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您也許去過無數次,但您留意過東宮門外的景觀嗎?


雖然疫情還未結束,但旮旯兒這周開始已經復工,宅在家中一個月的日子終於結束了,宅家期間旮旯兒把原先拍過的照片徹底做了個整理,同時也有了許多新的收穫。在這張旮旯兒收藏的清末所繪頤和園全圖上可以看到,當年的頤和園和現在相比還是有些區別的,但是主要景觀變化不大,今天旮旯兒就跟大家聊聊頤和園東宮門內外的景觀。

現在前往頤和園的遊客主要是進園遊覽,由於種種原因往往忽略掉一些園外的景觀。如今在同慶街的西口有一座四柱三間七樓牌樓,從現存老照片上看清漪園時宮門外就有牌樓,上面有乾隆御筆,故此也叫涵虛罨秀牌樓。清末慈禧修建頤和園時重建了這座牌樓,外觀也與原先有所改變,根據頤和吳老老師的介紹,牌樓兩側坊間的石匾也對調了。旮旯兒這張照片是十幾年前拍的,可以看到當時牌樓還未大修,對面還有一片停車場。

過了涵虛罨秀牌樓就算正式進入頤和園地界了,迎面有一座紅牆一字影壁,中國古代建築很講究在大門前建影壁,另外在北宮門外也有一座類似的大影壁,只是很少有人注意。


過了影壁就是頤和園的東宮門,在大門旁擺放有兩隻銅獅子,旮旯兒手中有一本梁欣立老師所著的《北京古獅》一書,據書中介紹這對銅獅為乾隆清漪園時期遺物。在首頁頤和園全圖中可以看到當年宮門外還有一些附屬建築,其實這些房子有些現在還能看到,不過如今早已都改作他用了。

進得大宮門後還有一道仁壽門,這是一扇類似於儀門一樣的牌樓門建築。

進入仁壽門迎面有一塊造型奇特的太湖石,因外形酷似一個老壽星而得名壽星石。壽星石並非清漪園時期遺物,而是慈禧重修頤和園時從別處移來的。

在仁壽殿前還擺放有一座銅麒麟,其實在光緒年間這裡是沒有此物的,這隻銅麒麟原本是擺放於圓明園長春園宮門前,直到民國時期才被移至此處。 今日北京確診病例迴歸為零,希望大家這段時間裡繼續堅持少去人多場所,養成勤洗手出門戴口罩的好習慣,疫情結束已經為期不遠了。 有圖有故事,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一千多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朋友們閱讀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