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回老家


故事:民間故事:回老家

1

那勒村有個姓零的六歲男孩叫阿根,虎頭虎腦。

阿根生性安靜,乖巧聽話,唯一讓父母頭疼的事是會莫名其妙的哭鬧:“你們快送我回老家!”

父母聽了,哭笑不得:“你才多大啊?那勒村就是你老家呀!”

“那勒村不是我老家,那坡村才是!”阿根振振有詞,腦袋搖得像撥浪鼓。

那勒村跟那坡村相隔百里,同屬於一個縣,但不是一個鄉。由於交通不發達,父母從沒帶阿根去過縣城,更不用說那坡村。

阿根哭鬧的次數多了,父母只當他說胡話。奈何他年幼,無力自己前往那坡村省親,只好每三個月就發作一次。

某年農曆七月十四,阿根隨父母趕那龍圩。那龍圩是那勒村鄉府所在地,位於那勒村和那坡村中間。

突然,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阿根跑過去抓住一個名叫黃廣的男子的褲腿,搖了搖道:“黃老師,你好!”

黃廣曾經是那坡村小學的一名老師,不過已經退休了,當天搭車來那龍圩買點土特產。

“孩子,我不認識你呀。”黃廣低頭看著阿根,驚訝不已,“你叫什麼名字?家住哪裡?”

“我叫阿根,家住那坡村裡。”

“哦?你說具體點。”

阿根:“那坡村裡有一棵粗壯的芒果樹,我家就在大果樹的附近。”

黃廣記得,那坡村裡確實有一棵粗壯的芒果樹,芒果樹附近確實有幾戶人家,裡面確實有過他班上的幾名學生,但沒有阿根這麼小年紀的。

消息傳開來,滿大街的人都感到驚奇。有人說阿根是轉世人,可能上輩子去世時沒有喝孟婆湯。

為了證實事情的真偽,阿根的父母決定帶兒子去那坡村走訪。

2

那天,父母和阿根在那坡村村口下車後,阿根就熟門熟路地跑在最前面,東瞧瞧西看看。

阿根很快跑到那棵巨大的芒果樹底,東張西望附近的幾戶人家。

突然,阿根跑進路邊一戶姓農的人家。農家有個10多歲的少年,阿根見了他,徑直走過去拍對方的肩膀,說:“那天我們下河游泳前,你曾給我一節甘蔗,還記得嗎?”

農家少年想了想,說:“好像有這麼一回事,但那個小夥伴已經溺死好幾年了。”

阿根聽了,回頭看著身後詫異的父母說:“他曾經是我的一個好朋友,我家就在隔壁。”

父母聽了,只好隨阿根過去拜訪。

隔壁家主人姓黃,妻子姓陸,夫婦倆都是那坡村的農民。阿根進屋後,對著黃姓男子開口就叫爸爸,弄得黃某一頭霧水。他聽了阿根父母說明來意後,將信將疑。

黃某決定考一考阿根:“你口口聲聲說這是你家,那你說出一兩樣東西來,我們找找看。如果找得到,說明你是真的;如果找不到,說明你是假的。”

阿根:“我曾經有一隻木馬和一輛三輪小車。”

黃某聽了,趕緊上樓去翻箱倒櫃,果然找到一隻木馬和一輛三輪小車。

眾人驚訝不已,紛紛稱奇。

接著,阿根又打開房屋的後門,指著下邊的一條河說:“以前我就是在這裡落水的。”

黃某聽了,又想起溺亡的兒子,悲喜交加。悲的是自己的獨生子再也回不來了,喜的是眼前這男孩居然能說出兒子生前的事。

這時,黃某的妻子陸某剛好從外面歸來。人們趕緊把她藏起來,等到午飯時特意找來兩個和她年紀相仿的婦女並排入桌,然後問阿根:“她們三個中,誰才是你媽?”

阿根想也不想,隨手一指就點中了陸某,喊:“媽媽。”

黃某和陸某夫婦倆確實生過一個男孩叫阿海,溺亡前曾在那坡小學讀三年級,黃廣是他的班主任。

出事的那天中午,阿海吃過午飯,便和鄰居幾個同學結伴到河邊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噩耗傳來,陸某趕到河邊,對著兒子瘦小的屍體哭得天昏地暗。親朋好友埋葬阿海後,陸某仍悲痛不已,隔三差五就跑到河邊啼哭,誰也勸阻不了。

一天黃昏,四下無人,陸某吃過晚飯又想起兒子,便跑到河邊哭哭啼啼。恍惚中,陸某發覺身邊走來一個老翁,嘆了一口氣後,遞給她一隻護身符:“人死不能復生,請節哀順變。這裡有一隻護身符,帶到孩子的墓地埋了吧,或許會有故事發生……”說完老翁就不見了。

陸某將信將疑,過後還是將那隻護身符帶到兒子的墓地埋下。

時間是治療傷痛的良藥。漸漸的,陸某從喪子的悲痛中緩過來,遺憾的是他們再也沒有生育兒子。

此後每逢三月三,陸某都會帶上祭品去兒子阿海的墓地探望,淚眼婆娑,神神叨叨。不料,幾年後真有神奇的故事發生。

黃家夫婦當場決定認阿根為兒子。

零姓夫婦不樂意了:“我們只有一個兒子,不能分給你們!”

黃家夫婦:“我們只想要個名分,並不需要阿根承擔養老的責任。”

零姓夫婦聽了,才點頭同意。

此事傳開後,人們都說阿根是轉世人——活在今生,卻記得前世的事。

零姓父母還是放心不下阿根,回頭又帶他去醫院檢查身體,發現他身體健康,與常人無異。

多年以後,阿根長大成人,他既孝敬零姓父母,也孝敬黃姓父母。

人們都替黃姓夫婦感到幸運,時至今日仍對陸某當年的奇遇津津樂道。

有些好事者登門追問陸某:“那天黃昏你在河邊哭泣時,真的碰到一個老翁遞給你一隻護身符嗎?”

陸某閉上眼睛,想了又想,說:“好像有這回事,又好像沒有。時間過去這麼久了,記不清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