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名编辑的作者修养——《编辑的光辉宝藏》

拿到《编辑的光辉宝藏》其实有段时日了,但是一直都不想看——话说不想看你为什么要选这本书呢?这个年头,没有书会主动跑到你跟前求求你读它。

因为大抵有些书你知道你必须得看,但是因为你日日浸染其中,有些片刻你想要逃离的。职业要求读的书在此类,而且是那种你自己逼你去精进职业技艺的书。

对我来说,《编辑的光辉宝藏》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论一名编辑的作者修养——《编辑的光辉宝藏》


然而,拿起来读就一直读下来,期间一直在作者整理和笔记,每每读到精彩处,总是有点心虚,说作者的,好像被打中了;说编辑的,也好像被看穿了。就这样,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还是一字不漏读完了。

刚才提到职业需求,我正好是一名编辑,与此同时,我也是一名作者——说作家这种事鄙人真不敢,因为好像到现在还没有摸到边呢,毕竟是从小的职业梦想,还是有点敬畏心的。

这些年写小说写书影评,和图书编辑打交道不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编辑这职业快赶上中介换人的速度了。你刚和一位副刊的编辑通过文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稿费还没收到,编辑离职了,很可能这位编辑只能对你永远也收不到的稿费说声sorry,考虑到这个行业的各种不景气,我还是从事了这个行业养家糊口——总觉得有那么点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呢。

比这还惨的是,很快你发现你发表稿件的副刊都不见了。那就说说我这个“稳定”工作吧,比起我接触的这些编辑,我简直是捧了一只摔不烂也不好看的塑料碗——广电行业内部刊物编辑,话说这也没多稳定,这多少像个服务部门。比之韩老师在书里提到的编辑,我几乎没有的职业自豪感快成了负值。因为稿源奇缺,稿酬几乎为零,编辑记者积极性不高,所以作为编辑的我,经常上手用别人的名字攒稿子,长此以往,还真有了韩老师讲的“

改的满篇花,始觉满意,始觉高明”的错觉。


论一名编辑的作者修养——《编辑的光辉宝藏》

作为编辑的职业修养No1:“如果原文不错,不要改”。

作者有其风格,就算这水平真的不咋样,也尽量保留原貌,减少臆断。当然了,错别字和标点符号还是该改就改。

提到池莉老师《石头书》,韩老师在书里说,原来的编排有点眉目不清,经过责编调整,清爽了许多。现在的四个部门,读者一口气读下来,感觉还是会有些密集,建议加上分隔页透透气。

这段话看起来是一个编辑的日常,非常稀松平常,但是它也隐藏着编辑职业奥义NO2:心中有读者!

我刚开始做杂志的时候不怎么在意读者读起来怎么样,因为记者出身,总有一种虚妄的豪情,总觉得你报道什么别人就得看什么,哎呀,那是从前的某个年代,自媒体年代,这种事儿真的是越发不存在了。做了编辑之后,才慢慢开始有分栏、排版的概念。当然直到现在,心中还是有种“你爱看不看”的混不吝,这种心态其实影响更大的是作为一名作者,因为你终将在写作的路上发现,一个人是很难走下去的。你会需要你的读者,他们是你朋友,也是你的老师,更是你写作的镜子。

尽管做的是来稿质量不过关读者也相对有局限的行业内刊,但是职业修养还是要跟上,韩老师在书里也不止一次提到“营销”。如今,真的是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很多时候我们默默做事是没毛病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还要生存。

文艺情怀和商业追求很多时候很难调和,但是说到底,事在人为。

说一说作为一名作者的体会吧:

韩老师在讲《圆寂》这本书的时候,说到年轻一代的作者,优势会很多。但是他们的作品,总是感觉才情有余甚至过剩,但是缺少现实人生生气灌注的东西,因为缺少人生的厚味,他们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自我的聚焦和投射。他讲到的还是已经算是成名的80年代作者。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也是我这几年对写作的困惑。年少时总觉得自己才气冲天,渐渐才发现,你将要面对自己不过是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最难的,怕是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的坚持。忘了听谁讲,乾隆皇帝一生著作颇丰,但是文史上没有他的大名。

一个人能写很多字应该算不得真正的写作,真正的文学不应该是文字数量的堆砌。因为对文学越来越有敬畏感,也越来越有距离感,写得也越来越少,但是依旧在写,作为一名作者,我的奥义NO1即是少写废话,如果写废话,不如不写,自我的聚焦与投射少一些,因为人只会关注人类,不会关注你。如果真的要写,写一些有价值的文字。这事真的很难,但是作为一名作者,还是要选最难走的路。

就小说创作来说,多写细节,少写大而化之、无关痛痒的叙述。这就意味着你不可以糊弄写作,不但案头工作要做,甚至要做田野调查。

真正好的作品,没有坐在家里想就能下笔如神助。除非您是卡夫卡这样的千古奇人,或者是普鲁斯特那样能思维神游的大神。


论一名编辑的作者修养——《编辑的光辉宝藏》

NO2,多读书,也多读好书。朱光潜老先生在他的《谈美书简》里说过,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有价值的书他说最好读两遍以上,第一遍通读,第二遍细读,对了,还要做笔记。

乔伊斯说,一个傻瓜,只要坚持他的傻干,也能做成天才。可能写作者都有点傻,阿兰·德波顿说:读书无用,但还要读。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喜欢读的书是所谓“无用之书”,也许我们坚持写一生,也不会成为某某某。写作很难让你成为红人发家致富,甚至养家糊口都成问题,这点倒是真的很像举步维艰的出版业,要好作品要好作者要审查要书号要营销要市场……但是你还是坚持去写,那就尽最大努力去写好,去写自己真正想写的,去写那些具备“厚味”的作品。

其实我的感触不止这些,但是显然已经写得过长,难免又会生出在写废话的惶恐。最后想说的也不过是,写作也好做编辑也好,毕业的追求也好安身立命的职业也罢,

最最宝贵的宝藏其实还是——书籍,那些大浪淘沙那些经历风霜雨雪浸润了人类智慧人类经验的好书,感谢那些我们不知道的编辑,为这些珍珠吹去浮沙,我们才得以有机会怀抱“关辉宝藏”,终身践行、须臾不放松地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