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幼鳥出生多少天能採食?

大俠霍元甲162


珍珠鳥,又叫金山珍珠,錦華鳥、斑胸草雀。屬雀形目,梅花雀科。原產澳洲東部。珍珠鳥體長7-8釐米,羽色豔麗,叫聲輕柔、動作活潑,是馳名中外的籠養繁殖鳥之一。珍珠鳥羽毛有全身白色、鴕色、灰色的。灰色鳥嘴基部及眼下方有兩條黑色縱紋,兩紋中間白色,臉頰有紅褐色圓形斑塊,上體為灰褐色。下頦、喉、胸部白色具波狀黑紋,兩肋紅棕色具珍珠狀白色斑點。珍珠鳥雌雄鑑別容易,雄鳥嘴呈深紅色,深灰色體羽有珍珠斑點,有條紋。雌鳥羽色淺灰,臉頰無紅褐色斑塊,胸無黑色條紋,嘴淺紅色。白色羽的也是依據嘴部紅色的深淺來加以判斷的。

一、繁殖前的準備工作。珍珠鳥性情膽怯怕人,3-4個月可達性成熟。一般選擇4個月左右的健康鳥做為種鳥,繁殖用籠可用金屬製的方形籠。供繁殖用巢可用15釐米×10釐米×10釐米的方形槽,中間設隔板,把巢箱分為內外2間,隔板及外間分別留進出口,出入口外設小平臺,便於鳥出入巢時蹬踏。也可用壺狀草巢或小葫蘆等,巢內放乾淨的墊草並把巢掛在籠內上方的一角,籠內設棲槓2根,並放食、水、砂槽。

二、繁殖與孵化。珍珠鳥長到3-4月時,選好親鳥,餵雞蛋小米,及清洗乾淨的鮮青菜(以油菜為佳),促使發情,當發現雌雄配對後,親鳥頻頻出入繁殖巢時,表示雌鳥將要產蛋,一般產蛋4-6枚,產至3-4枚時,開始孵化,一旦發現一隻鳥總在窩內不出來,那就是開始孵化了,雌雄親鳥輪流孵化,孵化期為14天,孵化期水槽水電儘量少些,以免親鳥洗浴,並撤掉雞蛋小米及蔬菜,換上穀子、黍子和稗子等。珍珠鳥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5℃,冬天室內不能低於15℃,夜晚要保溫。由於珍珠鳥膽子很小,孵化時要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除添餵食水外,不要去窺視,絕對禁止移動鳥籠,以免親鳥受驚棄窩不孵或小鳥出殼親鳥不喂。為了提高飼養珍珠鳥的經濟價值,可以把蛋取出,讓正在孵化的十姐妹代孵,方法是選產蛋期和珍珠鳥相同或相差2-3天的十姐妹,用小勺取出十姐妹的蛋,再放入珍珠鳥的蛋,動作要輕。十姐妹抱性很強,有保姆鳥之稱。一般飼養戶要多養幾對十姐妹,並控制其孵化時間。出殼後,十姐妹會把幼珍珠鳥喂大,直至分窩獨立生活。

三、小鳥的飼養。小鳥出殼後則把主食雞蛋、小米換上,並恢復其新鮮蔬菜的供應。約經1個月,小鳥就可以獨立採食,但最好40天左右與親鳥分開,減少幼鳥死亡率。

珍珠鳥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只要生存環境安靜,籠內光線不要太強,就可連續產蛋。日常管理要保持籠舍和籠具的衛生,經常對室內及籠具進行消毒(方法是可用"來蘇兒"等噴灑室內,用高錳酸鉀稀釋液浸泡水槽、食槽)。珍珠鳥雖然體型較小,但體質較強,不易生病、耐粗飼,繁殖力強,一般飼養條件都能飼養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