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永不沉沒”的要塞,日軍打2年巋然不動,100年仍矗立不倒

20世紀初,隨著世界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熱兵器的出現很快取代了冷兵器,加上火力越來越強,修建碉堡堡壘成為了世界上防禦作戰的主要方向,很多國家都曾有修建碉堡防禦的習慣,包括中國抗戰時期,日軍就曾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和炮樓,分割打擊敵後的八路軍,但日軍修建的碉堡和炮樓,比起西方來差得遠了。

這座“永不沉沒”的要塞,日軍打2年巋然不動,100年仍矗立不倒

西方火力的先進程度,使得他們不得不注重修建軍事堡壘,其中包括二戰末期德軍就曾在柏林附近修建了大量的軍事堡壘,全部都有鋼筋混凝土澆築,光是牆皮就有3米厚,上百毫米口徑的重炮也炸不開,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美軍二戰時期在太平洋上修建的一座軍事堡壘。

這座“永不沉沒”的要塞,日軍打2年巋然不動,100年仍矗立不倒

菲律賓馬尼拉海灣有一個島叫做埃爾弗賴萊島,上面有座軍事要塞名叫德拉姆要塞,一戰前菲律賓成為美國的殖民地,為了在這個地方修建一個要塞,他們把整個埃爾弗賴萊島幾乎都剷平了,然後在上面修建了一個以鋼筋水泥澆築的軍事堡壘,這就是後來有名德拉姆要塞,其實從這個堡壘整體形象來看,就和一艘軍艦差不多,不過這艘“軍艦”是固定在原地不動的。

這座“永不沉沒”的要塞,日軍打2年巋然不動,100年仍矗立不倒

這個堡壘整體用水泥澆築成,據說其頂部的鋼筋水泥就有6米厚,而四周的牆壁厚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1米之多,在當時不要說是火炮,即便是導彈、原子彈,可能都無法完全摧毀這座軍事堡壘,1909年美軍修建了這座堡壘以後,隨即派了240名士兵駐紮,另外裡面還安裝了兩座356毫米的巨炮,據說這種巨炮也是專門為德拉姆要塞建造的,其他的要塞也都沒有配備這樣的設備。

這座“永不沉沒”的要塞,日軍打2年巋然不動,100年仍矗立不倒

當然後來這裡還增加了兩門76毫米的防空火炮,士兵在上面建造了木頭的營地,專門用於平常的生活起居,一開始美軍從西班牙手中搶走了這塊殖民地以後,這座要塞是專門為了擋住西班牙反攻才修建的,但是在建成很長一段時間,德拉姆要塞基本上都被閒置。但誰也沒想到的就是,二戰出人預料的打起來。

這座“永不沉沒”的要塞,日軍打2年巋然不動,100年仍矗立不倒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後,為了奪取東南亞的戰爭資源,派兵入侵菲律賓,當時德拉姆要塞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日軍 先後調集重炮轟擊,加上航空兵的支援,結果僅僅只是摧毀了他上面的木頭建築,這座堡壘絲毫未損連續圍攻了2年多,這座堡壘才因為彈盡糧絕不得不投降,後來日軍也把他當作軍事要塞,美軍反攻的時候,也吃了不小的虧,最後沒辦法派遣工兵向要塞灌注汽油焚燒,才徹底攻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