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新基建”裡還有充電樁

別忘了“新基建”裡還有充電樁

導語:作為“新基建”之一的充電樁行業當前基本面如何?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繼無懼市場調整逆勢封板,奧特迅(SZ:002227)、雪萊特(SZ:002076)、中能電氣(SZ:300062)三隻充電樁概念股昨日在大盤沒有走強的情況下依然強勢封板。


從基建的細分領域來看,主要由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板塊組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被納入其中,行業利好信號明顯,預計後續將持續獲得政策支持。


那作為“新基建”之一的充電樁行業當前基本面如何?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車樁比距規劃目標差距巨大,

充電樁行業增速有望重回高速發展


受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普及和政策扶持影響,2015、2016年全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增速達115.7%和185.3%。此後充電樁保有量年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依然保持40%+速度發展。


工信部等多部委2015年10月發佈《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文件指出,假設我國2020年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前提下,要求2015-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公務車與私家車用戶專用充電樁430萬個,分散式公共充電樁50.8萬個。


截止2020年1月底,全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53.1萬臺,私人充電樁71.2萬臺,車樁比約為3:1,較此前規劃要求達到的2020年底1:1還有顯著差距。隨著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未來幾年行業增速將會有所提升。


就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充電樁市場運營商方面集中度相對較高,市場份額排在前五位的運營商佔據了多半市場,預計這些運營商在此次新基建中會進一步發展和鞏固市場地位。具體來看包含國資巨頭、民營電力設備生產商和整車企業三大類玩家:


1)國資巨頭運營商有國家電網、普天新能源、南方電網,其中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本身以電網基礎設施為主業,普天新能源則依託於中國普天的央企資源進行發展;


2)民營電力設備商背景的運營商有特來電、星星充電、深圳車電網、雲杉智慧、萬馬等,其母公司大多以充電樁製造為主業,順勢涉足下游充電樁運營以打通全產業鏈;


3)整車企業旗下運營商包括上汽安悅、比亞迪、特斯拉等,其搭建公共充電樁旨在提升電動汽車使用便利性和品牌形象,助力汽車銷售。


別忘了“新基建”裡還有充電樁


新能源汽車增長提供內生動力,

充電樁未來五年最高新增1100億投資規模


自2018年下半年至今新能源汽車逆勢高增長,全球各國出臺相關政策成為新能源車行業發展的堅實保障:中國雙積分政策承接後補貼時期,延續政策強度;歐洲提出2020年行業平均碳排放量需達到95g/km的目標,且2025年較2021年實際排放下降15%(對應81g/km),新能源汽車強勁增長為充電樁行業增長提供內生動力。


根據相應政策進行測算,並結合各大車企的規劃,開源證券稱預計2023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270萬輛,保有量達到約1100萬輛。


即使按照目前車樁比3.5計算,國內仍需新建約310萬臺充電樁,如果考慮車樁比提升,則市場空間將會更大。根據EVCIPA相關行業數據測算,2020年充電樁設備市場空間可達50億元左右。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今年1月發佈《2019-2020年度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年度報告》,招商證券張夏團隊根據報告中的數據測算,2020年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新增投資規模達700-1100億,其中2020年整體新增50億元。


別忘了“新基建”裡還有充電樁

(點擊可看大圖)


開源證券認為,充電樁有望充分受益新能源車行業快速發展及“新基建”政策支持。在投資標的上,重點推薦為行業充電運營龍頭特銳德,進軍充電運營領域並具有業績彈性的萬馬股份,佈局充電樁核心組件的科士達。


別忘了“新基建”裡還有充電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