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這個城市,面積大過成都,詩仙李白在此度過童年,很低調

前幾年有個特別流行的詞,叫“最熟悉的陌生人”,說的是曾經相愛的男女,分手之後形同陌路。倘若把這個詞放到旅遊頻道來,對應的又會是哪裡呢?筆者認為是四川,因為即便沒去過四川的驢友,都知道川普“巴適”和火鍋的存在,更何況成都是時下最火的網紅城市之一。但是這個省份又叫人陌生,因為四川是一個把A到Z車牌全用上的省份,但相當一部人只知道成都而已。

四川的這個城市,面積大過成都,詩仙李白在此度過童年,很低調

綿陽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曝光度不夠,面積足有486000公里的四川省,還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城市,比如綿陽。綿陽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面積比成都更大,足有20281平方公里。歷史底蘊同樣不輸於成都,“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在此誕生,建城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漢高祖時期。在這兩千年中,綿陽雖未參與桃園張結義,但卻因為司馬相如、杜甫和鄧稼先等人傑的存在,在歷史上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筆。

四川的這個城市,面積大過成都,詩仙李白在此度過童年,很低調

馬鞍山李白像

這些歷史,或關於一個王朝的興衰,或關於一個詩詞歌賦的時代,或關於絲綢之路上的李白。李白是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風格飄逸,筆法多端,個性鮮明,放浪形骸。五絕與七絕同臻極境,被譽為詩仙,是很多文人雅士的偶像。比如杜甫,又比如筆者。筆者最先了解到的關於李白的景點,是安徽馬鞍山的捉月臺。李白一生去過七次馬鞍山,最後一次已經是六十二歲,喝著酒乘船夜遊,為了撈水裡的月亮,永遠留在了馬鞍山。

四川的這個城市,面積大過成都,詩仙李白在此度過童年,很低調

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那年他寫下了《臨路歌》(或許是後人抄錯,或是臨終歌更準確),詩裡已不是“乘風破浪會有時”,而是“中天摧兮力不濟”,讀到“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看得人直想去馬鞍山陪他。言歸正傳,一生放浪形骸的李白,跟四川綿陽又有什麼關係呢?李白的父親叫做李客,是一名大商人,因為絲綢之路做生意去了四川綿陽,故而李白的童年,其實在綿陽度過的。

四川的這個城市,面積大過成都,詩仙李白在此度過童年,很低調

少年李白(李白紀念館)

這十分難得,本身童年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就特別大,更何況這個人還是不羽化登仙,就求仕途和旅遊,常年居無定所的李白呢?舉個例子好了,李白之所能夠做到“千金散盡還復來”,固然跟家底有關,但誰能說這跟四川人“到四十歲就不幹了,好好過小日子”的生活態度,沒有關係呢?但說句實在話,倘若不是因為2018年的四川國際文化旅遊節在綿陽舉辦,筆者只知道李白在四川長大,具體是在哪裡是很難知道的。

四川的這個城市,面積大過成都,詩仙李白在此度過童年,很低調

李白歸來

所以說曝光度不夠,綿陽比較低調的同時,筆者也產生了“宣傳力度不足”的看法。曾經去過綿陽江油的李白紀念館,去了之後確實有些失望。雖然擁有不收門票和環境清幽的優點,但給筆者和同行者的感覺,卻是“這座公園打著李白的名號,宣傳唐代文化”。不是說這種行為不好,只是覺得焦點有些模糊了,並且很有可能陷入同質化競爭。倘若像能夠加大投入,並將《李白歸來》詩舞劇留下來,即便憑票入場,遊客也一定是願意去的。(李雙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