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知識歸類

一、字詞盤點

1.字

(1)難讀的字

擦(cā) 戚(qī) 膩(nì) 

棲(qī) 匙(chí) 脈(mò)

(2)難寫的字

眨:部首是“目”,右邊是“乏”。

燃:左窄右寬,注意不要少寫“然”右上角的點。

膩:左窄右寬,注意右邊“貳”兩短橫在“弋”的下面。

褐:左窄右寬,部首是“衤”,不是“礻”。

盈:上邊是“乃”+“又”,下邊是“皿”。

(3)多音字

正:zhèng(正好) zhēng(正月)

鋪:pù(店鋪) pū(鋪床)

咽:yān(咽喉) yàn(吞嚥)

髒:zāng(髒話) zàng(心臟)

纖:xiān(纖細) qiàn(纖繩)

脈:mài(山脈) mò(含情脈脈)

撒:sā(撒手) sǎ(撒花)

散:sàn(散步) sǎn(零散)

2.詞

(1)必須掌握的詞

臘月 展覽 風箏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聯 掃除 年糕 充足 店鋪 開張

對聯 年畫 通宵 間斷 除非 萬不得已

必定 光景 截然不同 燃放 親戚 拜年

寺院 轎車 駱駝 元宵 張燈結綵 一律

彩繪 廣告 分外 糊塗 攪和 濃稠 可靠

猜想 粉碎 外套 解釋 臘肉

(2)近義詞

氣象~景象 開張~開業 間斷~中斷

嫻熟~熟練 充足~充分 規矩~規則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萬象更新~煥然一新

萬不得已~迫不得已 合攏~合併 沸騰~歡騰

預備~準備 攪和~攪拌 濃稠~黏稠

鬆勁~鬆弛 反抗~抗拒 奇怪~稀奇

猜想~估計 驚異~驚詫 結果~結局

承認~認同 糊糊塗塗~稀裡糊塗

有聲無力~有氣無力 日暮~黃昏 迢迢~遙遠

皎皎~潔白 終日~成天 泣涕~眼淚

盈盈~清澈 咆哮~怒吼 涉水~蹚水

吞噬~吞沒 發誓~起誓 雄渾~雄壯

佈施~施捨 鼻祖~始祖 神秘~秘密

一無所有~身無分文 鬨堂大笑~哈哈大笑

別無所求~一無所求 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師傳身授~言傳身教

(3)反義詞

間斷➝連續 熱鬧➝冷清 嫻熟➝笨拙

充足➝缺乏 團圓➝離散 美好➝醜陋

截然不同➝一模一樣 合攏➝分散 沸騰➝冷卻

濃稠➝稀疏 鬆勁➝鼓勁 反抗➝順從

奇怪➝普通 驚異➝鎮定 承認➝否認

糊糊塗塗➝明明白白 有聲無力➝精神百倍

無➝有 寒➝暖 清➝濁

淺➝深 溼➝幹 明➝暗 結束➝開始

神秘➝平常 威嚴➝和藹 柔順➝堅硬

壓抑➝輕鬆 樸實➝華麗 敦厚➝狡猾

緩慢➝快速 一無所有➝富可敵國

身無分文➝腰纏萬貫 別無所求➝貪得無厭

隨心所欲➝循規蹈矩

(4)詞語歸類

①AABB式詞語:

糊糊塗塗 進進出出

高高興興 快快樂樂 安安全全

整整齊齊 安安靜靜 乾乾淨淨 舒舒服服

②ABCB式詞語:

優哉遊哉 種瓜得瓜

得過且過 人云亦云 出爾反爾

心服口服 將計就計 以訛傳訛 

③ABAC式詞語:

各形各色 一心一意

有說有笑 稱帝稱王 半飢半飽

假仁假義 再接再厲 一五一十 

④描寫笑的詞語:

鬨堂大笑 啼笑皆非

笑容可掬 貽笑大方 談笑風生

千金一笑 不苟言笑 眉開眼笑 

⑤描寫隨意的詞語:

