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海南松濤天湖

松濤天湖原名松濤水庫,位於海南第一大河南渡江上游,跨儋州、白沙和瓊中三個市縣,是海南人民的生命之源,曾經是全國十大水庫之一,享有“寶島明珠”之美譽。

遊海南松濤天湖

松濤水庫始建於1958年,費時10年建成,是我國最大的土壩工程之一,把南渡江上游兩岸的雨水蓄存起來,組成統一的灌溉系統,澆灌著海南西北部和北部的大片土地。

遊海南松濤天湖

遊松濤天湖,見群山逶迤,仰古木參天,臨漁舟隱現。“峰迴路轉入番洋,萬里松濤汗血香。”這是著名戲劇家、詩人田漢1962年6月暢遊松濤水庫時,即興寫下的詩句,美麗如斯,但很少有人知道松濤水庫背後那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辛往事。

遊海南松濤天湖

據史料記載,上世紀50年代,海南多地常年乾旱,土地無法耕種。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和國家對橡膠的迫切需求,1955年11月,中央在海南開展大規模勘查工作後。於1958年7月8日開始建設松濤水庫。

遊海南松濤天湖

水庫動工,按照要求要一年攔洪,二年蓄水。1959年2月,在導流洞未挖通的情況下,為了搶在汛期到來之前完成大壩達到170米海拔高度,近七萬人總攻“170”高程,當年國民經濟困難,又沒有重型機械,能依靠的只有人力。不管是豔陽,還是雨夜,建設者們晝夜不停地向大壩送土,人停工不停。沒有壓土機,就用平碾進行壓實,遇到粘性塗料,就用羊角碾。

遊海南松濤天湖

工地使用手推膠輪車運土,需要大量的機油來潤滑車軸。但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機油是奢侈品。於是當地民工就想盡各種辦法用別的物品替代機油潤滑車軸。他們用木棠樹葉煮出膠汁再加入少量花生油攪拌從而變成絲狀的“機油”。

遊海南松濤天湖

松濤水庫的建設者們硬是靠著人定勝天的大無畏精神,搬走了獅山、琴嶺附近的13座山嶺,相繼建成了松濤大壩、副壩、南豐隧洞、渠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實現“高峽出平湖”的壯舉。這些壯舉源自於那時近7萬建設參與者,他們來自海口、瓊山、文昌、瓊海、萬寧、定安、屯昌、儋縣、臨高、澄邁、東方等11個市縣,他們將血汗奉獻給了松濤水庫,最終築起了大壩。他們用青春與熱血乃至寶貴的生命編織驚天動地的偉大業績。

遊海南松濤天湖

如今,松濤水庫被譽為“松濤天湖”,意為天湖般美麗動人。山之綿亙,水之浩瀚,幅員遼闊,灌溉海南三市兩縣123萬畝良田,是名副其實的“生命之源”,更是海南的建設先峰和發展後盾。

遊海南松濤天湖

現今,松濤天湖已成為瓊北地區的主要生活用水水源,為了減少汙染,原來的遊船等旅遊設施都已禁用,原本能在遊船上品嚐的特色菜餚松濤魚頭也改在岸邊的農家樂裡消受,味道還是那麼的甘甜鮮美。遠眺松濤天湖,微風帶起漣漪,峰巒馳聚,群山疊彩。一陣雷陣雨飄過,雨後還是豔陽天。

遊海南松濤天湖

六十年前,人們以人定勝天的大無畏精神戰天鬥地換來了今天的幸福家園,有理由相信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一定能戰勝疫情,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