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蓮荷居士:學佛以後,有這四種表現,說明你走對了路!

學佛修的是心,聽聞佛法之後,要進行如理作意的思索,進而受持奉行,也就是聞思修的過程。我們要多聞,不斷熏習正法,又必須實修實證,去累積淨障資糧,這樣才能獲得佛法利益。

也就是說,學佛修行,判斷自身進步與否,並不能單純以念多少部經、持多少遍咒、坐多久的禪來判斷。修行是否有進步,就看能否把心從顛倒無明業惑中解脫,安住於當下,清淨自在。所以,假如在學佛以後,身上有這四種表現,說明走對了路!

轉發蓮荷居士:學佛以後,有這四種表現,說明你走對了路!

其一,智慧增長。

智慧不同於知識,知識會隨著時間流逝過時,智慧卻不會。智慧在梵文中稱“般若”,明白一切事相叫“智”,了悟一切事理叫“慧”,智慧是對事與理的把握,有智慧的人也就有判斷善惡、抉擇行動的能力。

轉發蓮荷居士:學佛以後,有這四種表現,說明你走對了路!

智慧從聞思修中來,過去我們睚眥必報,佛卻教我們認識因果,看到緣起;以前只看眼前,如今佛讓我們看得更遠;曾經我們貪著五欲,不斷向外攀緣,佛告訴我們一切唯心造,有舍才有得……,外境現前,當我們會從佛法的角度去揀擇、判斷,也就是智慧增長了。

其二,定力增加。

定力是佛門術語,它是破除妄想的禪定之力,使得心不被物轉,而能轉一切物。人的心特別奇怪,我們常說“心猿意馬”,這顆心不是“昏沉”,就是處在“掉舉”的狀態。所以,佛經中說,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 一念靜心成正覺。

轉發蓮荷居士:學佛以後,有這四種表現,說明你走對了路!

修定,就能產生降伏妄想之力,故而稱為定力,它是佛門五力之一。當定力增加時,心就不會散亂,行住坐臥都在定中,煩惱業障就無法近前。

其三,雜念變少。

古德雲,末法時代,億萬人修行,罕有一人得度。我們能夠分別、執著的外緣比以前更多,即便身處寺院的紅牆之內,網絡的普及也把我們拉進塵世。開始學佛的時候,外界一切嘈雜的聲音都會使你產生雜念,但是如果修行上有進步,這些嘈雜能對你造成的影響會變得微乎其微。

轉發蓮荷居士:學佛以後,有這四種表現,說明你走對了路!

雜念變少,是放下對自我執著的表現,乃至六根離六塵,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如此才能談四禪八定,入三摩地。如果長久修行,仍然雜念紛紛,煩惱叢生,大概是因貪福報而著相修行,要及時改正。

其四,心胸開闊。

沒有接觸佛法之前,當我們見到有人與自己意見不同,甚至別人長相不符合自己審美,就對別人百般厭惡。這是我們執著於“我見”,把“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因此容不得別人。但是,佛法的智慧告訴我們,眾生法性平等,他人與我一樣,都是六道眾生,皆具佛性,未來都當作佛。

轉發蓮荷居士:學佛以後,有這四種表現,說明你走對了路!

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學佛有進步的人,知道這一切背後是累劫以來的習氣使然,他更能明白一個道理:別人如何待我,是我之因果;我如何待人,是他人因果,更是我的修行。真如佛性本自具足,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能包羅宇宙萬象,豈有容不得人之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轉發蓮荷居士:學佛以後,有這四種表現,說明你走對了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