隨心所欲 優哉遊哉

悠然自得 怡然自得 無拘無束

⑥描寫貧窮的詞語:

一無所有 身無分文

一貧如洗 身無長物 

赤貧如洗 家徒四壁 不名一錢

⑦量詞

一件大事 一種廣告 一種感覺 

一部戲 一座橋 一陣鬨堂大笑

⑧動詞

貼對聯 貼年畫

⑨修飾詞

色如翡翠的泡蒜 美好的姿態 嫻熟的技能 

各形各色的紙燈 甜甜膩膩的感覺 嘆氣似的沸騰

二、佳句積累

1.比喻句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這個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蒜比作翡翠,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泡蒜的色彩,讓人一看就能產生食慾。

(2)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涉水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這個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雅魯藏布江的激流比作脫韁的野馬,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江水的湍急和環境的惡劣。

考試點睛

比喻的修辭手法是考試中的一個常考考點,常見的考查形式:

①下面的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②讀句子,用加點的詞語寫一個句子。

2.排比句

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

這個句子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列舉了有名的老鋪掛出的四種樣式的花燈,以此來說明幾百盞燈“各形各色”。

3.擬人句

鍋中的粥,有聲無力的嘆氣還在繼續。

這個句子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鍋中的粥發出的聲音當作人在嘆氣,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八兒媽媽熬煮臘八粥的情景。

4.反問句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

這個句子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突出地點明瞭藏戲的特點之一——戴著面具演出。

5.精彩句

花生仁兒脫了他的紅外套,這是不消說的事。鍋巴,正是圍了鍋邊成一圈兒。

這句話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花生仁兒被煮掉了外皮和鍋巴圍在鍋邊的情景,突出地表現了臘八粥的美味和誘人。

三、考試熱點

1.《北京的春節》一課的第7~11自然段,常以課內閱讀的形式考查。

2.《臘八粥》一課,八兒等粥時的心理活動的變化,常以課文內容填空的形式考查。

3.《古詩三首》一課常以默寫填空的形式考查。

4.《藏戲》一課的主題思想和主要內容,常以判斷的形式考查。

5.第一單元作文,常以“✕✕的風俗”的形式,要求寫某個傳統節日或某地的一種風俗。

四、“1+X”閱讀

推薦篇目:《各具特色的民居》

推薦理由:這是一篇寫中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從另一個角度表現了中國民居古老而獨特的魅力,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閱讀方法:把《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與本單元的課文進行對比閱讀。從寫作內容、寫作方法、表達方式、有詳有略、點面結合等方面找出它們的異同,學習作者有詳有略地安排材料,抓住事物的不同方面的不同特點進行描寫的寫作方法。

第二單元知識歸類

一、字詞盤點

1.字

(1)難讀的字

柵(zhà) 覆(fù) 聊(liáo)

(2)難寫的字

籍:左下是“耒”,右下是“昔”。

覆:上面是“西”的變形,左下是“彳”,右下是“復”。

聊:左窄右寬,右邊是“卯”。

(3)多音字

畜: chù(牲畜) xù(畜牧)

僕:pú(僕人) pū(前仆後繼)

刨:páo(刨坑) bào(刨花)

