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攻下鄴城後,把大本營從許都遷到鄴城呢?

許都青年


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曹操到洛陽將落難的大漢天子漢獻帝迎接到許都(今河南省許昌市),將許都作為漢獻帝的都城,一直到漢獻帝禪位於曹丕前,這裡都是名義上的大漢都城。

許昌屬於豫州下轄的潁川郡,當時的曹操還只是個兗州牧,一年前曹操將入侵兗州的呂布趕走,同時控制了豫州及司隸部分地區,其中就有潁川郡的許昌,至於曹操為什麼選擇許昌作為漢獻帝的都城,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與一番討論。



在建安元年前後,曹操的勢力範圍有青州、兗州、豫州及司隸的東部地區,從整個範圍來看,許昌在整個勢力範圍的正中心位置。

曹操集團的班底主要是兩部分組成:一部是以譙沛為主的武人集團,一部是以潁川、汝南為主的文官集團,荀彧本人就是潁川郡許昌人,或許曹操定都許昌的原因,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建安九年,也就是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的兒子袁尚,攻破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後,自封為冀州牧,將自已的大本營從許昌遷到鄴城,政令皆由鄴城發出,而漢獻帝及一班漢臣仍留在許都。



曹操為什麼要作這樣的安排?

先說一下當時的大環境。

建安九年(204年)時,曹操已經擊敗了北方的袁紹集團,但還並沒有拿下整個北方四州,當時曹操的戰略目標,首先是統一河北四州,也就是整個北方,肅清袁氏的力量。這個時候的曹操主要是對北方用兵。

這主要是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另外還有政治方面的考慮。



公元200年前後,發生衣帶詔事件,無論衣帶詔是否真的是漢獻帝本人的意見,還是董承自已編造的,無可否認的是,在許昌的朝廷中,仍然有人反對曹操的專權,曹操作為當時朝廷唯一的權臣,無論是政務還是兵權,都是曹操自已掌控的,雖然曹操是實際的掌權人,但漢獻帝畢竟是皇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可以,但天天與皇帝在一起,難免會產生衝突,無論是政見上,還是儀式上,曹操都得避嫌,畢竟漢獻帝還是皇帝,而且還有一幫支持漢室的大臣,如荀彧,荀彧是最早支持曹操的文臣,但同時又是朝廷的尚書令,在名義上,與曹操同為漢官,不存在從屬關係。

在這一系列的錯雜複雜的關係中,與其苦苦思索如何面對,不如退而求次,反而只要控制皇帝就行。



因此曹操之所以要將大本營從許昌遷到鄴城,有以下原因:

1、軍事原因 。

首先為了更好的對北方用兵,消滅袁氏殘餘勢力,統一整個北方,鄴城在許昌的北方,兩地大概相距250公里,鄴城離北方四州更近,更方便朝廷軍事作戰及部署安排。

其次鄴城是當時北方乃至整個黃河流域最大、最繁榮的城池,鄴城所在冀州人口近百萬,是北方大州,無論是從發展角度,還是控制北方四州的角度來看,鄴城都比許昌要好的多。而且北方四州的富庶程度都要比曹操現有的地盤青州、兗州、豫州及司隸要強的多。



最後,曹操在為將來作準備,曹操已經自封了冀州牧,將來拿下北方四州後,包括原來的地盤,從地圖上看,鄴城就又成了曹操控制範圍的中心。

2、政治原因。

首先避免與漢獻帝產生衝突。皇帝雖然是被控制的,當時的許昌所有武裝力量全是曹操的親信,但並不意味著曹操可以為所欲為,曹操不是董卓,至於表面上對漢獻帝是尊重的,而且這個時候的漢獻帝仍有很大的用途,挾天子以令諸候並不是一定要在皇帝身邊控制,曹操在控制皇帝的同時,又不能過早的表露出野心。



其次避免政治鬥爭。政治鬥爭是很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當年衣帶詔的時候,曹操要是大意,恐怕就沒有曹操了,當然也不排除會有下一個董承或下一個衣帶詔,遠離政治中心,同時又控制政治中心,不失為一種很高明的政治手法。

最後培植自已的政治勢力。曹操在當時的官職是司空,三公之一,可以開府治事,有自已的一套政治勢力,曹操這個時候難免意氣風發,雖然在名義上還尊漢獻帝,恐怕實際上已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將大本營遷到鄴城,遠離皇帝,培養自已的政治勢力,以方便日後封公稱王,取而代之。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八月,審勞開城投降,曹操佔據鄴城。八月,曹操自領冀州牧。自此以後,冀州首府鄴城,就成為曹操的大本營。許都就剩下漢獻帝和他的一眾死忠粉。

