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有6字真言,很多人弃之如敝履。“不是不做,太难!”

在生活中,人越是被社会需要,创造的价值越大,发展空间也会越大。所以,人们无论是否出于真心的意愿,都在不断地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发挥自身的光和热。

这种价值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遗憾的是,也许有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被社会需要了,也就意味着他可能已经被这个社会淘汰了。

洛克菲勒曾经说过一段很有意味的话,值得深思:“即使把我的衣服脱光,再将我放到杳无人烟的沙漠中,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会成为百万富翁”。

他的话有没有人质疑,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信呢?约翰·洛克菲勒,美国实业家,慈善家,是十九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被人称为“石油大王”。他人生的辉煌时刻,还不仅如此。

亿万富翁有6字真言,很多人弃之如敝履。“不是不做,太难!”

用我们自身作个比喻,设身处地的联想一下就理解了。好比我们肩上挑着一副150斤重量的担子,弯腰将它放到地上,之后我们再将它挑起来,也是轻而易举的。

对于洛克菲勒已经创造过了亿万身家的人而言,他说在一个商队中让自己获得百万的商业利益,其实和我们再挑起那副重担没有两样。

因为他已经深知如何赚钱的底层逻辑了,和我们挑起那副担子的逻辑无二,同时,他也深深懂得人的内心需求是什么。

所以,亿万富翁有6字真言,很多人弃之如敝履。“不是不做,太难!”那么,是哪6个字呢?下面会逐步深入进行说明。

亿万富翁有6字真言,很多人弃之如敝履。“不是不做,太难!”

“被需要”

初入职场的人,都会想一个问题,我能做什么、我喜欢做什么?对于有些人,甚至第一个想法是能做什么,而不是喜欢做什么。

这无关人的能力高低强弱,它涉及人们的一个普遍思维逻辑,即“我想赚钱,做什么能赚到钱,钱在哪里”。所以,多数人的行为是,钱在哪人就去哪。

初入一个行业之后,你获得了劳动收入的同时,也意味着你正在为他人创造着价值,此时你是被人们所需要的。

有一天你技能提高了,去了更高一层的岗位,你又开始为人们创造更高的价值了。假如有一天,你离职停工不再输出价值了,你也将不被人们所需要,自然就没有了相应的劳动获得。

这里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此时你创造着价值和被(人们)需要的状态,你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呢”?

亿万富翁有6字真言,很多人弃之如敝履。“不是不做,太难!”

​或者说,如果初入职场的时候,就懂得“被需要与创造价值”的逻辑关系,你的想法与行为是不是就不一样了。想的不是自己能做什么,而应该是社会上哪里需要人们去创作更级别的价值,又或者哪种价值更有潜力和爆发力。

衡量一下,哪种思维逻辑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能更快速地成功呢。可想而知,后者更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结果导向行为,能让自己走得更轻松、快速,走得会更高、更远。

亿万富翁有6字真言,很多人弃之如敝履。“不是不做,太难!”

这是亿万富翁6字真言中的前3个字,下边我们再看另外2个字。

“奉献”

身在职场中的人,也许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在面临一个紧急的工作需要留在公司加班时。有的人是自愿、喜欢在公司加班,而有的人却是不得不留在公司加班。

看在领导的眼中,如果有一个涨工资和升职的机会,一定会给到那个自愿加班的人。

“奉献”,比之“被需要”,已经上升到心灵层面。因为喜欢才会产生自愿的行为,和无私给予。这同时也是一种态度,这不只是领导喜欢看到摆正态度的员工,有大收获和成就的人,态度无一不是有端正而积极的。

同比,能力相差不多的两个人做一项工作时,一人本着奉献和喜欢的态度去工作,另外一人是以获取经济利益去做事,二人的劳动成果和将获得的事业成就,孰高孰低就一目了然了。

工作既要动手,也要动脑,到了最终决定胜负的时刻,享受的去工作往往会获得最后的成功,这也直接决定着人生的成就高低。

亿万富翁有6字真言,很多人弃之如敝履。“不是不做,太难!”

“爱”

谈到“爱”这个字的时候,大家都能直观理解,当喜欢、兴趣与事业相结合的时候,往往会走得更容易和顺心。但在这里谈论的内容,高出了这一层面。

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同的,但同时深层的需求又大致无二。当你知道自己真正需求是什么的时候,同时,也就知道别人的真正需求了。所以,很多人的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先知道了别人,而是深深地懂得自己。

有一个词叫做:“将心比心”。当有人急人之所急的时候,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深深的懂得呢。当给予急人之所需的时候,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价值的输出呢。

所以,有人并不是功利的人,甚至是一个到处行善的人,却有着丰厚的家底和收入,因为他们才是真正懂得“社会价值”深层含义的人。

亿万富翁有6字真言,很多人弃之如敝履。“不是不做,太难!”

从“被需要”、“奉献”再到“爱”,进行了对“亿万富翁6字真言”的思路上的梳理和含义上的诠释。

在说到“爱”的时候,其实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已经不是通常理解下的,从物质需求到精神升华。

而是从“爱”到“被需要”、自上而下的一种顺其自然、统揽全局的高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成就。

比如,因为爱和怜悯,自己用心做了一件事,之后不仅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反响,还从中得到了丰厚的物质资源。这个过程,就是由“爱”到“奉献”,其中体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而“被(人们)所需要”,从而获得了收获。

此处即可知道,为什么文章的开头,洛克菲勒即便一无所有,还自信地说到,可以在一个商队中获得百万利益。其实,他想的不是说给我们听的“百万利益”,是因为他知道沙漠中商队的需求是什么。这即是商人赚钱的底层逻辑,也是对人价值的深刻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