2.詞

(1)必須掌握的詞

航海 荒島 流落 潮水 淒涼 水源

野獸 帳篷 援救 寂寞 恐懼 聯想

宴會 面積 淡忘 文明 憂鬱 計算

缺乏 防止 日曆 儀器 望遠鏡 自動

事實 製造 缺少 柵欄 介意 無非

處境 苦悶 理智 控制 知足 隔絕

境地 緣故 熱帶 襲擊 防禦 手段

解除 不可思議 焉知非福 遠眺

(2)近義詞

畏懼~恐懼 淒涼~悽慘 安慰~寬慰

野蠻~蠻橫 缺乏~缺少 簡陋~粗陋

相信~信任 消失~失蹤 仍然~依然

聰明~聰慧 緣故~原因 溫柔~溫和

惱怒~憤怒 混亂~雜亂 一模一樣~毫無二致

無濟於事~於事無補 烏合之眾~一盤散沙

聚精會神~全神貫注 得意揚揚~揚揚自得

頭暈目眩~頭昏腦漲 絕望~失望 荒唐~荒誕

疲乏~疲憊 悲傷~悲痛 誠心誠意~真心實意

滿不在乎~毫不在意

(3)反義詞

畏懼➝勇敢 淒涼➝繁榮 安慰➝責備

簡陋➝豪華 野蠻➝文明 前所未聞➝司空見慣

相信➝懷疑 消失➝出現 聰明➝愚蠢

熟悉➝陌生 溫柔➝粗暴 示弱➝逞強

混亂➝整齊 舒服➝難受 一模一樣➝天壤之別

無濟於事➝行之有效 烏合之眾➝如鳥獸散

聚精會神➝東張西望 得意揚揚➝垂頭喪氣

傷心➝高興 絕望➝如願 遵守➝違反

輝煌➝黯淡 喧囂➝清淨 派頭十足➝垂頭喪氣

(4)詞語歸類

①AABB式詞語

舒舒服服

高高興興 快快樂樂 安安全全

整整齊齊 安安靜靜 乾乾淨淨

②AABC式詞語

躍躍欲試 栩栩如生 津津有味 斤斤計較

勃勃生機 悶悶不樂 錚錚鐵骨 振振有詞

③ABAC式詞語

一模一樣 自生自滅 一生一世 無聲無息

輕手輕腳 百發百中 無邊無際 有聲有色

④描寫十分遙遠的詞語

天涯海角 山高水長 山遙路遠 水遠山長

千里迢迢 千山萬水 不遠萬里 長途跋涉 

⑤含有數字的詞語

九牛二虎之力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六神無主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⑥量詞

一座荒島 一絲安慰 一艘船 一道刻痕 一條狗 

兩隻貓 一批貨 一根木樁 一場夢 一隻麻雀

一塊石頭 一個圓圈 一條細縫 一道寒光 三頭牛

一種享受 一群大雁 一輛敞篷車 一張沙發椅 

一番工夫 一隻小艇

⑦動詞

走遍荒島 搭起帳篷 佈置處所 調整生活方式

閉上眼睛 射出寒光 拱起腰 伸直腿 張開大嘴 

刺進肉皮 提著奶桶 掙斷韁繩 長滿荊棘 

張開翅膀 敘述經過 恢復原狀

⑧修飾詞

寂寞的生活 野蠻的宴會 荒無人煙的島 

可怕的荒島 孤獨的人 受盡折磨的處境 

深重的經歷 淡黃的頭髮 瞪大的眼睛 

光滑的脊背 絕望的心情 熱心的聽眾 動人的情節

⑨形容勇敢的詞語:

臨危不懼 衝鋒陷陣 奮不顧身 

挺身而出 身先士卒 浴血奮戰

二、佳句積累

1.描寫外貌的句子

那是一隻大黑貓,脖子下面有個白斑點。他的皮毛平滑,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他的爪子收縮著,灰白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細縫,樣子十分溫柔。

這句話抓住大黑貓的脖子、皮毛、爪子、眼睛等方面的特點進行了生動具體的描寫,表現了大黑貓在尼爾斯的眼裡是那麼的漂亮和溫柔。

2.描寫語言的句子

他一看見男孩就叫了起來:“嘰嘰,嘰嘰,快看放鵝娃尼爾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兒!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兒尼爾斯·蒙爾耶松!”

這句話借麻雀的語言,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姓名。“一……就……”和一連三個“快看”,表現了麻雀的驚異和嘲笑。

3.描寫動作的句子

他全身的毛都豎了起來,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腳抓地,尾巴變得粗而短,兩耳朝後,嘴裡嘶叫著,瞪大的眼睛冒著火星。

這句話主要是對大黑貓動作的生動細緻的描寫,突出地表現了大黑貓發怒時表現出來的兇狠與殘暴。

4.描寫心理活動的句子

“如果這隻大雄鵝飛走,可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想,“父母從教堂回來時,發現雄鵝不見了,他們會傷心的。”

這句話描寫了尼爾斯的心理活動。可以看出尼爾斯其實也是一個好孩子,他也在慢慢地發生轉變,變得會為別人著想,變得學會關心父母了。

考試點睛

人物描寫是考試中的一個常考考點,常見的考查形式有:①畫出文中描寫人物外貌、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的句子。②從人物描寫的句子中,你感受和體會到了什麼?