許都這個地方是曹操的老根據地,而且地理位置相當不錯。那麼,曹操為什麼放棄苦心經營多年的許昌?非要跑到被打得滿目瘡痍的鄴城?而且,鄴城還是袁紹的根據地。

01.許都這個地方著實不錯

許都,位於今天的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東部15公里張潘鎮古城村。公元196年,曹操以“洛陽殘破”為由,將漢獻帝和漢朝堂遷到了這裡。一定要記住,不是漢獻帝一個人來的,而是整個東漢朝堂全都來了。

在許昌原有的基礎上,曹操在許昌也算大興土木,不是換一個名字就完事了。

許都原有的城池作為內城,專供漢獻帝及後宮居住;在內城之外,又新建了外城,作為官員和百姓的居住地。據《許昌縣誌》記載:城內的建築除街房、民宅、官署外,著名的還有許昌宮、景福殿、承光殿、永始臺、毓秀臺、丞相府等。

同時,曹操在許都外圍大搞屯田,也就是著名的“許下屯田”。

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

在曹操的苦心經營下,許都這個地方,要堅城有堅城、要士兵有士兵、要糧食有糧食。同時,曹操的主要謀士荀彧、郭嘉、陳群、杜襲等,也是在許都時期投靠曹操的。所以,許都這個地方,還是要人才有人才。

許都,北距黃河兩百餘里;西距洛陽三百餘里,交通便利。

許都,東接黃淮平原,西望南陽盆地,南通荊州之地,經濟富庶。

許都,北靠嵩山、西有石人山、南有大別山,三面環山、東向平原,軍事形勝。

北限大河曾無潰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鄧實包淮、漢之防,許亦形勝之區矣。豈惟土田沃衍,人民殷阜,足稱地利乎?

許都,自古便是“適中之地”,是爭霸天下的重要戰略樞紐。所以,曹操放棄許都的原因,什麼政治分析、軍事分析、經濟分析全都站不住腳。因為許都全都具備。

02.鄴城雄霸太行東西

鄴城,在黃河以北,位於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約20公里處。北邊是河北邯鄲、南邊是河南安陽。這是南北來看。如果東西來看,以太行山為中軸,鄴城這個地方的樞紐價值,就更為突顯。太行山以西就是幷州高地,太行山以東就是華北平原。

所以,要稱霸黃河以北、太行東西,就得定在鄴城這個樞紐位置。

袁紹的謀士沮授的一番言辭,足可說明鄴城之重要:

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迎大駕於西京,覆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附,以此爭鋒,誰能敵之?

袁紹的老根據地就在鄴城。袁紹在官渡之戰前是東漢末年的最強諸侯。曹操要不是挾著個天子,他跟袁術、劉表這夥人,就是一個層級。真正的老大,是袁紹。

佔據鄴城這個地方,就能控扼四州之地,青、冀、幽、並。幽州在冀州的北部,涵及遼寧南部;青州在冀州的西邊,山東的一部分。所以,主要是冀州和幷州這兩個地方,最核心也最關鍵。

為什麼這麼說?

秦漢之前,主要是得關中者得天下,以關中制中原就是鐵律。所以,秦漢都選擇定都關中。但是,再往後,關中就制不了天下了。因為中原在長大。以前的中原主要是今天的河南,再多一點就是河北南部以及山東西部一帶。但是,當中原北至塞北、南至長江、東抵大海的時候,關中這個小地方,別說沃野千里就是沃野兩千裡,也制不住了。

所以,始皇帝一氣呵成、橫掃六合,漢高祖一氣呵成、掃蕩宇內,就只能是歷史,只能是明日黃花。統一,再也玩不了一氣呵成,只能一步一步的來。所以,有兩個地方的經濟戰略價值就突顯了出來。

一個是幷州高地,一個是華北平原,幷州高地有形勝、華北平原有財富。所以,據幷州形勝、攜華北財富,才能武功獨步天下。否則,別說統一就是立足,都是想也別想的事情。因此,控扼幷州和冀州兩地的鄴城,才更具戰略價值。南京,古稱建康,是六朝古都。實際上,鄴城,也是六朝古都,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在這裡定都。因為鄴城樞紐,西可借勢幷州、東可就食河北。

03.曹操為什麼棄許就鄴

許都和鄴城都不錯,曹操為什麼棄許就鄴呢?

