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婚姻不是心灵鸡汤的灌输,而是做好自己循序渐进共创而得

前言:

孔子有曰:丘闻之,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悦之,此上德也。

盗拓:今长大美好,人见而悦之,此吾父母之遗德也。

指“天生高大,美好无比,无论男女老少看见都喜欢”这是上等德行,潜意识告诉我们美丽的东西让人身心舒畅,神思向往。人人都喜欢,间接折射出对自身缺陷一种美好的愿望。

而这里的高大不但指自身,还可以用作其它美好事物,比如我们的婚姻。在婚姻当中谁都会希望自己过得美好幸福,但是在这个追求与向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自认的美好过度的去追求,从而破坏了婚姻的幸福度,让这种愿望变成了欲望。这种现实当中例子比比皆是。下面我用两点来证明:

婚姻当中对于美好来说,我将它分为两部分,两人内部的美好与婚姻家庭作为整体对社会形成的美好!

美好的婚姻不是心灵鸡汤的灌输,而是做好自己循序渐进共创而得


A,两人内部的美好

婚姻当中两性之间的关系是所有关系相处当中最复杂的,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却又是最亲密的关系,还能制造出血缘相连的关系。而两人相处是否美好,主要归咎于两人是否得到满足。因满足而产生精神愉悦,从而觉得很美好。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马洛斯需求理论。

马洛斯指出所有人先天上有需求,分别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从而达到心与灵的满足,让自己觉得美好。简单来说,就是满足自己生活,生存的基本需要,当满足之后就会往精神上面需求发展,从而实现自我身心与精神上满足,于是觉得人生美好。

所以,对于感情之内的两人来说,美好就是满足对方的各种需求,让对方体会到需求满足后的幸福感,从而觉得婚姻很美好。

B,以婚姻整体对外的美好展现

上面是两人之间内部对美好的基础认知,但是婚姻作为一个整体形象,我们外在的看来这个家庭是否美好,就不在是两人的满足了,而是这个家庭是否对我们传来了正能量的印象,让我们可以学习模仿。

以上两点是一个美好婚姻的基础,只有两人互相满足对方需求,让对方觉得美好,才能对外传出美好。但是,我们大部分朋友常常就败在了两人互相满足这个美好婚姻基础的基础点上,由于自身的条件达不到对方理想当中的需求

美好的婚姻不是心灵鸡汤的灌输,而是做好自己循序渐进共创而得


现实最常见的就是,“天价彩礼”;别人老公上进能干;别人老婆温柔漂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让自己对婚姻的美好愿意变成了一己之私,进而随处抱怨。当你把这种愿望变成私欲之时,你两内部无法感受到婚姻的美好,对外界传递出来的也就不是美好了!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态,我再次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点:

1,自身原因

首先;这是最主要一个原因,人人心中都有一杆衡量所有事物价值的称,但以婚姻为单位与社会接触时,看见别的婚姻家庭传出来的美好状态,个人心中开始由羡慕,但不会主动去学习,进而嫉妒让自己心态发生负面变化。就会下意识的拿自己和别人做对比,但自己又不努力学习提高婚姻的质量,从而感受不到幸福。这是远离美好婚姻的第一步:比较心理

其次:人心不足蛇吞象,每个人都有欲望,虽然欲望是构建美好幸福婚姻的动力,但欲望超出自身能力的时候,就是一种灾难。主要表现就是没有满足。当我们热恋初始,因为浓烈的爱意,带给精神上极大的满足,精神上处于饱和状态,就不会需求更多,

但是结婚以后,经过各自面对社会的接触以及生活的洗礼,影响各自大脑发育成长与思想的转变,而对方在没有及时了解与满足的情况下,逐渐对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特别是有孩子的时候。当两人得不到满足,就会寻求其他方式来满足自己,就会让初始相爱时候两人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满与冲突,再次离美好婚姻远了一大步。

美好的婚姻不是心灵鸡汤的灌输,而是做好自己循序渐进共创而得


最后:追究最深处一个原因,就是自身能力跟不上需求的变化,导致自己内心无法被满足,无法保持一个内心平衡状态,所以有了抱怨等等负面情绪,进而把这种需求的愿望转向外界,不再是两人共同的愿望,就变成了一种私欲!