5.含有哲理的句子

總的說來,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寬慰的東西。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並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

這段話既是魯濱遜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的體現,也蘊含著一些深刻的道理,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具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我們要學會多角度地看待問題,勇敢地面對困難和現實,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有時壞事也有可能變成好事。

三、考試熱點

1.《魯濱遜漂流記(節選)》一課,課文的主要內容常以小標題填空的形式考查。

2.《騎鵝旅行記(節選)》一課,對小男孩尼爾斯的人物評價,常以判斷正誤的形式考查。

3.《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一課,對湯姆•索亞的人物評價,常以判斷正誤的形式考查。

4.本單元作文,常以概括某部課外名著的主要內容的形式考查。

四、“1+X”閱讀

推薦篇目:[法]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裡》

推薦理由:《海底兩萬裡》中情節設置古怪離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語言生動有趣,既是藝術的語言,又是科學的語言,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說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別是那艘鸚鵡螺潛艇,讓讀者如痴如醉。

閱讀方法:《海底兩萬裡》可以和本單元的幾篇關於歷險的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從寫作線索、表達技巧、語言特色、人物描寫、敘事方法、思想感情等方面,比較它們的異同,從中感受外國文學名著的魅力。

第三單元知識歸類

一、字詞盤點

1.字

(1)難讀的字

挪(nuó) 徊(huái) 蟻(yǐ) 綻(zhàn)

(2)難寫的字

藏:容易少寫下面“臧”字左邊的三筆。

蒸:容易少寫最下面的“灬”。

揉:左窄右寬,右上是“矛”,不是“予”。

偎:左窄右寬,“畏”字左下不要多寫“丿”。

(3)多音字

旋:xuán(凱旋) xuàn(旋風)

薄:báo(薄餅) bó(薄霧) bò(薄荷)

挨:āi(挨著) ái(捱打) 

吭:kēng(吭聲) háng(引吭)

2.詞

(1)必須掌握的詞

空虛 嘆息 徘徊 蟻穴 翻箱倒櫃 唸叨

停頓 晃動 碰倒 原諒 惆悵 休止 時光

驚惶 親吻 依偎 挽回 消逝

(2)近義詞

聰明~聰慧 確乎~的確 旋轉~轉動

覺察~察覺 遮挽~挽留 嘆息~嘆氣

徘徊~躊躇 蒸融~融化 盼望~渴望

昏暗~陰暗 答應~同意 明媚~明朗

簡單~簡易 嚇唬~驚嚇 焦急~著急

興奮~高興 原諒~饒恕 耽擱~耽誤

縹緲~虛無 急遽~急劇 孤獨~孤單

惆悵~憂鬱

(3)反義詞

去➝來 謝➝開 聰明➝愚蠢 空虛➝充實

枯➝青 散➝聚 旋轉➝靜止 徘徊➝果斷

盼望➝渴望 昏暗➝明亮 答應➝拒絕

明媚➝昏暗 簡單➝複雜 焦急➝冷靜

興奮➝平靜 原諒➝埋怨 縹緲➝真實

急遽➝緩慢 孤單➝熱鬧 惆悵➝興奮

(4)詞語歸類

①ABB式詞語:

頭涔涔 淚潸潸 赤裸裸

笑哈哈 笑眯眯 笑嘻嘻 笑盈盈

綠油油 黑洞洞 藍湛湛 紅彤彤 白花花

②AABB式詞語:

念念叨叨 空空落落

高高興興 快快樂樂 安安全全

整整齊齊 安安靜靜 乾乾淨淨 舒舒服服

③ABAB式詞語:

