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金貸:超40%的中國家庭財務亞健康,問題出在哪?

近日《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發佈,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是國民財富迅速增長的一年,也是國民資產配置知識急需提升的一年。


百金貸:超40%的中國家庭財務亞健康,問題出在哪?


本次調研的23個城市樣本加權平均值僅為68.5分,樣本近四成家庭財富管理不健康,表現出家庭住房資產佔比過高、剛性兌付要求較強等不合理現象。

家庭戶均資產規模從2011年的90.7萬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142.9萬元,居民創收工作進步迅速,但是,守業更比創業難,財富亞健康無聲無息的吞噬著國民勞動成果,財富亞健康真的 “無藥可救”?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財富亞健康。《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給出了家庭處於財富亞健康狀態的五大不合理現象:

現象一,家庭住房資產佔比過高,擠壓了金融資產配置。數據顯示,住房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77.7%,遠高於美國的34.6%;而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僅為11.8%,在美國這一比例為42.6%。較高的房產比例吸收了家庭過多的流動性,擠壓了家庭的金融資產配置。


百金貸:超40%的中國家庭財務亞健康,問題出在哪?


現象二,在投資理財產品時,過半家庭不接受本金有任何損失,剛性兌付要求較強。數據顯示,54.6%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損失,同時又期望較高的理財收益。

現象三,家庭可接受的銀行理財產品回報週期普遍較短,缺少長期理財規劃。對於可接受的銀行理財產品的回報週期,選擇3個月內、3-6個月、6-12個月的家庭佔比分別為35.8%、37.2%和33.7%,可見大多數家庭接受的是1年及以下的回報週期。

現象四,家庭的投資品類缺乏多樣性。數據顯示,67.7%的中國家庭僅僅擁有一種投資品,22.7%的中國家庭擁有兩種投資品,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的家庭僅僅佔到10.6%。對比我國和美國家庭投資品種的多樣性,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的美國家庭佔比高達61%。


百金貸:超40%的中國家庭財務亞健康,問題出在哪?


現象五,家庭商業保險參保率偏低,僅有不到15%的家庭成員擁有商業保險,且家庭更願意為未成年子女投保,忽視對家庭頂樑柱的保障,10-18歲家庭成員參保率最高,為21.3%,其次為10歲以下家庭成員,參保率為19.5%。

總結來說,財富亞健康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房產佔比過多擠佔了資產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家庭存在低收益資產上配置過多、高風險資產上投入太極端、投資不夠多樣化等特點。而這些正是不具備財富管理知識的人群中常見的。


百金貸:超40%的中國家庭財務亞健康,問題出在哪?


財富亞健康是一顆資產保險箱旁的定時炸彈。健康與亞健康之間只有一字之差,但意義卻相去甚遠。因為亞健康本身就潛藏著隨時邁向“不健康”的風險。

在變動的經濟環境下,財富亞健康人群敏銳的感受到了風險來臨的氣息,卻因為知識、經驗的缺乏找不準方向。

不同於後知後覺的神經大條人群,這類人群往往有著一定的財富積累,傾向於獲取最新消息,渴望著資產升值,但往往正是因為心態和知識的雙重缺失,亞健康人群往往更易在經濟的週期性變化中損失財富。

曾經因財富亞健康導致資產受損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2013年由中國大媽發起的黃金大戰,下面以劉阿姨的親身經歷來給大家說一說。

2013年劉阿姨在社區好友的鼓動下入手黃金交易,趕上年初價格上漲,劉阿姨成功用部分零錢賺到了第一桶黃金。嚐到了甜頭的劉阿姨並沒有選擇收手,因為根據朋友的“內部消息”,短期內黃金仍會上漲,“大家都在買,怎麼可能會跌”。

於是劉阿姨繼續高位建倉,持續投入大量現金,然而在13年年中,黃金價格瘋狂下跌,最瘋狂的時候曾經一日下跌20%,最後劉阿姨只能含淚出局。在這場貨幣戰爭中,劉阿姨不是個例,據不完全統計,這期間中國大媽平均投資損失7%-25%。

黃金漲價屯黃金,房子漲價屯房子,追漲殺跌高位接盤,短投資與高回報成為了財富亞健康人群的投資通病,而因此造成的財富風險抵禦能力不足問題、現金流緊張問題放大了投資人的緊張情緒,稍有風吹草動往往草木皆兵,過早或者過晚退出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百金貸:超40%的中國家庭財務亞健康,問題出在哪?


報告篩選了23城近萬個家庭繪製了一副財富“健康”家庭的畫像,他們表現出四個特點:重視財富配置均衡;對回報與風險有清晰的認知;有長期規劃;懂得借用專業機構的力量優化財富配置。要想擺脫亞健康應該如何去做呢?

01、盤點財富家底,做好財富規劃

只有認清自身的財富狀況才能展開相應的對策,這也是科學分析、規劃的依據。家庭財富狀況離不開三個表格——收入支出情況表,資產負債表,每月投資清單。這些表單數據能夠明確的展現一段時間內,家庭財富的流動並預測未來的財富狀況,根據這些數據家庭可以很輕鬆的進行長期投資規劃。

02、合理財富配置是最佳的避險攻略

股神巴菲特也曾經有過不少不恰當的投資,沒人能夠100%的預測未來。但是合理的財富配比可以有效緩解風險因素帶來的衝擊,同時,合理的財富分配也是長期投資的重要一環,這決定了未來長期的投資回報。有研究表明,資產配置決定了90%以上的中長期投資回報,所以資產配置也是獲取中長期穩健收益的重要方法。

03、至少配置好三份保險

建議每個家庭至少配置三份保險。一是意外險,它是對人生最壞狀況的直接賠付,每年幾百元的保費就能讓風險提前規避;二是重疾險,重大疾病是家庭財務的黑洞,隨著年齡增長,風險增高,保費也越高,因此建議儘早配置重疾險;三是養老保險,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障必須提前規劃。

04、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投資方式

人字的結構就是互相支撐,而財富管理也離不開來自他人的幫助。面對錯綜複雜的投資市場,對於缺乏投資經驗的家庭來說,最先要做的事情並不是盲目效仿別人的方法,而是補充自己在投資方面的知識。


百金貸:超40%的中國家庭財務亞健康,問題出在哪?


如果已經達到收支平衡,大額消費品已置辦齊備,手頭有一定數額的現金或可快速變現資產,可以按照下面原則進行資產配置:

(1)儘可能投資自己熟悉的領域,確保風險可控;

(2)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設定各類資產的分配比例,根據各類資產的變化不定期將各類資產調整到原來設定的比例,從而實現“組合再平衡”;

(3)雖然對資金的分配事先有一定的計劃,但總的來說,實際的資金分配是非常隨機的,主要取決於投資機會出現的時間;

(4)持有現金什麼都不做,直至極富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出現。

投資有時需要學習鱷魚,懂得利用潛伏來等待機會。只要世界存在價格波動,賺錢的機會就永遠存在,最關鍵的是避免重大失敗。

相比之下,資產配置追求的是資金在大類資產上的合理分配與再平衡。資產配置的分散特點雖然放棄了追求某類資產暴漲的收益,失去了賺快錢的機會,但同時也規避了該類資產暴跌的風險,從而資產配置收穫“時間+複利”所帶來的長期資本增值,讓你慢慢地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