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保持低調是品格,懂得運用高調是智慧

諸葛亮很強調學習的差異化,用與眾不同的方法學習與眾不同的內容,這讓他在同學中間顯得很特立獨行;二是他把自己的職業定位定得更高,不滿足於做刺史郡守。這樣的目標是一般人想也不敢想的。

  獨特的方法、遠大的目標讓諸葛亮在同學中顯得很突出。而且,他還更加大膽地對自己做了一下概念包裝,自取道號叫臥龍,住的地方叫臥龍崗。大家注意龍在中國是尊貴的象徵,代表著高高在上,絕對權威。諸葛亮大膽地把自己比作龍,強調了自己荊州第一名士的地位,讓人印象深刻。

  同時,他又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這兩位可是赫赫有名的歷史名人: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樂毅領導弱小的燕國大敗強大的齊國,接連攻下72座連城,兩個人都是輔佐國君成就霸業的棟樑。一般人是想也不敢想的,年紀輕輕、二十多歲的諸葛亮居然敢說,這兩個人有什麼,我和他們一樣。

  說到這裡,我們就看到,諸葛亮的策略就是怎麼大怎麼說、怎麼高怎麼說,這一策略叫高舉高打。一般人會覺得這樣做不是過於狂妄,顯得不謙虛了嗎?為什麼諸葛亮敢用呢?因為他有三個有利條件:第一,確實水平高有才能;第二,有前邊提到的那些專家支持和同學認可;第三,在荊州的人脈平臺也已經基本建立了。所以,他才敢採取高舉高打的方式宣傳自己。做人就是這樣,懂得保持低調是品格,懂得運用高調是智慧。

  諸葛亮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做荊州首席人才,排名第一的專家。後來,他的策略真的見效了,在司馬徽、黃承彥、徐元直等人的傳播下,人們逐漸接受和認可了“伏龍鳳雛”兩大人才,而且諸葛亮如願以償排在第一的位置。

  排第一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這個在心理學中有研究了,第一名能獲得95%的人關注,第二名只能獲得3%的關注,第三名得到的關注也就1%,第四名以後就幾乎沒有人關注了。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做第一。舉個例子,世界第一高山峰是哪個山峰,大家都知道,珠穆朗瑪峰嘛!但是,再問你世界第二高山峰是哪個,你知道嗎?這個知道的人就很少了,有人說那我也知道,那我再問你,世界第三高山峰是哪個,這個就更少有人知道了。第三名會被全世界忘記的,不管你有多高。

  再舉個例子,比如我們開奧運會,請問中國第一個奧運冠軍是誰?這個很多人都知道,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射擊冠軍許海峰,零的突破。這個你知道是吧,不過彆著急,那我來問你,中國第二個奧運冠軍是誰,哪位知道?這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了,我們只好去查資料。這位先生冤吶,一樣是為國爭光,一樣的競爭激烈,一樣的艱苦訓練,特別是比賽日程也不是他能決定的,但是沒辦法,誰讓你趕上了呢?只有第一名才能被所有的人記住!  所以,要想獲得足夠的關注,必須要爭取做第一,有條件要做第一,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做第一。這就是諸葛亮當年包裝自己時堅持的基本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