咔嚓咔嚓 研究研究 練習練習 活動活動

鍛鍊鍛鍊 思考思考 表揚表揚 分析分析

④ABCB式詞語:

一動不動 應有盡有 出爾反爾 將心比心

倚老賣老 人云亦云 毅然決然 心服口服

⑤含有數字的成語:

千門萬戶 一動不動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六神無主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⑥由兩個動賓結構組成的詞語:

翻箱倒櫃 翻山越嶺 跋山涉水 含辛茹苦

忍辱負重 開天闢地 咬文嚼字 裝腔作勢

⑦量詞

一滴水滴 一塊方磚 一個蟻穴 

一本電影畫報 一派荒涼

⑧動詞

撥弄蟻穴 翻看畫報 閉上眼睛

⑨修飾詞

悄悄地挪移 逃去如飛的日子 遊絲樣的痕跡

綻開的泡沫 無可挽回地消逝 漫長而急遽的變化

孤獨而惆悵的黃昏 又大又重的洗衣盆

二、佳句積累

1.比喻句

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八千多日子比作針尖上的一滴水滴,生動形象地說明日子是多麼的渺小,消逝得是那麼迅速,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2.擬人句

我覺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走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這句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日子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日子在伸手遮挽時、躺在床上時、睜開眼睛時,“從遮挽的手邊過去”“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走”“又溜走了一日”,“我”眼睜睜看著時間“去得匆匆”,卻無法挽留,心中充滿無限的惋惜與無奈。

3.排比句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這句話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描繪了自然界中我們司空見慣的一些景象,表明大自然景物的交替更迭是時間飛逝的痕跡。

4.反問句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

這句話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反省自己過去的日子,警醒自己不能虛度年華,要做出一些有意義的事,才不會枉活一世。

5.精彩句

我還沒有她的腿高,那兩條不停頓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動,它們不停下來,它們好幾次絆在我身上,我好幾次差點兒絞在它們中間把它們碰倒。

這句話借描寫事物來表現人物的心情,通過描寫母親的腿,既寫出了母親家務的繁忙,任務的繁重,勞動的艱辛,也寫出了“我”不停地跟在母親身後追問,好幾次差點兒被她踩到或把她絆倒,表現了“我”內心的焦急之情。

考試點睛

仿寫句子是考試中的一個常考考點,常見的考查形式有:①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②照樣子,寫一句話。

三、考試熱點

1.《匆匆》一課,要求全文背誦,考試時常以默寫填空的形式考查。

2.《那個星期天》一課,心理活動描寫很精彩,考試時常以句子仿寫的形式考查。

3.兩則《習作例文》和第五單元習作,考試時常以通過具體事例的描寫來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的形式考查習作水平。

四、“1+X”閱讀

推薦篇目:朱自清《春》

推薦理由:在這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讚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乃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裡的傳統文化積澱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春》這篇文章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閱讀方法:這篇文章可以和《匆匆》一文進行對比閱讀,在閱讀中體會朱自清的散文在整體構思、寫作手法、語言藝術等方面的特點。

第四單元知識歸類

一、字詞盤點

1.字

(1)難讀的字

鑿(záo) 避(bì) 僻(pì)

(2)難寫的字

錘:左窄右寬,右邊“垂”的第二橫最長。

鑿:下面“凵”裡面不是“羊”。

避:注意“辶”裡面左邊部分不是“啟”。

磚:注意第八筆是豎折撇,一筆寫成。

泰:注意下邊部分是“氺”。

鼎:上邊是“目”,下部注意要寫得左右對稱。

(3)多音字

燕:yàn(燕子) yān(燕山) 

勁:jìn(使勁) jìng(剛勁)

埋:mái(埋伏) mán(埋怨)

難:nán(難過) nàn(災難)

為:wéi(認為) wèi(因為)

興:xīng(興奮) xìng(高興) 

嚼:jiáo(嚼舌) jué(咀嚼)

