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年級了,數學計算題老出錯,怎麼辦?

馮老五的感動生活


首先要幫孩子找原因,是注意力不能集中,還是心理素質不好,緊張造成的,又或者是做題速度太快,沒能認真看題,等等,與孩子好好溝通,找到原因,分析原因,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如注意力不集中,可以一些訓練注意力的方法,如走迷宮、在一堆圖中找某樣特定的東西、規定的時間內記憶某圖中的物品然後背誦出來等,考試心理素質就是多模擬考試,就好像高三的學生,他們一模到十幾模,就是鍛鍊高考的心理素質。計算題一般都不難,主要就是看認不認真,做題的時候把每一個數都看清楚,並養成檢查的習慣,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正確率了


羽球小將永不言敗


我是一個小學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10歲,一個4歲,我的大兒子10歲。去年讀三年級。也是數學計算題經常出錯,現在是四年級了,他的計算題再也沒有出過錯了,跟你說說我的做法,非常有效哦。

方法就是多練。

去年三年級期末的時候,他的數學扣了十幾分都是因為計算錯誤造成的。早叫我跟他約法三章,如果他的數學再出現計算錯誤,暑假裡面就要罰做兩本計算題。所以暑假裡面基本上每天都要做4~5版計算題,計算題,有口算題卡和比較難的計算題。這兩個都要做,剛開始做的時候有點牴觸情緒,但是沒有辦法,家長這個時候一定不能夠心軟,要要求他做完,並且我每天都會跟他檢查,錯的一定要更正。錯的多了,還要罰做兩版。這樣日子久了,慢慢的他錯的也就少了,正確率高了,一直堅持了一個暑假,整整60天。

所謂熟能生巧就是這個道理,粗心是一種能力的缺失,如果需要掌握這種能力,就必須要多實踐多練習。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以前我也嘗試跟他講道理,隨時提醒他,監督他做作業,但這是完全沒有用的,你監督了一時監督不了一世,難道考試的時候你也可以提示他嗎?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風哥愛教育vlog


首先,三年級孩子數學容易出錯很普遍。在我接觸的很多的三年級甚至是高年級的孩子當中,出現了很多的像這種情況,也思考過中間的原因。我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的原因。

第一,孩子平時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養成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這樣造成孩子在做語文的時候體驗不出來弊端,但是在做數學的時候就容易出現計算上的馬虎。在我多年的教育過程中,我認為馬虎就等同於不細心。其實反饋出來的就是孩子一個生活習慣的問題。

第二,孩子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在平時的輔導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很多高年級的孩子在低年級的時候沒有打好基礎,甚至個別的同學對於乘法口訣仍然不熟練,這樣就造成了稍微速度一快就容易出錯。

其次,針對孩子出錯,我們要找到其原因進行補救。比如孩子是因為基礎不好,那我們就要在平時給孩子補補基礎。如果孩子是平時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造成注意力不集中,進而造成計算馬虎,那我們就要適當的給孩子增加一些計算的題目,讓孩子強制性的提升注意力。

最後,我們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安靜的學習環境,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嘈雜的環境會造成孩子的注意力的分散。

所以我們應該針對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做相應的措施,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跟著張老師學數學


小學階段重在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做題規範和解題經驗,如果計算經常出錯,我們就應該幫助他找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首先,找到錯題的類型和出錯的原因。

  • 1.對易錯題型的算理還是算法不理解,還是都不理解。
  • 2.是否做題粗心,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做題,檢查的好習慣?
  • 3.練習題量過少,學生找不到做題技巧?
  • 4.對於易錯題和重點題,是否進行整理過?

