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七臺八景”昇仙臺尋蹤


柘城“七臺八景”昇仙臺尋蹤

老子傳道圖

■主講人

李樹峰,柘城縣崗王鎮李中口村人,現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商丘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商丘市戲劇家協會和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歷任柘城縣文化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兼劇目創作組組長等職務,現為柘城縣藝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曾創作出版電視連戲劇劇本《文天祥》《歷史的回聲》,歷史文獻《柘城文史博覽》,歷史著作《柘城通史》等書籍,曲藝作品曾榮獲全國群星創作獎、全省群星獎,第二、三、四、五屆河南曲藝牡丹獎等。

柘城“七臺八景”昇仙臺尋蹤

是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文化遺存

昇仙臺在柘城遠襄鎮老君堂村,又被稱為老君堂遺址,是充滿傳說故事的柘城古代“七臺八景”之一。光緒版《柘城縣誌》記載:“昇仙臺,城北二十里,相傳老子講道於此,上有白雲寺。”從記載可以看出,昇仙臺曾是一處道教活動場所,但又深受佛教影響。亦道亦佛,離奇傳說,古人活動遺存……這些元素綜合在一起,使昇仙臺的身影變得撲朔迷離。本期,李樹峰將帶領大家走進昇仙臺,探尋歷史和傳說背後的真實。

最早的道觀

昇仙臺的故事講起來特別有意思。古人把它列為古代“七臺八景”,說明此處肯定是當時的一處名勝古蹟。儒釋道三教,它佔其二。從考古資料來看,這裡還曾發現過石板墓與空心磚墓,出土過貝幣,這又說明此地是一古文化遺址。當地流傳的故事更是把它傳得神乎其神,能講出很多有趣的內容。今天,我就與大家一道,揭開昇仙臺的歷史面紗,發現它的前世今生。

我們知道,老子是道教之祖,民間稱他為“太上老君”。昇仙臺的誕生就源於老子。老子一部《道德經》創立道家學說,後人把老子尊為道祖,所以,我國民間有昇仙臺之稱的道教古蹟也就多了起來。除了柘城遠襄鎮老君堂村的昇仙臺,老子故里鹿邑有老子昇仙臺,陝西固城有桔園昇仙臺,安徽淮南有八公山昇仙臺,永城太丘鎮也有老子昇仙臺。不同的昇仙臺,其文化雖然各有特色,但大致都是老子在此傳道,然後昇仙而去之類的傳說。

資料顯示,我國道教發源於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道教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道教在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至南北朝時,道教形式逐漸完善,普遍尊老子李耳為始祖。唐代李姓王朝出於特殊的政治需要,更是把老子奉為唐室先祖,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公元625年,唐高祖李淵到國子監正式宣佈了三教的地位:道教第一,儒學第二,佛教第三。於是在唐朝初期,我國道教得到了迅猛發展,各地有了較多的道教場所——道觀。

柘城“七臺八景”昇仙臺尋蹤

老君堂遺址

道教在唐朝發展迅速,尤其是在唐朝初年更為迅速,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是道教徒曾積極參與李氏集團滅隋建唐的政治活動。在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時,道士王知遠就預言李淵將來能做皇帝,得到信任。第二是道教徒在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爭權時站在李世民一邊。王知遠曾當面告訴李世民,他將做太平天子。而以法琳為首的佛教徒則支持李建成,當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哥哥李建成、弟弟齊王李元吉,最後當上皇帝以後,他明確宣佈道教在佛教之上。第三是李淵、李世民為抬高李氏家族的地位,把自己的李姓與老子的李姓相掛鉤。李淵稱帝后,有人對他說在一座山上見到一騎馬的老者,自稱是唐朝天子的祖宗,說李家子孫將做1000年皇帝。李淵高興異常,認為這個老者就是道教教主太上老君李耳,不僅立即在那座山上立老君廟,而且第二年親往終南山拜謁老君廟,確定同李耳的親屬關係,也從而確立了道教在唐朝的特殊地位。公元625年,李淵到國子監正式宣佈了三教的地位:道教第一,儒學第二,佛教第三。也就是在唐朝初期,我國道教得到了迅猛發展,於是,各地便有了較多的道教場所——道觀。

柘城的遠襄昇仙臺與故城歇鶴臺,都是唐代道教發展的產物。但在唐代初期,道教還沒有被老百姓普遍認可,道士們為了傳道想了不少辦法。他們為宣傳道教思想進而吸引百姓信道,往往是手持道情或簡板,“唱踏歌行乞於市”,演唱《九真》《承天》以及其他神仙故事。於是,民間最早的曲藝“道情”“漁鼓”便由此產生。當時,柘城的道教也有了迅速發展,道士們一連在柘城轄區內建兩處道觀,一個是位於縣城東南角的歇鶴臺道觀;一個是位於傿城南二里的昇仙臺道觀。道士們為發展教眾,編成唱詞,手拍道情擊節,在民間廣泛傳播,吸引人們信道,以此招攬信眾出家修道。道士們在“道情”中唱道,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曾在昇仙臺顯靈,為道士們講道,然後昇仙而去。所以,這裡的道觀叫“昇仙臺”。在整個唐代,昇仙臺道觀香火旺盛,成為柘城古代一大景觀。