2.詞

(1)必須掌握的詞

埋頭 整理 書籍 文件 含糊 軍閥

避免 組織 警察 局勢 嚴重 新聞

紛亂 喊叫 閃亮 抽屜 僻靜 劇烈

粗暴 便衣 魔鬼 包圍 肥胖 苦刑

自殺 嚴峻 態度 殘暴 匪徒 拘留

法庭 安定 佔據 會意 執行 昏倒

過度 革命 解放 徹底 意義 文學

剝削 壓迫 缺點 批評 指出 改正

意見 興旺 五湖四海 共同 目標

責任 解救 奮鬥 犧牲 應當 必要

炊事員 制度 寄託

(2)近義詞

如~像 似~像 等閒~平常 吟~誦

焚~燒 若~像 堅勁~剛勁

千錘萬鑿~千錘百煉 粉骨碎身~粉身碎骨

恐怖~恐懼 沉著~冷靜 幼稚~天真

會意~領會 含糊~模糊 佔據~佔領

殘暴~殘忍 粗暴~粗野 嚴峻~嚴厲

興旺~旺盛 壓迫~欺壓 寄託~寄寓

採用~採納 哀思~悼念 批評~批判

五湖四海~四面八方 照顧~照料 斑白~花白

厲害~嚴重 安頓~安置 艱苦~困苦

結實~健壯 脆弱~軟弱 燦爛~絢麗

抽噎~抽搭 無邊無涯~無邊無際

喜出望外~大喜過望

(3)反義詞

快➝慢 清➝濁 出➝入 放鬆➝緊張

堅勁➝動搖 清白➝汙濁 幼稚➝成熟

粗暴➝溫和 沉著➝慌張 含糊➝清楚

嚴峻➝和氣 殘暴➝仁慈 沉重➝輕鬆

勇敢➝懦弱 堅決➝猶豫 興旺➝蕭條

團結➝分裂 堅持➝放棄 採用➝捨棄

衰弱➝健壯 低沉➝高亢 艱苦➝舒適

嚴厲➝和藹 服從➝反抗 收斂➝放縱

飽滿➝乾癟 浪費➝節約 粗糙➝光滑

燦爛➝暗淡 奄奄一息➝生龍活虎

(4)詞語歸類

①ABCC式詞語:

怒氣衝衝 熱氣騰騰

氣息奄奄 千里迢迢 情意綿綿

秋波盈盈 衣冠楚楚 白髮蒼蒼 人才濟濟

②ABAC式詞語:

不慌不忙 冷言冷語 一五一十 人來人往

一心一意 十全十美 百發百中 毛手毛腳

③描寫外貌的詞語:

滿臉橫肉 膀大腰圓 披頭散髮 虎背熊腰

衣冠楚楚 相貌堂堂 冰肌玉骨 冰清玉潔

④描寫人物心情的詞語:

喜出望外 興高采烈 喜形於色 喜上眉梢

喜不自勝 喜不自禁 喜氣洋洋 喜笑顏開

⑤量詞

一支手槍 一間小屋 一張臉 一份報 

一個目標 一個戰士 一個水塘 一根縫衣針 

一條蚯蚓 一絲笑意 一條小魚

⑥動詞

整理書籍 取出手槍 擠滿屋子 收拾行李 

執行絞刑 撿起報紙 剝削人民 壓迫人民 

提高勇氣 皺緊眉頭 克服困難 安定情緒 

增強信心 收斂笑容 擦乾眼淚

⑦修飾詞

可笑的問題 耐心地講 含糊地回答 僻靜的小屋 

恐怖的眼光 粗暴的吼聲 殘暴的匪徒 平靜而慈祥的臉 

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 新鮮的魚湯 熱氣騰騰的魚湯 

目不轉睛地看著 低沉的聲音 輕輕地搖搖頭 

飽滿的情緒 不停地念叨 金色的光芒

⑧描寫精神品質的成語:

高風亮節 拾金不昧 助人為樂 任勞任怨 

勤勤懇懇 扶貧濟困 除暴安良 扶老攜幼

二、佳句積累

1.比喻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這兩句詩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大漠的沙比作雪,把天空的彎月比作明晃晃的彎刀,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了一片富有特色的邊疆戰場的景色。

