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公司報價太低時,你可得長心眼了

裝修的幾大“坑” 業內人士細細說

除了打“低價牌”吸引消費者外,家裝還有哪些“坑”?東易日盛裝飾業內人士表示,“低價”只是吸引顧客的一方面,常見的“套路”還會出現在合同、施工以及售後服務中。

裝修公司報價太低時,你可得長心眼了

常見的是合同陷阱。裝修的專業性比較強,普通市民無法一一瞭解裝修的項目,看到名目繁多的幾頁甚至十幾頁裝修項目表,會覺得眼花繚亂。“有些合同,不會標明材料品牌型號和工藝做法,不會約定增項控制比例,更談不上違約責任了。後期變更設計方案、增項、增材料,這些都會增加裝修費用。後期一旦出現糾紛,由於合同中沒有約定,業主更是沒有依據維權。”“缺少的部分在後期會變成裝修公司的說辭,接下來做吊頂要加錢、做防水要加錢,不加工程無法實施下去,消費者為了確保工程能實施下去,只能認宰。”寧波一家裝企業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裝修公司報價太低時,你可得長心眼了

業內人士表示,造成增項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設計與報價經驗不足,一種是故意漏項。那麼,對一份裝修合同來說,增項的價格為合同總價的多少才合理?業內人士表示:“增項的價格一般不會超出合同價的8%,如果超出,消費者就要引起重視了。”根據2013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國內首部家居家裝行業貿易標準《家居行業經營服務規範》規定,家裝公司出具的工程合同預算報價書,不應在工程項目、工程數量上出現漏報、少報的情況。出現工程數量少報情況,若少報金額超過合同金額的8%,超過部分由家裝公司承擔(顧客主動要求增加的項目除外)。

裝修公司報價太低時,你可得長心眼了

請點

所以,市民看報價單時,不要只看單項的價格,要綜合人工、損耗等各方面費用,如果發現某個價格遠遠低於市場行情,得更加仔細審查其他項目的價格,因為出現貓膩的可能性較大。

第二,施工過程中,不良裝修公司可能會通過偷工減料等方式來降低裝修成本。“口頭承諾得很好,用的是好的木工板、好的水泥和油漆,聽上去很美,卻沒有寫入合同。”故意用簡單的“一口價”來模糊主材的品質、級別、規格等具體信息,有的則故意不寫明備註,可能導致在實際裝修中,將玻璃從原先的10釐米厚度更換為6釐米等。

第三,過低的裝修價格,還可能導致施工標準和工藝質量上比正規裝修質量差,比如在櫥櫃、衣櫃等木製品與牆體交接面不做防潮處理;吊頂等不做防火處理;暗埋的電線不套管;衛生間沒做防臭處理,用久了馬桶會返臭;防水只刷一遍等等,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區別,且在短期內很難看出問題,但由於降低了施工質量,時間一長,毛病會暴露出來,且很難返工維修,安全隱患大。

第四,低價裝修,無法保證售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裝修是短期行為,但居住是長期的,裝修質量很難從表面看出來。很多業主在裝修時花了大量心思,卻忽略了重要的售後服務。“一些裝修企業,裝修出現問題時,口頭上答應返工,卻會一拖再拖,等到業主實在等不住,只能自認倒黴,自己想辦法解決了。”

裝修公司報價太低時,你可得長心眼了

提醒

選家裝公司要“三看”尤其要看資質與實力

市建築裝飾行業協會提醒市民,挑選正規的家裝公司,一要看資質與實力,有沒有國家認可的裝修資質,選擇市場上口碑好、信譽好的家裝公司,還要看有沒有與之配套的樣板間或材料展廳,做到明白消費;二要看材料與品質,材料有沒有可選性,責任是否明確;三是委託建築裝飾監理公司作為第三方對主要項目進行共同驗收。

裝修公司報價太低時,你可得長心眼了

此外,家裝建議選擇正規大公司,在籤裝修合同前,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消費者應在房屋裝修合同或協議上寫清楚所有主材,瞭解每個收費項目,切記要將裝修細節,如不可惡意增項、增項費用限額、施工週期、材料、家居設計尺寸、所用品牌等以文字的形式在合同上明確,並在購買輔材、傢俱時保存好發票、三包卡等相關憑證,以便日後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