狠辣歹毒的,比如潘金蓮耐不住寂寞,為了錢財“出軌”西門慶,毒死武大郎,這樣才被形容成“最毒婦人心”的,其實這樣一句話,對於女性影響很大,但是對於某些現象,不能以偏概全。

後一句:無毒不丈夫。

這句話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人們的理解,已經面目全非,這句話原句叫做“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原來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說話做事要心胸開闊,氣量太小不是一個君子該有的品行,更不是一個堂堂男子漢該有的風度

隨著人們的以訛傳訛,逐漸的把這句話“黑化”了,黑化之後的意思是指:一個人要想成就大事,對人對事要手段狠毒,技高一籌。

個人認為,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當中,創造很多的俗語老話有些傳承至今,早已經不能適用於當代生活,我們更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留下有用的!去掉無用的!就比如我們的中醫文化一樣,其偉大之處不言而喻,我們要更加重視,千萬不能落得毫無用處,無人傳承。

以上是個人見解!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轉發!分享!


民俗大文化


對於女人最毒婦人心,在感情被害之後,因為要池恨要報仇,苦於正面報復的力量有限,往往採用極其很毒,意想不到的方式報仇,此類事多了,便給女人們定了個最毒婦人心。

對於事業性的男人,要成就大事,往往採取一些謀志的狠心手段,以達到一種目的和志向,對於這樣的志男,文人們描寫時給予一些褒意。

其實男人和女人都有一個目的性,一個是感情(很多時候也是事業類,可能她們失敗了)一個是謀大事的,他們心的絕對一致,只是後人或者說旁觀者天生的對男女人理解的世界觀不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