2.擬人句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這兩句詩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竹子堅韌不拔、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品質。

3.排比句

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這句話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有力地說明革命隊伍的人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到一起來的。因此,不論是幹部對戰士,還是戰士對戰士,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和幫助。這樣才能更好地團結起來,共同奮鬥,實現“我們”的目標。

4.精彩句

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這裡的工作多麼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這句話是對父親的語言描寫,突出地表現了父親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勢的險惡、處境的危險,但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表現了他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

三、考試熱點

1.《古詩三首》一課,三首古詩都運用了託物言志的寫法,考試時常考查古詩句運用的寫作手法。

2.《十六年前的回憶》一課,考試時常考查課文的開頭和結尾的作用,以及文章的寫作順序。

3.《為人民服務》一課,課文的第2、4自然段,常以課文內容填空或閱讀的形式考查。

4.《金色的魚鉤》一課,課文題目的含義和對文中人物的評價,考試時常以判斷、選擇的形式出現。

5.第四單元習作,常以命題作文《我的心願(夢想、理想)》的形式考查。

考試點睛

古詩的寫作手法是考試中的一個常考考點,常見的考查形式有:①寫出下面的古詩句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②理解古詩句運用的寫作手法有什麼好處。

四、“1+X”閱讀

推薦篇目:王願堅《七根火柴》

推薦理由:這篇文章通過七根火柴的故事,描寫了紅軍長征途中過草地時的艱難困苦,體現了無名戰士保存火柴的艱難,歌頌了紅軍戰士不怕艱難、英勇頑強、無私忘我、忠於黨和革命的崇高精神。

閱讀方法:這篇文章可以和《金色的魚鉤》一文進行對比閱讀。二者都是以事物作為題目,反映的主題思想也大致相同,兩者在語言表達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都表現了文中人物無私忘我、忠於黨和革命的崇高精神。


第五單元知識歸類

一、字詞盤點

1.字

(1)難讀的字

誕(dàn) 械(xiè) 逆(nì) 鍥(qiè)

(2)難寫的字

辯:中間是“訁”,注意與“辨”相區別。

蟋:注意右上不要寫成“採”。

誕:右邊是“延”,不要寫成“廷”。

械:注意右邊是“戒”,不是“戎”。

(3)多音字

與:yǔ(與其) yù(參與) yú(與人方便) 

釘:dīng(釘子) dìng(釘緊)

華:huá(中華) huà(華山)

屏:píng(屏幕) bǐng(屏氣)

2.詞

(1)必須掌握的詞

洪亮 盲人 清脆 單調 加速 齒輪

唯恐 醜惡 恐怖 證實 蟋蟀 真理

定理 定律 學說 創立 司空見慣

疑問 洗澡 學院 機械 教授 逆時針

實驗 論文 順時針 見解 結論 正確

轉動 測量 善於 事例 見微知著

解答 靈感 領域 機遇 鍥而不捨

(2)近義詞

弓繳~弓箭 專心致志~一心一意 洪亮~嘹亮

清脆~清亮 單調~單一 加速~加快

跳動~跳躍 入神~入迷 唯恐~擔心

拒絕~謝絕 醜惡~醜陋 恐怖~恐懼

證實~證明 和諧~和睦 真理~真諦

研究~鑽研 敏銳~敏感 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無獨有偶~成雙成對 靜止~停止

順序~次序 停留~保留 憎惡~厭惡

高傲~驕傲 失望~絕望 難過~難受

普通~一般 聰明~聰慧 陌生~生疏

討論~商量 調整~調理 全神貫注~聚精會神

(3)反義詞

專心致志➝心不在焉 洪亮➝低沉 清脆➝沉悶

單調➝複雜 加速➝減速 入神➝分神

拒絕➝答應 醜惡➝美麗 柔和➝強烈

真理➝謬論 獨立➝依賴 誕生➝死亡

偶然➝必然 敏銳➝遲緩 司空見慣➝鮮為人知

無獨有偶➝獨一無二 靜止➝移動 憎惡➝喜歡

高傲➝謙虛 失望➝希望 難過➝高興

普通➝特殊 聰明➝愚蠢 陌生➝熟悉

沒完沒了➝戛然而止 全神貫注➝東張西望

(4)詞語歸類

①ABB式詞語:

