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腳醫生到中科院院士,伉儷齊心,逆行者李蘭娟的平凡人生

歡迎閱讀前點擊關注,一起分享,共同成長!

自從新型肺炎的疫情發生後,73歲的李蘭娟和84歲的鐘南山一直活躍在疫情的新聞報道上。

這個年齡本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階段,但是他們卻又站在疫情的第一線。

2003年非典的時候,他們也是像現在這樣衝到了非典的第一線。17年過去了,當國家和人民需要他們時,他們又不顧及年齡、自身安全,衝到了疫情的最前線。

人們親切的稱這些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為“逆行者”,這裡麵包含了人們對他們的敬重和愛戴。李蘭娟和鍾南山的無私奉獻、自我犧牲精神更是感動了無數人。有些網友結合自身所長為他們製作了雕塑或者畫了肖像畫來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今天是國際三八婦女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一起來談談李蘭娟,談談這個年過七旬的老太太不一樣的事業和情感。

從赤腳醫生到中科院院士,伉儷齊心,逆行者李蘭娟的平凡人生

李蘭娟高中畢業後放棄了教師職業,選擇成為一名赤腳醫生。從那天起,李蘭娟就已經把“救死扶傷”當成了自己今生最大的職業準則。她為了這一準則實踐了一生,奉獻了一生。

01 出身貧寒,立志為民

李蘭娟1947年出生於浙江省紹興縣,這裡也是魯迅的故鄉。

李蘭娟家境貧寒,父親身患眼疾,無法勞作。全家靠母親賣山貨維持生活。從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她一直都是依靠助學金完成學業。她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所以她學習特別刻苦,成績一直很優異。

這樣的學習經歷也讓她始終抱著一顆感恩之心。高中畢業後,由於時代動亂,她沒有辦法繼續學業。在老師和醫生兩個職業中,她放棄了安穩的教師飯碗,選擇回到家鄉成為一名走街串巷的赤腳醫生。

從赤腳醫生到中科院院士,伉儷齊心,逆行者李蘭娟的平凡人生

從她的經歷來看,她這樣選擇必定是抱著回報社會,服務人民的想法。當時的她對醫學一名所知,但是她勤奮好學,很快學習了經絡,認識了草藥,成為百姓口中的好醫生。

社會環境平穩後,李蘭娟作為優秀知青被推薦入讀浙江醫科大學醫學院。畢業時由於成績優異,分派到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工作。至此,李蘭娟的醫生職業生涯正式踏入了另一個階段。先前的實踐經驗加上大學的理論學習,這讓她如虎添翼。

上世紀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受制於當時的醫療條件,肝炎的死亡率高達80%。當時她所工作的314重症病室像是被施了魔咒,進去的人很少能活著出來。李蘭娟為此帶領著團隊潛心研究了10年,終於研究出了低死亡率、低出血率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統療法。李蘭娟也成為我國人工肝技術的開拓者。

這樣的治療技術是李蘭娟的十幾年的不斷探索、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甚至也可以成為李蘭娟的聚寶盆,前提是隻要她願意。

現實是李蘭娟非但沒有將這種療法據為己有,反而將這項技術無償在全國推廣。在她看來,治病救人永遠是第一位,無關金錢,無關名望。全國所有的肝病患者不可能全部聚集到浙江大學附屬醫院治療。讓患者在所居住的醫院接受治療反而是第一選擇。

02 伉儷情深,齊肩作戰

李蘭娟的丈夫鄭樹森教授,也是一位出色的醫生,是國內知名的肝移植專家。

這對夫妻不僅在生活上互幫互助,他們在工作上更是默契的搭檔。

醫院的工作特別忙碌,他們真正的相處時間只有起床到上班前的這段時間。這對夫妻結婚45載,卻很少吵架。他們從來不談生活的瑣碎,談論最多的還是工作。工作上的志趣相同反而讓他們更加理解彼此,支持彼此的工作,互相督促,共同進步。

從赤腳醫生到中科院院士,伉儷齊心,逆行者李蘭娟的平凡人生

李蘭娟的兒子鄭傑說,母親是一個特別自律的人,堅持今日事今日畢。除了繁忙的醫院工作,李蘭娟回到家裡會堅持學習。受時代影響,李蘭娟接觸的外語是俄語,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工作後,為了看國外的論文,她開始學習英語。深夜,她經常是一邊學習英語,一邊看國外論文。

李蘭娟不僅自己自律,她還會督促丈夫一起學習。丈夫有時候看電視劇,李蘭娟會督促他趕緊寫論文。

夫妻在醫院的工作存在一定的關聯性,李蘭娟遇到自己的人工肝技術仍然無法治療的肝衰竭患者,會把病人轉給丈夫鄭樹森,請他考慮肝移植。而鄭樹森在收治一些重症肝病患者時,也會根據病情推薦他們先去嘗試人工肝治療。

從赤腳醫生到中科院院士,伉儷齊心,逆行者李蘭娟的平凡人生

2001年,鄭樹森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5年,李蘭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用當下的話講,這對夫妻就是事業上的璧人,他們的珠聯璧合不僅成就了自己,更成全了對方。

李蘭娟和鄭樹森的愛情算不上多麼偉大,但是他們在事業上創造的輝煌卻是古往今來很多夫妻搭檔無法超越的傳奇。

一個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事業和婚姻。從這兩方面來說,李蘭娟可以成為萬千女性的偶像,事業有成,婚姻美滿。

每個女人都想成為這樣的人,那麼李蘭娟告訴我們,自己的努力很重要,人生的目標也很重要。

有了努力和目標,那麼就奮鬥吧,只要奮鬥,你也可以成為萬千女性的偶像。

最後祝各位女神節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