首先,一氣呵成掃天下,已經不可能。以前據關中形勝,秦漢既據關中形勝又攜巴蜀財富,可以一戰定天下。但是,面對一個長大了太多的天下,任誰也不可能一氣呵成、一戰定天下。所以,佔據中原樞紐和“適中之地”的許都,也就沒意義了。

第二,崤山的東西矛盾已經被太行山的東西矛盾所取代。秦漢之前以及秦漢之時,天下矛盾是東西矛盾,而東西的交界點就是崤山,所以函谷關和潼關很重要。但是,東漢末年以後,天下矛盾還是東西矛盾,但東西的交界點是太行山,所以鄴城就很重要。

第三,天下在北方所以南北矛盾還不是主要矛盾。唐代末年,南北矛盾逐漸成為主要矛盾。原因就是關中徹底衰落、江淮徹底崛起,主要是經濟上。但是,在政治上的南北矛盾,從三國一直持續到南北朝。但是,這個矛盾是不均衡的。不均衡的原因就是北方想滅了南方,隨時都可以。之所以持續了四百年的南北分裂,主要是因為北方一直沒法完成整合。

所以,這個邏輯就是:統一天下就得整合北方,整合北方已經不能關中形勝,北方的關鍵在於幷州形勝與河北財富,關鍵之關鍵就是鄴城。

所以,從大歷史的方法去分析,曹操要統一天下就得整合北方,要整合北方就得整合幷州、冀州,要整合幷州和冀州就得取定鄴城。

除了大歷史分析,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成為曹操放棄許都的直接原因:

一個原因就是漢獻帝。這個所謂的傀儡皇帝,一點兒都不好惹。

九歲的時候,跟哥哥漢少帝一起遭遇了董卓。董卓看不上漢少帝,這個小兒皇帝太傻,直接就奔著漢獻帝去了,伯伯要抱抱。而漢獻帝怎麼反應的?你個老軍閥,說抱抱就抱抱啊,我可是皇室宗親,咱們都有君臣之分。他硬是跟董卓並馬而行、入的洛陽城。後來,當了皇帝,跟王允、呂布這夥人,聯手把董卓給乾死了。

曹操把他接到許都,搞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這個天子一點兒也不好挾。曹操跟袁紹在前面打仗,他在後邊硬是整出了個衣帶詔,差點兒把曹操給玩死。一次曹操出征的時候,要面見天子,硬是被御林軍刀林斧山地挾持到宮裡,嚇得曹操汗流浹背,出來之後恍如隔世,因為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

有這麼一個皇帝在許都待著,曹操能待得踏實嗎?到底是曹操挾天子還是天子挾曹操?自此之後,曹操基本上就沒跟漢獻帝見過面,倆人就書信往來。

另一個原因就是許都的政治環境。曹操可不是就接了一個漢獻帝,跟著漢獻帝來的還有整個東漢朝堂。

這夥人,肯定有一部分人是廢物,就是離了皇帝活不了。但是,只要不是廢物的,就是大漢的死忠粉。他們的眼中只有漢獻帝這個大漢天子,你曹孟德跟董卓差不了多少,董卓是老軍閥、你曹操就是小軍閥。任誰也瞧得上曹操。曹操因為衣帶詔弄死了董貴人一家,這手段比董卓還辣。原因就是不這麼辣就鎮不住朝堂。所以,許都朝堂上,曹操的日子一點兒也不好過。

漢獻帝在曹操這裡不名一文、啥也不是,因為曹操就想把他當成傀儡。但是,在東漢朝堂、在曹操的謀士集團荀彧這夥人看來,漢獻帝是名副其實的大漢天子。曹操在許都時期的那些謀士,之所以投靠曹操,是看在漢獻帝的面子上。選擇曹操,就是忠於漢室,因為曹操捏著天子。而袁紹手底下那些人,說投降就投降,也是看在天子的面上。否則,跟著袁紹幹,與跟著曹操幹,有啥區別,憑啥投靠曹操。

一個漢獻帝加一個許都,使得曹孟德再怎麼奸詐、再怎麼狠辣、再怎麼梟雄,也扛不住。索性,漢獻帝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你在許都玩、我去鄴城玩。咱倆就不能在一起玩,玩久了,不是你玩死我就是我玩死你。漢獻帝玩死曹操,曹操就是董卓;曹操玩死漢獻帝,曹操就是弒君。對於曹操來說,怎麼都不好收場,也沒法收場。

所以,曹操選擇鄴城既有戰略的考量,也有直接的苦衷。


減水書生


大家好,我是HK君,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1.經濟方面原因:袁紹經驗鄴城多年,袁紹的實力比曹操大,所以鄴城的繁華比許都(今河南省許昌市)好很多。


2.地緣因素:許都不僅經濟上不如鄴,而且許都的地理位置靠荊州太近了,劉表隨時有可能從荊州襲擊自己。後來關羽水淹七軍,嚇得曹操想把都城和漢獻帝都遷移到鄴城去。


3.政治原因:許昌有漢獻帝,而曹操不想漢獻帝礙眼

公元196年,曹操到洛陽將落難的漢獻帝迎接到許都,將許都作為漢獻帝的都城,一直到漢獻帝禪位於曹丕前,這裡都是名義上的大漢都城。

許昌屬於豫州下轄的潁川郡,當時的曹操還只是個兗州牧,曹操想建立自己的采邑和封地,不想漢獻帝一直跟自己待在一起。因為漢獻帝和漢朝的遺老遺少都一直密謀刺殺曹操或反對曹操,所以想找一塊地方打造為自己的根據地、大後方。

