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養老”開始在農村推行,大家看看怎樣?

農村的養老問題日益突出。老農民一天天在老,經濟收入也在逐漸下降。他們青壯年的時候,還可以憑藉出賣勞動力獲得不錯的經濟收入,但是,隨著年齡增大,體力勞動漸漸力不從心,已無法再獲得經濟收入,因此,養老問題將面臨困境。城裡老人在退休之後每個月還有退休金維持生活,而老農民卻沒有退休金保障,再加上農村年輕勞動力的流失,農村老年人的生活困難亟待解決。

對於農村養老難問題,很多專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議:“以地養老”。其具體意思是:就是通過退出宅基地或承包地,以此獲得政府一定的經濟補償(一般政府都會高於當地土地市場交易價給農民補償),這項政策能夠使得農民手中的土地變現,從而獲得現金補償,從一定程度上能幫助老農民緩解養老困難。

而現階段我國農村的養老主要還是以家庭養老為主。但是,如果家裡有需要照顧的老人,肯定會給農村家庭帶來不小的負擔,導致農村年輕人無法外出打工掙錢,所以,也有很多農村老人被迫住進養老院,還有一些家裡條件不好住不起養老院的,就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家裡靠著別人接濟度日。為了進一步改善農村老人的養老困境,國家開始在一些試點農村推行“以地養老”的新模式。對於現在的農民來說,年輕人不願意種地,年老的農民又沒有了精力來種地,而且種地辛苦大半年還賺不了錢,似乎土地對農民來說並沒有太多的益處。有的農民出於這種考慮,開始嘗試“以地養老”,通過自己的宅基地和承包地,換得一大筆養老金,以保證自己老年生活無憂。

但是,從短期來看,這種方式確實有一定的好處。但真正踐行這個政策的農民卻很少,很多農民還是從長遠考慮,認為這種模式不可取。如果農村所有農民的土地都賣給政府,勢必會增加政府的負擔,而且,土地全部變賣之後農民今後的生活同樣沒有著落。即便補償一大筆資金,誰也不能保證能靠這些錢安享晚年,如果不懂得節制,錢花完了,那今後的生活會更沒有著落了。

關於農村養老的模式,至今也在不斷探索,還沒有一套完善的方案。現階段主要有家庭養老、養老院養老、購買新農保以及前面所提到的以地養老這幾種方式,國家每年都在不斷調整農村的相關政策,以期探索出符合廣大農村養老的新模式。單純在農村推行“以地養老”,估計會有很多農民估計都不會願意。不管怎樣,未來農村養老方式一定會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一定會探索出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農村養老之路的。

“以地養老”開始在農村推行,大家看看怎樣?
“以地養老”開始在農村推行,大家看看怎樣?
“以地養老”開始在農村推行,大家看看怎樣?
“以地養老”開始在農村推行,大家看看怎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