无法满足这种状态,是经过生活变化而来的,而当初结婚走到一起是因为精神的满足,那么说明一点:爱是满足对方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应当加大爱的投资,不只是说而是行动。比如共同努力成长,共同成就对方。从而让对方身心满足,创建美好婚姻。

小结:

每个人不是天生完美的,犹如月亮,初一到十五逐渐圆满,但是就会慢慢的往月缺方面发展,如果我们过度的去追求完美的婚姻,就会得不偿失。对比月亮前后,你就会感到满足,因为爱会让你们的婚姻慢慢的走向美好,一直都有活力!再其次你舍弃了两人在能力范围内的共同美好愿望,以私欲的满足去强行要求对方达到心中的理想状态,只会破坏婚姻,从而感受不到婚姻的美好。所以你把愿望当成私欲的美好理想,过度的去追求,只会破坏你的婚姻幸福。

美好的婚姻不是心灵鸡汤的灌输,而是做好自己循序渐进共创而得


2,外界的影响

除了自身心态对外界产生的不良情绪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天价彩礼”“物质思想”是典型的代表。这种状态用三个心理学知识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分别是,破窗效应,乌合之众心态与波纹效应

很多社交视频平台经常在投诉一些“情感导师”,因为这些情感导师传递出三观不正的思想,来谋取利益!当由于某个自身没有得到满足的婚姻在向外界抱怨的时候,就会产生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破窗效应它是指: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与诱导性,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会传递出一种不良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又会造成这种不良形象的扩张,周而复始

这时候这些所谓的情感导师就会出来把这种不良的信息利用起来,从而让那些正在持续减少自身满足幸福感的家庭成员引起共鸣,而这时候“乌合之众”心理学就体现出来

乌合之众心理学表明:每个人的个性、心理、思想都是独立的,但是当他们由大量的独立的个体聚集就形成了一个心理风暴群体,这种群体有一个特征就是:他们的感情与思想因为在婚姻当中有相似之处,并不会因为他们个人的心里认知,影响他们形成独特的受群体精神支配的特征。

又因为破窗效应传递过来的是负面情绪,并且他们有不承担责任的观念,无意识的群体暗示与互相传染的原因,加上那些所谓情感导师的推波助澜,让思想形成共同的方向,从而让更多的人变得不可理喻。

其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就是:性格上面爱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是非判断力,并且不会自动站在道德至高点,对事情看法极端,且有夸大成分。

这时候就是我们经常看见网络上集体三观不正思想的抱怨原因。在受到这些充满抱怨情绪的影响下,潜意识就会让自身心态不在圆满,加上对婚姻美好的愿意与实际有差距,从而产生私欲。在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再次向外界传递这种负面情绪,犹如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浪花翻滚,把原本自身满足,生活平静略微幸福的其他婚姻家庭拖下水。从而这股不良风气越来越多。这就是波纹效应。

美好的婚姻不是心灵鸡汤的灌输,而是做好自己循序渐进共创而得


所以,这些因素的影响,三观主意识发生变化,从而有了“天价彩礼” 等等巨大的欲望贪念。只要你受到了这不良风气情绪的影响并且付之行动,你因为乌合之众心理,自认为是创建婚姻的美好之时,你为美好已经套上了枷锁,等这股乌合之众风暴落幕,你才发现那些情感导师只是一个卖面膜的,你自身与你的婚姻自然不再美好。

小结:婚姻的美好是循序渐进去创建的, 而不是你的欲望去强求的。所以,希望各位在对美好婚姻的期待创建之时,少听“毒鸡汤”!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几斤几两,适合做什么。才能为创建美好婚姻增加活力。

以上综合来看,主要是咱们没有做到自己,清楚的认知到婚姻爱情美好的本质,那什么是婚姻美好的本质?记得柏拉图与他老师苏格拉底的小故事就充分的说明了

有一次,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

苏格拉底说:这次你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规则不变: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还是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再次去了许久之后,他捧着一朵比较美丽的花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而且当我后来又看见很多很美丽的花的时候,我依然坚持着我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动摇。所以我把最美丽的花摘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幸福。

通过这个三个小故事,不难发现,对于爱情,婚姻及婚姻的幸福要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要一山望着一山高,学会满足,最终才有收获。我们对于婚姻的美好期待,就像摘麦穗,初始时候因为生活洗礼以及自身的原因,会略微失望,但吸取教训,学会满足,最终收获到幸福。

美好的婚姻不是心灵鸡汤的灌输,而是做好自己循序渐进共创而得


总结:

我们应当按照自己的能力,不要太过于对美好的执着去做一些不靠谱且伤害婚姻幸福的事情。但你刻意过度追求这种你自认为的美好而付出行动,只是在破坏你的婚姻幸福。并且还对外传递不良的现象。美好的本质是在于两个不完美的人走到一起独立成长,互相携手,共同获得身心的满足,超脱自我,享受心与灵,精神的美好!

ps:本文是最近接触抱怨婚姻不美好的朋友所做,通过她们我发现大部分朋友都深受“毒鸡汤”荼毒。也许做出来会让一些情感导师感到不满,但反对毒鸡汤,宣传正能量,还一个明朗的社会婚姻美好风气,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