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在家長群辱罵學生,家長與老師互懟,孩子教育家校缺一不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和學校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的人格和行為。學校教育則是培養孩子的知識和理想。

最近,淼兒媽在某論壇看到一則新聞,浙江省某小學代課老師在家長群辱罵班級學生“一群不要臉的東西”,引起學生家長的公憤,該代課老師已經被校方解僱。


老師在家長群辱罵學生,家長與老師互懟,孩子教育家校缺一不可


根據知情人得知,該代課老師在檢查作業完成情況時,意外發現班級內有幾名同學的作業為按時完成,該老師便讓幾名學生起身罰站,拍下照片發到了家長群內,並在照片下面說了一句侮辱性的語言。頓時間,該老師在家長群內引起公憤。

老師在家長群辱罵學生,家長與老師互懟,孩子教育家校缺一不可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很多家長對該老師的素質產生了質疑,甚至,有家長說道,我們是讓孩子去上學的,不是“享受”你的侮辱的,老師好像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依舊和家長互懟。

老師在家長群辱罵學生,家長與老師互懟,孩子教育家校缺一不可

不可否認,這名老師的素質確實有問題,但是,家長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一片,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後,其他的事情都與自己無關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學校好比戰場的前線,老師帶孩子衝鋒陷陣,而家長就要保證好後方的支援力量。這樣才可以取得最終的勝利。

老師在家長群辱罵學生,家長與老師互懟,孩子教育家校缺一不可

淼兒媽認為,在孩子成長和教育問題上,家庭和學校缺一不可,學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家長和老師也要做好配合,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姆曾說過:“家庭和學校配合得越好,孩子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老師在家長群辱罵學生,家長與老師互懟,孩子教育家校缺一不可

作為家長,在學校和家庭教育問題上,首先要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存在或者出現過這幾種情況。

不分青紅皂白的“護犢子”

淼兒媽相信,很多家長對待老師和孩子的話,總是願意相信孩子,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不會太多的過問緣由,直接去學校和老師“討說法”。

不把學校、老師的規定當回事

淼兒媽相信,很多家長對待老師和孩子的話,總是願意相信孩子,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不會太多的過問緣由,直接去學校和老師“討說法”。

老師在家長群辱罵學生,家長與老師互懟,孩子教育家校缺一不可

學校的規定管不了我們

對於學校或者班級的規章制度,很多家長不會去遵守,例如,很多學校不讓學生帶手機入學,可是少數的父母總是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縱容或者是視而不見。

以“領導”的姿態面對老師

很多家長以為自己就是“領導”,孩子上學是花錢,老師就該理應把自己當作“上帝”。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學做合格的父母,當好孩子的鏡子,孩子一生從小到大會是一個不斷的學習成長的過程。家長也一定要配合好學校,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