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撫州紅土地上的100個經典革命故事㉞】巨大的收穫——紅七軍團伏擊鹽船

【發生在撫州紅土地上的100個經典革命故事㉞】巨大的收穫——紅七軍團伏擊鹽船

【發生在撫州紅土地上的100個經典革命故事㉞】巨大的收穫——紅七軍團伏擊鹽船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我們在“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設《發生在撫州紅土地上的100個經典革命故事》專欄。

全市各級黨組織要組織廣大黨員認真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回望過去守初心,直面未來擔使命,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遙問先烈前輩、敬問人民群眾、叩問內心靈魂,以新擔當新作為汲取新的歷史榮光,推動我市傳承紅色基因走深走實,奮力譜寫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撫州篇章”。

巨大的收穫

紅七軍團伏擊鹽船

國民黨反動派對蘇區進行軍事“圍剿”,經濟上實行封鎖,禁止向蘇區販賣食鹽,食鹽顯得特別珍貴。

1933年的一天,駐紮在金溪的紅軍獲得情報,國民黨軍準備於農歷五月初四通過水路將食鹽從撫州運往南城,江西保安師派一個連的兵力護送。金溪石門是其必經之地,紅七軍團決定在那裡伏擊運鹽船隊。

農曆五月初三,紅七軍團58團在團長黃立貴率領下,經過一天一夜急行軍,趕到預定地點——石門附近的鳴山口,與先前趕到的金南特區游擊隊、後車鄉游擊隊悄悄地在撫河兩岸埋伏下來。

“看呀,在那邊轉彎處,好像來了一隻船!”趴在樹上的通訊員小王像發現寶貝似的叫了起來。黃立貴拿起望遠鏡,站在樹下瞭望。啊唷,密密麻麻,一大片全是船。一艘、兩艘、三艘……他高興地數著,隨即傳令:不要急,把敵人放進“口袋”裡再打。

【发生在抚州红土地上的100个经典革命故事㉞】巨大的收获——红七军团伏击盐船

◎金溪石門鳴山口

4艘一排,整整44只船。當船隊全部進入紅軍有效射程時,黃立貴一聲令下,通訊員小王眼明手快,打出第一槍。接著,紅軍的步槍、機關槍子彈似雨點般地向運鹽船射擊。

帶隊的敵軍連長聽到槍聲,知情況不妙,硬著頭皮為部下打氣壯膽:“這裡沒有紅軍,只是小股游擊隊,弟兄們給我頂住。”

船上有個船老大叫李老三,是共產黨員,他根據地下黨之前的佈置,在專門裝運食鹽的船上鋪曬漁網。李老三從船艙裡走到船頭,一面向掌舵的弟弟李老五使眼色,一面趁著敵連長在船頭狂叫的機會,一個箭步從後面攔腰將其抱住。敵連長拼命掙扎,李老五用力捉住敵連長拿槍的手,使勁往下按。“叭!叭!”幾聲槍響,子彈從李老三身邊掠過,全部打入河裡,李老五一把將駁殼槍奪了過來。李老三見弟弟得手,把敵連長推入河裡,自己也跟著跳了下去,抓住敵連長一會兒按入水中,一會兒又提出水面,直到把敵連長弄得半死不活才提上岸來。敵連長面色滲白、渾身顫抖地跪下,不停地磕頭,連聲哀叫“:饒命!饒命!”

站在船上的李老五右手拿著駁殼槍,左手舉著手榴彈,對著船艙裡的白軍說:“現在兩岸都是紅軍,只有繳槍投降才是你們的唯一出路,紅軍優待俘虜。”紅軍和游擊隊也迅速向河岸靠攏。幾十個紅軍戰士跳入水中,躍到船上。白軍士兵一個個舉槍投降。

這次伏擊戰共俘虜敵軍官兵150餘名,繳獲食鹽l0多萬斤,槍60多支。金南特區黨組織發動4個鄉的群眾搬運戰利品。

晚上,鳴山口燃起幾百個火把,人們挑著一擔擔雪白的食鹽,笑得合不攏嘴。

審核:王 黎

【发生在抚州红土地上的100个经典革命故事㉞】巨大的收获——红七军团伏击盐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