4.最後,曹操其實也沒有完全放棄許都,而是營建了多都。曹魏時期一共有五都制,洛陽的都城,其他4個是陪都。這種多都制,在西漢的時候就有了。

所以,曹操並不是完全地將都城從許昌遷到鄴城都,更準確地說,是營建新的陪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我是HK君,期待您的關注。


HK君


鄴城隸屬於冀州,建安九年,也就是公元204年,曹操攻破冀州,入駐鄴城,便直接將行政機關搬到了鄴城,而所謂的漢室都城許昌中不過也只有幾百位臣子以及漢獻帝,曹魏真正的指揮中心便在鄴城之中。

曹操為什麼要將大本營放到鄴城呢?我認為分為兩個方面。

首先從政治方面來分析

曹操並不想篡漢,可又不想將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送給漢獻帝,因此只好將漢獻帝放到許昌城中,任其為所欲為,自己在冀州也能夠影響到許昌,自己貴為漢室丞相,自然有開府的權利。


在冀州穩定發展,總比每日上朝與漢獻帝議事來的舒服,就算漢獻帝不敢惹曹操,他知道自己在許昌的一切都是曹操給的,可曹操多少覺得有些不舒服,畢竟在政治影響上,漢獻帝才是第一領導人。


曹操當初首先選擇自己做能夠開府的丞相,早已算到這一點。漢獻帝只能靠自己,但為了不影響自己的戰略思路,只好將漢獻帝放到許昌城,自己去鄴城遙控自己轄區的各路兵馬,便不用受漢帝節制。

其次從戰略地位來分析

冀州是天下眾多大洲中,土地相對肥沃的地區,因此適合養兵,不然袁紹不會在佔據這片區域不久後,就能養兵數十萬,成為天下數一數二的諸侯。由於袁紹不善於經營,導致大敗於曹操。


將這麼一塊風水寶地,拱手送給了曹操,並且加上自己的幾個兒子不爭氣,導致袁紹死後,袁紹生前攻佔的城池大多都被曹操佔領。並且兗州地界經歷了黃巾軍的影響,人口銳減,土地產量銳減。


兗州只不過是曹操發家的地方,而真正能夠讓曹操有機會一統天下的統治區在冀州。

綜上所述,曹操的就是不想讓漢獻帝影響到自己的統治,名義上漢獻帝是可以節制曹操的,加上不久後的衣帶詔事件的發生,曹操終於看清了他的面目!因此在派兵控制了許昌,對於曹操遷都的這件事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歷史紅塵


一句話:鄴城比許都更適合曹操的發展。具體來看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展開大戰,兵力很懸殊,曹操只有兩萬多士兵,袁紹有十萬大軍,結果卻是袁紹落敗,退回冀州鄴城(今河北邯鄲臨漳西一帶)。

這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案例,奠定了曹氏的基業。

五倍兵力都沒打贏曹操,可想而知袁紹有多鬱悶,202年憂鬱而死。袁家兩子為了爭權人頭打成豬腦,曹操趁機出兵,徹底擊滅了袁氏軍事集團,佔據了袁家根據地鄴城。

接下來,曹操就把大本營搬到了鄴城。但是,漢獻帝依然留在許都(原名許),並沒有遷都鄴城,曹操只給他留下少數低級官吏。

曹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實,他是在政治上和漢獻帝做出劃分。

眾所周知,曹操迎漢獻帝到許都是一個妙招,從此佔據了大義,但現在已經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了,他羽翼已成,不需要頭頂再有個漢獻帝。

將曹氏基業遷到鄴城,從此政令皆從鄴城出,造成事實上的政治中心,為之後的篡位打下基礎。漢獻帝連傀儡都不算了,自此被忽視,成為隱形存在。

簡單來說,拋下漢獻帝遷到鄴城,曹操是在向世人說明一件事:我老曹不想再做漢家臣,要自立門戶了。

二、鄴城的優勢

對於曹操來說,和漢獻帝分開是必然的,漢獻帝再弱勢,畢竟是皇帝,曹操在他面前不敢過份放肆,必然受到一些掣肘,曹家也無法放開手腳大力發展。

選擇鄴城則是因為這是個好地方。

袁家有“四世三公”之稱,是河南大族,東漢末年向北發展,統一了河北,盤據鄴城多年,將鄴城建成了北方的經濟、政治、軍事中心,交通便利,繁華昌盛,曹操選擇此地為新的大本營很正常。