其次,老師或家長幫孩子一起解決此類問題

  • 1.歸納總結是哪類題型,進行重新講解學習,可以用小棒擺一擺,用筆畫一畫,塗一塗,課件演示等方法對算理進行理解,並講透做題方法。
  • 2.大量進行此類題型的練習。可借住口算天天練,每日3分鐘30道題,卡時間,卡準確率,然後對出錯題進行再次講解。
  • 3.家庭作業可分為兩部分:常規的計算題和新授課內容。計算題的選題一定要精而少,要有針對性。
  • 4.培養學生良好的做題習慣,書寫工整,學會檢查。
  • 5.聯繫家長做好配合,讓家長監督好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不要出現為了學生,老師挖空心思,想盡辦法讓他進步,而家長不管不問,在家連作業都不完成,這樣效果就不明顯了。
  • 6.善於用鼓勵性需要,發現孩子點滴進步,一定及時表揚,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並長期堅持口算練習。
  • 7.鼓勵孩子爭當小老師,向大家說出自己的做題過程。
  • 8.正確使用錯題本,將易錯題,重點題進行歸納整理,並經常翻看。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不成熟的做法,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馨悅豐碩


你好,應用題對孩子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

1、首先要求孩子要能讀懂題意,閱讀理解能力必須要培養;

2、理解題意還要能將公式定理、數字和題意結合,做出列式解答;

3、解答過程中,還要要求計算不出錯,對孩子計算能力也是種考驗。

所以,如果孩子應用題做得不好,建議參考這幾點,對照孩子哪裡有不足,加強練習即可。


李奧納多


孩子三年級了,數學計算題老出錯,怎麼辦?我是張老師,很高興為你解答。

1.正視問題,分析原因。孩子已經三年級了,他已經有了基本的獨立學習的能力,而數學計算題老出錯,這就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三年級畢竟還是小學的基礎階段,計算題無非是加減乘除等,他經常出錯其實就是一個原因:不會做。

也許你可能不想承認,說他是粗心、馬虎等,其實你自己也明白那都是自我安慰的藉口。

2.對症下藥,專項訓練。剛才我們已經找到了他出錯的原因,接下來我們就要找到他經常出錯的題型,並進行專項訓練。舉個例子:我曾經遇到一個學生,她只要是遇到1000-425=?這類計算題,就必錯無疑,因為她不會計算0的連續借位問題。後來我教他一個方法,那就是把1000變為999+1.然後,我們把剛才的算式就變成了計算999-425+1=?的問題,教會她這個方法之後,從此她的這類問題再也不會算錯了。

3.教會孩子養成仔細檢查的好習慣。我當老師以來,在無數次的監考中,我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大多數的小學生在做完試題後,根本就不檢查,即便檢查,他們也是從頭到尾一遍又一遍地看,不再動手驗算。其實自己給自己檢查錯誤,一般都查不出來。

在這裡,我教你一個檢查試卷的方法,那就是蓋住答案、在草稿紙上重做。如果重新做了之後,答案還是一樣的,那我們就可以再試下第三種方法。比如剛才是計算234+542=?現在我們就可以計算542+234=?或者用驗算的方法來驗證計算是否正確。如果這時答案依然是一致的,那我們就可以放心了。

4.整理錯題集。也許你認為這有點小題大作了,他才是小學生又不是高中生,其實不然。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必將受益終生。整理錯題集,就可以把自己的錯誤全部寫到本子上,有時間了隨時翻看,如果你把自己的錯誤之處都記住了,並保證以後不再犯,那麼你已經進步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能對你有用,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探討,我必定知無不言、耐心解答。


中小學數學張老師


我是教數學的小魚老師,這種問題在教學中也會發生。這個問題要重視,因為小學階段計算是數學學習的重點。

計算出錯不要簡單說是孩子粗心,每一道錯誤題背後都是有原因的,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歸納,之後逐一克服。

原因1:學習習慣沒養成,心態不好。會出現抄錯數據、抄錯運算符號的錯誤;還有忘記進位、退位,漏寫、漏抄、出現運算順序錯誤。

原因2:巧算簡算技能掌握不熟練。在計算中還是使用原先的一步一步計算的方式,對於一些大數或者難度較高的習題,就容易出現錯誤。

原因3:注意力不集中。觀察事物缺乏耐性,觀察時間短,有效注意力時間短。因此在解答一些比較複雜的運算時,就會出現錯誤。

原因4:知識掌握不夠牢固,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原因。由於某些知識不理解、概念不清、沒有真正地理解算理和熟練地掌握算法,對於計算法則、概念或運算順序沒有很好的掌握等,學生在計算時就會出現錯誤,並且學生自己並不意識到是錯誤的。