急匆匆

圓溜溜 黑洞洞 藍幽幽 藍悠悠

響噹噹 赤裸裸 髒兮兮 陰森森

②ABAC式詞語:

擺來擺去 冷言冷語 一心一意 再三再四

一五一十 自由自在 人來人往 毛手毛腳

③描寫動物叫聲的詞語:

狗吠 雞啼 鳥鳴 狼嚎 牛哞 虎嘯

馬嘶 龍吟 猿啼 鶴唳 烏啼 鴉噪

④含有反義詞的成語:

無獨有偶 捨本逐末 上下其手 天羅地網

一張一弛 古往今來 一決雌雄 出將入相

⑤形容學習認真刻苦的成語:

專心致志 孜孜不倦 一絲不苟 鑿壁偷光

廢寢忘食 囊螢映雪 懸樑刺股 以一知萬

⑥量詞

一個老人 一把小刀 一層玻璃 

一個真理 一個夢 一本書

⑦動詞

發出聲音 引起注意 跨渡大洋 發現真理 拍拍腦袋

⑧修飾詞

洪亮地響 和諧的聲音 美麗的世界 醜惡而恐怖的東西 

司空見慣的現象 反覆的實驗 小小的蚯蚓 偶然的機遇 

全神貫注地看書 鄙夷不屑的神情

二、佳句積累

1.比喻句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

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剛升起來的太陽比作車蓋,把正午的太陽比作盤盂,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不同時間看到的太陽的形狀特點。

2.擬人句

秋晚有各種的蟲在草叢中唱不同的歌曲。

這句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各種的蟲在草叢中的鳴叫聲看作人在唱不同的歌曲,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秋晚蟲子鳴叫的熱鬧,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3.反問句

哪裡有死的東西會自己走動,並且能自動地發出和諧的聲音呢?

這句話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強調了死的東西不會自己走動,並且能自動地發出和諧的聲音,表現了“我”對自己的猜想的肯定。

4.精彩句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這句話說明了只要善於觀察,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捨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反問句變陳述句是考試中的一個常考考點,常見的考查形式有:①下面的句子表達的意思與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②把下面的句子改寫成陳述句。

三、考試熱點

1.《文言文二則》一課,常以課文內容填空或翻譯重點詞句的形式考查。

2.《表裡的生物》一課,常以判斷的形式考查對文中的“我”的人物評價。

3.《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一課,文中的三個具體的事例常以課內閱讀的形式考查。

4.《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一課,想象豐富獨特,常以口語交際的形式考查對未來上學方式的想象與展望。

5.第五單元習作“插上科學的翅膀飛”,常以編寫科幻故事的作文形式考查習作水平。

四、“1+X”閱讀

推薦篇目:李媒《奇想與發明》

推薦理由:文章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先概述文章要說明的問題:任何一次發明創造都離不開發明的動機與靈感。著重點出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問題與常人眼中的“異想天開”往往能引燃發明者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接著舉實例說明。

“一次性成像照相機”“兩輪傳動腳踏車”“隱形眼鏡”的發明者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創造靈感,抓住了機會,經過潛心研究而獲得了發明成果的。最後總結全文:生活中到處都有發明創造的契機(“契機”指事物轉化的關鍵)。並告訴人們,只要有一顆敏銳的心和善於發現的眼睛——即善於觀察,抓住契機就可以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閱讀方法:這篇文章結構清晰,內容淺顯易懂,可與《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進行對比閱讀,從文章的寫作特點、主要觀點、議論方法、文章結構等方面比較二者之間的異同,從而多方面多角度地瞭解議論文的寫作特點和敘事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