何況,鄴城的地理位置也很符合曹操的期望,鄴城西邊是太行山,北邊是長城,南邊是黃河。進可攻,退可守,還能監視北方少數民族,非常有利於對北方的控制。

總之,曹操將大本營遷到鄴城既是為了減弱漢獻帝的影響力,也是因為鄴城本身的優勢。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一般來說,將大本營進行一個水平上的轉移,就是一個政治中心的轉移。曹操在建安九年,曹操攻破鄴城,隨後曹操開始大力經營鄴城,逐漸將自己的政治中心開始由許昌向鄴城轉移。

而對於曹操會有如此舉動,我認為原因有三。

一、鄴城在軍事上有攻守兼備而控制全局的作用

我們可以看袁紹在全據河北四州後,中心就在鄴城。而這個地方自然是有著在軍事方面上重要的作用。我這裡從攻和守兩方面說一說這個鄴城。

(1)鄴城在防守端的功能。

首先這座城具有抵禦外族的功能。鄴城是建造於春秋時期,由齊桓公所建,而當時的目的正是為了抵禦外族。


《水經注》:本齊桓公所置也,故《管子》曰:築五鹿、中牟、鄴,以衛諸夏也。

而鄴城,周邊有山有水。山是太行山,而水是漳水和洹水,這些都是這座鄴城的天然的屏障。

曹操除了利用這些天然的山水,並修了護城河,充分利用漳水和洹水,還在鄴城西北建造了三座高大而且堅固的三臺——冰井臺、銅雀臺和金鳳台。更增加了這座城池的防守能力。

(2)鄴城在進攻端的功能。

因為鄴城屬於曹操勢力的腹地,很難看出當時鄴城的進攻能力。但是鄴城所處的位置具有一個控制河北平原的功能,同時對於洛陽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威懾力。自古都有“以鄴而制洛也常易”的說法。

二、鄴城經濟發達。

鄴城所在的州為冀州,這是東漢末年最為富庶的一個州。

在東漢末年經濟發達主要體現在糧食上面,鄴城所在的冀州是當時一個產糧大州,鄴城周邊的平原在漳水的灌溉下極其肥沃。

而且,我們從東漢末年韓馥、袁紹的一些行為就可以知道冀州的富庶。在諸侯討董的時候,不少的糧食是由韓馥提供的。之後袁紹就是因為眼紅冀州的富庶,才設計佔據了冀州。而在曹操幾次三番為糧食苦惱的時候,從來沒聽說過袁紹有這方面的苦惱,冀州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兵精糧足的形象。

三、鄴城交通方便,四通八達。

上面提到了鄴城周邊有著漳水和洹水,有著方便的水利,除此之外,曹操還專門又修建了平虜渠、利漕渠和泉州渠。

而鄴城所在的魏郡一直以來都是冀州的州治所,而鄴城是魏郡的治所。作為治所就必須對周邊的城池有著必要的聯繫,因此交通十分便利。

有著如此便利的水利交通,更加促進鄴城的經濟發展。

總結

由於鄴城在軍事上有攻守兼備而控制全局的作用,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周圍具有發展經濟的優越條件等因素,曹操便把它作為其武裝割據政權的都城來經營,不僅使其成為其 政權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成為宗廟和陵寢的所在地。


秋心談歷史


要清楚為何曹操對鄴城特別鍾情,青眼有加,就需要了解一下鄴城的歷史。

鄴城是歷史名都,經濟、軍事、地理位置都極為重要,是成就霸業理想的根據地。

01

鄴城是歷史名城,源遠流長。

”鄴“之名稱開始於黃帝之孫顓頊孫女女修之子大業始居地(今河北臨漳縣鄴鎮一帶,鄴,是業之居住地之意),距今4000多年。

在唐堯、虞舜及夏朝時隸屬冀州,商朝屬京畿內名相,西周屬衛,春秋屬晉。

鄴城與安陽一河之隔,以漳河為界,南為安陽,北為鄴城。相比之下,商朝時期的安陽要比鄴城名氣大得多,安陽商業繁榮,是經濟中心。但鄴城地位也很重要,經濟同樣發達。

春秋時期,相傳齊桓公開始在鄴築城,戰國時期歸屬魏國,魏文侯以鄴城作為陪都。

魏文侯任命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水利家西門豹為鄴令,治理鄴城,立下了赫赫功勳。

西門豹利用為河伯娶親的機會,懲治了地方惡霸勢力,頒佈律令,禁止巫風,開鑿漳河,修渠十二條,改良了大量農田。

同時,西門豹實行“寓兵於農、藏糧於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鄴城民富兵強,成為戰國時期魏國東北重鎮。

02

三國時期的經濟、軍事重鎮。

漢高祖時設置鄴縣,治所一直在鄴城。兩漢三國時期,鄴縣地域包括今天臨漳縣南部和安陽縣北部。

袁紹鳩佔鵲巢,趕走冀州牧韓馥之後,一直把鄴城作為冀州治所所在地。

袁紹平定河北,佔據了冀、青、並、幽四州,兵士五六十萬,兵精糧足,成為北方最大的諸侯勢力,令曹操垂涎三尺。

冀州不僅是富庶之地而且軍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袁紹在討伐董卓的時候,就盤算著一旦失利,就去冀州發展,以此作為根據地,南爭天下。