原因5:練習少不熟練。對於小學階段的計算來說,所謂熟能生巧,一定量的練習是必要的。


小魚老師講數學


我家小孩也上三年級,數學學習成績尚可,基本都是前幾名,我分享下個人經驗吧:

一、現在的孩子其實都很聰明,只是比較粗心而已,所以首先要糾正孩子的粗心。這個沒有太好的辦法,要家長多花心思去糾正和鼓勵。

二、如果孩子基礎運算薄弱的話,還是需要加強平時的做題量,計算多了才有題感。數學除了掌握基本原理,還是需要通過不同題型去加強的。

三、三年級可以說是小學階段的分水嶺,知識逐漸發散內容相對靈活了,所以這個時候的基礎一定要打好,不能讓孩子害怕學習。

以上拙見,希望能對您和孩子有幫助。





根土學林


三年級計算關很重要,也是一個由心算到程式筆算重要的轉化過程。從知識序上,三年級加減法到萬以內,乘除法到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等,可以看出來都需要列式筆算。而筆算是一系列的計算程式。一、二年級20以內加減法,表內乘除法的心算能力就是基礎,光有心算是不夠的,筆算要養成正確的做題程序和習慣。王老師一直強調家長關注孩子三年級計算的準確率,這也是第一批數學成績分化的主要原因。

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

▶ 小學數的計算認知學習序

保證100%正確率很重要

小學數域逐步拓展,是結合孩子認知階段特點,經歷整數,小數,分數的拓展過程。1~3年級全部是整數的四則運算,四年級小數加減法,五年級小數乘除法,分數加減法,六年級分數除法。整數運算是基礎,保證100%正確率很重要。

那麼怎麼保證100%計算正確率呢?到了筆算階段,其實就是對於計算程序的掌握,也就是怎麼一步一步算,這些是通過不斷的分段練習,才能逐步養成的做題習慣。

① 嚴格筆算程序

雖然筆算二年級就開始接觸,但沒有太多重視,如果一開始就不規範,很可能導致到了三、四年級,孩子還是有很多問題。有些孩子不願意用筆來列式計算,列出來的算式也是橫七豎八的,其中不乏成績不錯的學生。首先要規範,比如用尺子畫線,算式要著清爽,這樣才不容易出錯。

② 驗算

孩子在筆算的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很多,越是難以克服的問題,越要想辦法,幫助孩子提升準確率。計算題通過驗算可以克服95%以上的錯誤,如果錯誤率較高,建議通過互逆運算來進行驗算,這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先不求速度,多點耐心,每次5道計算題達到100%正確率,給孩子紅花獎勵一次,讓孩子體會到計算全對的成就感!

結束語:筆算習慣和心算速度結合才能逐步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練習,錯題是寶貴的資源。家長可以家裡備一塊大白板,通過把常錯題放大,其實也容易觀察發現孩子問題點在哪裡,讓孩子做小老師,在講的過程中,他也會去意識到自己的一些頑固問題,多進行這樣的總結,是比較積極的方法。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我是從以下幾點做到的:

        一、培養學生口算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口算的確是枯燥乏味的,小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心理。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樂於學、樂於做,讓學生自己說"我能行"。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勝心強的這一心理特點,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我在教學中採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強學生的口算基本訓練

