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今天,如何定義一位歌手好與壞、成於敗?

作為當代人無法分離的一部分,音樂儼然成為了很多人的精神寄託

而在這個圈子裡的分支也是無比龐大,流行、古風、搖滾、嘻哈、民謠、爵士、雷鬼,甚至還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更小眾類型。

但是作為音樂的創作者,歌手這個職業卻始終存在著很多爭議。

每一位聽眾的審美差異,加上不同文化下對事物的理解不同,曲風偏差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歌手的成就高低。

這個情況就好比早年粵語歌曲風靡兩岸三地,四大天王以及大量粵語歌手強勢崛起,他們不僅代表了香港樂壇的輝煌,同時也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鼎盛。

2020年的今天,如何定義一位歌手好與壞、成於敗?

然而到了2020年的今天,如果想要靠粵語歌重走張學友、劉德華他們的老路顯然是不可能的,粵語歌曲本身並沒有問題,只是聽眾的口味開始有了細微變化。

而針對這種情況如果再細緻一點去舉例,我們可以簡單理解成聽眾對歌手的要求正在逐漸提升。

過去只要唱得歌共鳴感強,加上經紀公司的包裝或多或少都能夠成名,這個時候別說原創音樂不多見,就連高音炫技等今天被奉為王道的表演風格都不算流行,這一點在四大天王等很多歌手早期的作品中都能體現,平平淡淡反而更打動人心。

2020年的今天,如何定義一位歌手好與壞、成於敗?

但是在今天別說顏值高,哪怕是唱功絕倫能不能紅也很難說,尤其是當《我是唱作人》這種強調音樂性的節目推出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創作能力,唱功反而被排到了後面,畢竟相比之下會創作歌曲的人稀有程度要高很多。

2020年的今天,如何定義一位歌手好與壞、成於敗?

而這個問題在《歌手2020》也得到了體現。

如今備受爭議的黃霄雲因為情商低、得罪前輩粉絲而遭到大量抵制,即便出身專業音樂學院,有著非常不俗的發揮依然輪輪墊底,在淘汰的邊緣不斷徘徊。

2020年的今天,如何定義一位歌手好與壞、成於敗?

很顯然黃霄雲這樣的歌手根本不能算成功,不過好與壞則無法一概而論。

比如目前處在巔峰期的華晨宇,成功對於他而言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好不好就因人而異

了,唱歌公式化、造型偏陰柔等等問題都成了華晨宇口碑兩極化的原因,一位好歌手的基本條件其實應該是大範圍得到認可。

2020年的今天,如何定義一位歌手好與壞、成於敗?

當然,如果深究起來華晨宇肯定是在更靠近好的這條道路上,畢竟像《好像愛這個世界啊》《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等歌曲都能夠體現出華晨宇的音樂理念,創作能給聽眾帶去感觸和正能量的歌手必然是好歌手。

那麼是否有更加反面的典型呢?答案當然是有,比如花粥、李袁傑。

首先我們排除網絡歌手這種有色眼鏡,就《出山》《離人愁》這兩首歌的流傳度而言,花粥和李袁傑絕對屬於非常成功的歌手,無數苦心打磨數年的音樂人都不及他們一首歌的成就高。

2020年的今天,如何定義一位歌手好與壞、成於敗?

但是從好與壞的層面來看,花粥和李袁傑絕對不是一個好歌手,至少抄襲、侵權、拼湊這些問題就足夠將他們的音樂純淨度打上折扣,更不用說這些歌並沒有實際意義了。

因此綜上所述,一個成功的歌手不一定是好歌手,而一個好的歌手也不一定能夠成功

當年梁博將自己錘鍊成了最優秀的音樂人之一,但如果不是張靚穎、少城時代這些外界條件的扶持,想要再次復出也基本上難如登天。

2020年的今天,如何定義一位歌手好與壞、成於敗?

不過說到底這個概念實在太廣了,只能說好與壞、成於敗不論在什麼年代都沒有一個定論,但能肯定的是2020年的今天和以前相比變了很多,不只是市場更加謹慎,就連聽眾也不再好糊弄了,華語樂壇究其根本還是在不斷進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