在得到冀州(治所在鄴城)以後,袁紹才開始了爭霸的征程。

對於冀州,作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更清楚其意義所在。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擊敗袁紹佔據鄴城,開始營建鄴都。本來,張繡、賈詡歸降曹操後,曹操拜賈詡為冀州牧。等到戰敗袁紹後,曹操就自領冀州牧,不想再讓賈詡染指冀州。

這時候的鄴城再度崛起,成為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

03

曹操經營鄴城,其目的就是為了將來的曹魏建國。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戰戰勝袁紹,204年攻佔鄴城。從此之後,曹操開始大規模建設鄴城,並以此作為自己直接控制的核心根據地。

曹操此舉,有幾方面的打算:

第一,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奉迎獻帝到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儘管是掌控了朝政,但朝廷群臣並沒有完全歸順曹操。特別是建安五年(200年),車騎將軍、獻帝國舅董承謀劃的“衣帶詔事件”,令曹操心有餘悸。建立自己的政治、軍事中心成為必然的需要。

第二,奉迎天子到許都之後,曹操已經不能再建立清一色的政治、軍事勢力,必然會受到獻帝一些舊臣的牽制。比如孔融,號稱當時的大儒,就對曹操很不感冒,時不時地搞點名堂出來,讓曹操難堪一下。

第三,曹操佔據了北方,但故都洛陽、長安破舊不堪,經過董卓之亂後,京城人口稀少,世家豪族全部流失,已經不能再成為政治經濟的中心。

而此時的冀州,經過袁紹多年的經營,已經富甲天下,成為北方經濟中心之一。

曹操把大本營從許都遷移到鄴城,也就勢在必行。

鄴城被曹操攻破後,曹操就在當年把自己的據點北遷冀州鄴城,政令軍令從此之後都從這裡發出,而在許都只留下少許的官吏。

建安十九年(214年),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食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之上,以天子禮制郊祭天地,出行一如漢制。名為漢臣,實際上已經是皇帝。

當時的大臣,除了個別的官吏,幾乎都是魏臣,大多是漢魏兩面同時兼任。像夏侯惇這樣的漢室重臣,曹操並沒有勉強他為魏臣,但夏侯惇自己卻強烈請求為魏臣。

曹操平定漢中張魯後,也是把大量的人口、財富集聚到鄴城,以此充實鄴城的實力。

由此看來,曹操把鄴城作為大本營,是時勢的需要。本來許都是曹操的大本營,但獻帝到來之後,畢竟名義上曹操還得尊獻帝為主,受到很多的限制。同時,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很大的威脅。這種情況下,曹操選擇另立新都,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曹操另立新都之後,作為全國政治中心的號召力也大大減弱,失去了道義的高地。這或許也是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吧。


豹眼看歷史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的兒子袁尚,攻破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後,自封為冀州牧,將自已的大本營從許昌遷到鄴城,政令皆由鄴城發出,而漢獻帝及一班漢臣仍留在許都。曹操有什麼目的要這樣做呢?

一是鄴城在當時是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鄴城始建於春秋齊桓公時期,《管子 小匡》載:“築五鹿(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北),中牟(今河南省鶴壁市境內),鄴(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蓋(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牧丘(今山東省聊城境內),以衛諸夏之地,所以示勸中國也。”戰國時,在晉敬公十三年(前439年),把鄴城封於魏文帝,為魏國的陪都,也稱別都。後經西門豹治理,成為太行山以西的軍事重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史記》載:“魏文侯出征,以西門豹守鄴,即為魏都也”。之後,鄴城一直為州、郡兩級行政機構的住所,成為北方的軍事重鎮。

二是軍事上的原因;建安九年(204年)時,時任漢丞相的曹操一舉擊敗了北方的袁紹集團,攻佔了冀州牧治所鄴城。但並沒奪取整個北方四州,曹操為了統一河北四州的戰略目標,統一北方,肅清袁氏的力量。統一整個北方,就把他的大本營從許都遷往鄴城。鄴城當時是北方乃至整個黃河流域最大、最繁榮的城池,有人口近百萬,無論是從發展來看,還是控制北方四州的角度,都比許昌有優勢。而且北方四州的富庶程度比曹操的青州、兗州、豫州及司隸要強的多。曹操為了戰略上的考慮,便自封了冀州牧,鄴城就成了曹操控制範圍的中心。