        1. 課前3分鐘訓練

        每天進行課前3分鐘訓練口算,利用讀口算答題卡、搶答等不同形式進行練習。我按照學生的口算知識掌握情況分為四個部分進行整理練習:①10以內的簡單的不進位加減法②十、十幾加、減幾的進、退位加減法;③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我將設計好的口算題,每次10題,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完成,然後讓學生看著卡片直接說出得數,拼音教學中孩子們能夠做到直呼,口算訓練也要能達到這個程度才行。開始做口算答題卡時,學生算得比較慢,有部分學生採用掰手指的方法來進行計算的,速度很慢,很難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多,慢慢地,學生口算越來越熟練,他們忙著看老師翻卡片,越來越少掰手指了,他們調動大腦的每一根神經來進行高速運轉,這樣才能確保又快又準的算出得數了,長此以往,讓學生在競爭活動中達到熟練的目的。

        2.課堂不疏忽

        每堂課的課堂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口算;有針對性的對關鍵部分計算進行強化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重點和易錯點的正確計算。

        3.課後不放鬆

        口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好的,它重在平時,貴在堅持,所以,光是課堂上的練習時遠遠不夠的。要天天練,節節練,以增強口算意識,養成口算習慣。所以每天課後,都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口算練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後的娛樂活動中加強練習口算。

        三、使學生理解口算的算理

        對算理的正確理解,能使學生正確掌握算法,逐漸簡化思維過程,形成口算技巧。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

        培養良好的口算習慣是提高口算正確率的保證。沒有良好的口算習慣是學生口算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養成良好的的口算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口算時,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看清楚、想明白、算仔細、查認真。

        1.看清楚

        一年級學生在口算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有時看錯數字,有時看錯符號。因此,做題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個數字和每個符號,決不看錯題目,這是正確口算的前提。

        2.想明白

        腦海裡要迅速的閃過所選擇的運算方法的具體步驟。

        3.算仔細

        一年級學生很容易加法忘了進位,減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當減法做,因此在確定運算步驟後,要認真地進行計算。即使是簡單的口算,也要謹慎。

        4.查認真

        平時學生除了對規定的驗算題目進行驗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覺驗算每一步。所以要強調學生算完一步要及時“回頭看”,檢查是否正確,一步一回頭,及時檢查驗算,及時糾正錯誤,保證計算的正確。檢驗要有明確的目的和嚴格的標準,做到每題必檢查,每步必驗算。

        五、聯繫生活、加強訓練

        數學只是總是源自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在學生的生活中有很多與數字計算接觸的機會,口算的訓練在生活中也是隨處可撿。當然,與學生生活接觸更多的不是老師,而是家長。所以,在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過程中,家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生活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有意識地發現數字計算,抓住機會讓孩子無意識的得到訓練。我也經常與家長交流,讓家長了解學校教學的主要方法,特別是算理,因為現在的教學模式和這一代家長上小學時的教學模式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為了家庭和學校對孩子的引導和訓練統一,我利用家長會和家長進行深入的溝通,並相互瞭解孩子口算能力的進步,有針對性的制訂有效地訓練方案,讓孩子在家長和學校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口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我還定期舉行專門的口算競賽,對口算能力強的同學進行表彰獎勵,以此激勵更多的孩子主動進行口算訓練。

        六、加強對個別學生的重點培養

        口算能力課堂上做得再好,也會有個別學生跟不上大家的步伐,口算能力始終難有明顯進步,針對這樣的口算能力差的學生,我進行單個針對性輔導,利用課餘時間,再現課堂上的重點知識和關鍵點知識,反覆刺激,反覆訓練,達到對基礎知識掌握過關。同時與家長密切聯繫,重點訓練,加強培養口算能力。這部分學生一般都缺乏自信,所以在這過程中還要注意幫其樹立自信,培養堅強的意志,進行長期的訓練。我班學生陳垚森在我反覆單獨針對性訓練下,口算的速度和準確度都進步很大,剛開始時10以內的口算題一分鐘只能算12題,後來速度就慢慢地提高到一分鐘能算25題了。有幾次課前的口算訓練中還是第一時間完成的,她變得自信了許多,完全改掉了以前的細聲說話,現在在課堂上能主動舉手大聲的回答問題了。

        總之,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持之以恆,日積月累,落實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方能打下紮實的口算基本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