歷史與傳說的雜糅

昇仙臺道觀歷經唐、宋、元、明4個朝代,在漫長的歷史有盛有衰。到了清代初期,由於清朝歷代皇帝重佛輕道,昇仙臺曾一度更名為白雲寺,由僧人管理,成為佛教活動場所。因此,光緒版《柘城縣誌》有“相傳老子講道於此,上有白雲寺”的記載。到清代末期,此處又改敬老子,恢復道教。

據當地人講,原昇仙臺地勢高出地面一丈左右,上面建有三進大院,有房屋68間,建設規模宏大,建築風格獨特;中間是兩層大殿,供奉三清,左右廂房內供奉有道教天尊及真人等;前排鐘樓上懸掛古鐘一口,為生鐵所鑄,重1500斤,晨起撞擊,聲震四野,能喚醒方圓五里的村民晨起耕作;昇仙臺整個廟院內松柏林立,香火旺盛。

民國初期,雖然城區及縣城附近的廟宇寺院被毀,但昇仙臺廟院由於離城較遠,才得以保留下來。1958年“大躍進”時期,昇仙臺廟院被拆除,其磚瓦用於建設遠襄糧庫。“文革”中後期,昇仙臺高崗在平整土地時期被挖平。當時發現,整個高臺為夯土基層,土質為褐色黏土,緻密堅硬,內含大量砂礓,現已為一片廢地。從土質看,昇仙臺高崗是在原有基礎上由人工築成而起的。

昇仙臺西側有一條水溝,水質清澈,常年不幹。據傳說,三清大殿下有一條大青蛇,夜深人靜時經常出來,蛇尾纏繞大殿,蛇頭插到水溝裡喝水。昇仙臺的東側緊靠通往寧陵的大路,原是傿城通往縣城和寧陵的古商道,傳說此路曾通行數千年。“文革”後期,這條古商道挪到了昇仙臺的西側,即現在的柘寧公路。

歷史的遺存

有文獻記載,有民間傳說,但我們要確定某處的歷史,還是需要結合考古發現的。經文物部門考證,昇仙臺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文化遺存。遺址中部為夯土臺,呈堌堆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50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該遺址上原建有唐至明清時期的老君廟,規模較大。

昇仙臺遺址文化層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漢代墓群,發現有石棺墓、畫像石墓、空心磚墓、小薄磚墓,時有相互打亂現象。這些漢墓的墓內文物較為豐富,出土有大量彩繪陶罐,這在柘城已發現的漢墓中是很少見到的。尤其是墓中的畫像石,對研究漢代文化具有很高的價值。下層為新石器文化聚落遺存,曾出土一些繩紋陶罐等器物碎片,並發現有我國最早的貨幣——貝幣,這在錢幣學領域同樣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現在說來,貝幣的出土也是一件憾事。1977年,老君堂村民在該遺址上起土時挖出一罐貝幣。當時農民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就用一些尖銳工具把貝幣從罐裡挖了出來。文物工作人員得到消息到現場時,這一罐貝幣中完整保存下來僅有4枚。經鑑定,這種貝幣為商代的流通貨幣。

上世紀80年代,群眾起土時還挖出一石棺墓,經過清理,石槨墓的前後槨檔板陰刻太陽樹,出土有白衣紅彩陶器。1990年,當地村民起土時在該遺址發現有花紋圖案的西漢畫像石墓。墓中石槨製作粗糙,槨內壁為素面,槨外壁前後擋板陰刻太陽樹,兩側槨壁外刻常青樹葉。墓內還出土有彩繪陶罐、陶壺等陶器。

不斷髮現的文物古蹟證明,老君堂遺址文化層較厚,內涵豐富,墓葬交錯,疊壓甚密,文化層厚度在6米以上。當地群眾的發現也證實了考古發掘的準確性。據當地人說,上世紀80年代,人們在遺址上打壓水井,用錐杆向下打到大約6米深時,先是感覺打在硬物上,用力往下打,當穿過硬物時又出現明顯的落空感。後來這口井打不出水,就報廢了。從出土文物判斷,這裡是一處很有價值的古文化遺址。至少在商代,這裡就有人類居住,並留下較多的墓葬。

1978年,柘城縣人民政府公佈昇仙臺遺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商丘市人民政府公佈昇仙臺為商丘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當地群眾出於對老子文化的信仰,自發出資建設了三清殿、關帝殿、觀音殿等十餘間,每逢初一、十五,三鄉五里的善男信女前來上香叩拜。昇仙臺又恢復了往昔的輝煌。(賈若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