三是在政治上的考慮;避免與漢獻帝產生衝突。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侯,但要避免政治鬥爭。 公元200年前後,發生衣帶詔事件,表明在許昌,仍然有人反對曹操的專權,曹操作為當時朝廷唯一的權臣,無論是政務還是兵權,都是曹操自已掌控的,但漢獻帝畢竟是皇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無論是政見上,還是儀式上難免會產生衝突,曹操為了避嫌就把他的大本營從許都遷往鄴城。

最後是為了培植自已的政治勢力。曹操當時的官職是司空,三公之一,可以開府治事,有自已的一套政治勢力,曹操在名義上尊重漢獻帝,但實際上已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將大本營遷到鄴城,遠離皇帝,培養自已的政治勢力,以方便日後封公稱王,取而代之。


寺下白丁



眾所周知,曹操在迎接漢獻帝以後將都城定在了許昌這個地方。自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了三國時期重要的勢力之一。一手打造了魏國這個強大的政權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其實曹操自己的辦公地點並非是許昌,在迎來漢獻帝以後,曹操的辦公場所北下到了鄴城裡面,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來看一看史書當中有關於曹操遷移辦公地到鄴城的記載,《三國志》記載:

九月,令曰:“阿黨比周,先聖所疾也。聞冀州俗,父子異部,更相譭譽。昔直不疑無兄,世人謂之盜嫂;第五伯魚三娶孤女,謂之撾婦翁;王鳳擅權,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議,張匡謂之左道: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齊風俗,四者不除,吾以為羞。”冬十月,公還鄴。

從這段歷史記載當中可以看出,曹操當時擊敗袁紹以後並未回師許昌,而是在新攻佔的鄴城進行駐紮,而許昌只留下了漢獻帝和一群的漢朝老臣。我認為曹操這樣子做有以下幾個目的,


首先就是避開與漢獻帝以及漢臣的鬥爭,專心於平定北方。

眾所周知袁家四世三公,相對於同為世家子的曹操,家世和實力之強不弱。在官渡之戰之前,曹操位於黃河以南,長江以北。這個地方雖然相對於南方交州,北地幽州來說屬於富庶之地。

但是曹操當時來看就是被孫堅,袁紹袁術等幾個勢力給夾在中間了。而在這其中袁紹和孫堅顯然最為強大,也給曹操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所以曹操必然會進行北上或者南下的戰爭,於是曹操選擇北上與袁紹交戰,藉機打破其尷尬的境地。

而在此之前他已經贏來了漢獻帝,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漢獻帝以及以國舅董承等人為代表的外戚集團仍舊有著一定的勢力基礎。曹操選擇北上的同時,將漢獻帝留在許昌。因為許昌是曹操最初控制的地區之一,有著較為良好的民眾基礎。

他這樣做也有著對於漢獻帝的防備和猜疑,但是從曹操對許昌本地的經營來看,漢獻帝脫離曹魏勢力顯然是不理智的。而且就算是脫離也只是為外戚集團所把控,並沒有本質差別。


與其去投靠不靠譜的外戚集團,還不如就跟著曹老闆混,畢竟外戚集團也不是什麼好鳥。歷史當中對於董承有著詳細的描寫,據《後漢書 伏後紀》記載:

李傕、郭汜等追敗乘輿於曹陽,帝乃潛夜度河走,六宮皆步行出營。後手持縑數匹,董承使符節令孫徽以刃脅奪之,殺傍侍者,血濺後衣。

由此可以看出以董承為代表的舊臣子也並非是忠心於漢獻帝的。也就能推測出漢獻帝為什麼不借助他們的力量了,畢竟這些人也只是藉助漢獻帝的名頭罷了。


其次決定曹操搬遷辦公地的第二原因,毫無疑問就是孫策和其他諸侯的威脅了。

當時在官渡之戰以後,北方的袁紹勢力已經被消滅,曹操面對的最大威脅毫無疑問就是南方孫權勢力威脅。

而且當時曹軍剛剛和袁紹在官渡大戰完,整體軍事實力較為空虛。而此時位於南方的孫策勢力兵強馬壯,虎視眈眈。如果此刻孫策選擇順勢北伐,曹操無法在黃河以南進行抵抗。因為當時曹軍主力軍隊已經到了黃河以北消滅袁紹,可以說是一支疲軍。他們面對孫策的軍隊勝算並不算高。


於是曹操很聰明的選擇了以空間換取時間的辦法,將勢力向北遷移。同時把自己的辦公地點從黃河以南的許昌遷移到了黃河以北的鄴城裡。這樣子的話假如孫策率領大軍北伐,曹操也能夠有著充分的準備時間,從而取得更大勝算。事實上孫策的確有著北伐曹操,與袁紹瓜分曹操的想法。可惜的是還沒來得及實施他就遭遇了刺殺,然後駕鶴西去。

等吳國內部穩定下來,曹操已經佔領了北方,完成了對於袁紹原有地區的消化。吳國北伐最好的機會就此失去了。但是在當時看來,處於北方的鄴城更適合作為魏國勢力的政治中心,相對比於處於中原強敵環伺的許昌,鄴城毫無疑問是更加安全的去處。


再次還有一個曹操選擇前往鄴城辦公的原因,毫無疑問就是潁川本地的世家大族了。

眾所周知,曹操的謀士團在三國曆史上來說可以說是非常的豪華。像是天生鬼才郭奉孝,王佐之才荀彧,還有戲志才,荀攸等人。但是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出自於潁川本地,就讀於潁川書院。

用現在的話說他們都是大學校友,而潁川書院是潁川本地的世家大族資助的。說白了那些謀士都是潁川的豪強和世家大族的子弟,如果潁川反水,後果不堪設想。

因為潁川毫無疑問就在許昌的附近,這些謀士同樣的出身很顯然引起了曹操的忌諱。雖然他們深得曹操的信任,但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曹操對於潁川大族對於許昌的影響仍舊是存在有很大的顧慮的。

畢竟這些謀士並非和曹洪等人一樣是曹操的同族兄弟。難免對曹操有著不臣之心,忠心於漢室,與漢獻帝往一塊走。這種情況曹操不得不防一手,於是他就把整體的政務機關往北走,遷移到鄴城。儘可能避免此類情況發生。


眾所周知袁紹勢力被消滅之前並不弱。而鄴城作為袁紹在北方四州的中心,顯然是有著其獨特的地方的,如果把政務處理遷移到鄴城並不需要再大動干戈的建設,可以說拎包入住。

最後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建安九年,曹操被漢獻帝封為冀州牧。

按照這個漢朝的規矩,州牧的辦公地點應該是位於本州的首府裡面,而冀州的首府正是鄴城這座城市。從此來看曹操將自己的政務中心轉移到鄴城,既是一種來自漢朝對於州牧本身的要求,也是有著其他的政治思考的。

那麼關於曹操遷移政治中心到鄴城這件事情你怎麼看呢?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曹操把自己的大本營從許都遷到鄴城,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是一個重大的政治決定。要弄清這一決策的真是目的,就要認真分析曹操當時所處的政治形勢和環境,還要考慮曹操將來戰略目標的定位。這可以從他遷離許都前後的的形勢和舉措分析出來個大概。

西涼軍閥董卓把獻帝擄走到長安之後,一把火燒了當時的首都洛陽。後來漢獻帝在董承的協助下逃出西涼軍閥魔掌,而主動迎接漢獻帝的就是曹操。當時曹操的地盤僅有兗州和半個豫州,許縣正好是在曹操地盤的核心位置,建都許縣,對曹操向四周發展輻射非常有意義。

曹操做為一個軍政集團的代表,他在發展上的政治手段始終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這個過程也是在自己逐步走強和獻帝逐步更弱的過程中轉化實現的。其實最初建都許縣時,許都內有獻帝和董承等兩派敵對勢力,獻帝隨時都想殺掉曹操,但由於重臣董承的牽制,也不敢輕易下決心。曹操剛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也面臨著很大的鬥爭壓力。有次去找漢獻帝彙報工作,漢朝有個規定:能帶兵的三公朝見皇帝時是被皇帝的親近侍衛拿刀架在脖子上去見皇帝的!這次覲見獻帝就狠狠的在曹操面前耍了一次威風,曹操也著實被黃威嚇得面無人色!

曹操和董承等漢室老臣的鬥爭其實都是梟雄之爭,鬥爭非常激烈,董承等利用獻帝也隨時想誅殺曹操。實際上,雖然當時曹操把持著朝政,但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官渡之戰後,曹操攻下鄴城,於是便自封冀州牧,鄴城於是名正言順的成為了辦公地,他暫時離開許都,脫離了與獻帝和董承的直接鬥爭。

不  得不說曹操這步棋走得非常高明,他離開許都既起到示弱政治對手的作用,同時讓對手集團內部矛盾產生激化,削弱了對手的實力。這段時間許都其實是荀彧幫他盯著漢獻帝,然後是董承韓暹內訌,曹操幫董承幹掉韓暹便。再後來最終在衣帶詔事件中誅殺董承才徹底完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牢牢地將漢獻帝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

鄴城,北臨燕趙,南臨漳河、黃河,水陸交通便利,離天子所在地近,離南方前線遠。而且袁紹經營多年,人口多,兵精糧足。曹操在鄴城倡導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耕。注重抑強扶弱。發佈三道《求賢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曹操任用毛玠主管人才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本者經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為其戰略目標實現打下紮實的人才、物質和聲明政治基礎,這裡也逐步體現出他的政治戰略方向。

總結一下,曹操遷到鄴城的原因不外三個,一是那裡有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便於政治機構的運轉;二是離開漢獻帝和老臣勢力,示弱韜晦,分化敵人,脫離險境。;三是為自己做出戰略佈局,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