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武林外傳》中,老白的月薪是二錢銀子,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收入水平?

老師我凳子上有釘子


看了《武林外傳》,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愛情!

想想白展堂,一代盜聖,葵花點穴手獨步天下,為了心愛的女人,甘心到一個小客棧做服務員,而且還那麼開心!

說實話,老白二錢銀子的月薪,那是真的低啊!

一般對於這種涉及到古今貨幣的對比的問題,咱們要根據時代來講。因為不同歷史時期,其價值是不一樣的。

《武林外傳》大概是在明朝的萬曆時期了(食神那一集說的先皇是隆慶皇帝,隆慶皇帝是萬曆皇帝的爹)。

當然,在杜子俊和王惠蘭那一集中,佟湘玉還親口說是明代永曆年間,也就是南明朱由榔時期,但從劇中看到的種種蛛絲馬跡來看(東廠專權,錦衣衛,民間發達的商品經濟),並沒有看出絲毫的亂世跡象,所以咱只當是編劇歷史有問題,姑且算作是明朝萬曆年間。

所以這個問題就應該是。明朝萬曆年間的二錢銀子,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多少錢!

如此說來也挺可怕的,想想在過三四十年,就是明朝滅亡了,不知道那時候的同福客棧還在不在。

按照當時的歷史記載,那時候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二石大米。(明朝一石約為94.4公斤)也就是說一兩銀子,可以買188.8千克的大米。二錢銀子也就是0.2兩,那麼就是說,老白的月薪在當時可以買到37.76千克大米。(我數學不怎麼好,不知道對不對?)

這個如果用咱們現在的米價硬換的話,那老白一個月頂天200塊,那也太低了。

事實上,用米價來換算古今貨幣,不客觀。因為兩個時代的農業發展水平是完全不同的,那時候的米可比咱們現在珍貴多了。也就是說老白一個月肯定不止兩百塊,至於多少,咱們再繼續推。

關於明朝萬曆年間的物價,我們在馮夢龍的《三言》裡面可以找到一些依據,因為這本書大概就是寫於萬曆年至天啟年間,可以作為參考。

那裡面一個賣油郎,一年賣油所得,出去成本開支,能剩下個16兩銀子。平均一個月下來有一兩多,那可是老白的五六倍了。

“每日所賺的利息,又且儉吃儉用,積下東西來,置辦些日用家業,及身上衣服之類,並無妄廢。”除去一年用度剩餘16兩。所以記為年收入20兩。

當然,這個也不具代表性,說不定那是人家生意火爆呢?

那我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在明朝一種叫做“柴薪皂隸”的職業,其差不多就是衙門裡的雜役。專門給當官的買柴燒水、幹雜活。他們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二十兩。而明朝給政府公務員趕馬的馬伕(司機),他們的工資是一年四十兩!而老白一年也就二兩四,不知道有沒有年終獎。

所以老白的工資水平,那是太低了,差不多是社會最底層了,這應該是佟湘玉太摳了!

值得一提的是,呂秀才他並不窮,在明朝,過了鄉試的學生都有補貼的,考上了秀才不僅每天能領一升大米,甚至於每月還有1兩白銀的廩膳費!

廩膳米人日一升,魚肉鹽醯之屬官給之。”——《明史·食貨志六》

當然了,同福客棧都不差錢,這些人都是扮豬吃老虎!

白展堂,盜聖,客棧老闆未婚夫,還有臉拿工資?

呂秀才,國家準公務員,未婚妻乃是郭女俠,岳父乃是郭巨俠,差錢?

李大嘴,廚神傳人,,身懷廚神榮譽的玄鐵菜刀,而母親斷指軒轅,一代神人啊,江湖名宿,差錢?

莫小貝,衡山派掌門,差錢?



白話歷史君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武林外傳是虛擬在明代萬曆年間,我們看看當時2錢銀子是什麼水平。

中國古代由於銀礦不多,白銀一直是缺乏的。

但明代,中國通過海外貿易的巨大順差,從洋人手中得到大量的白銀。

由此,明朝白銀開始充足,所以白銀購買力有所下降。

貴金屬白銀在我國發展成為通行的貨幣,是自宋、元以來貨幣經濟發展的結果。它於明代中葉獲得正式的貨幣地位,並發展成為流通中的主要貨幣。宋、元以來,白銀在民間流通甚廣,明初,為了推行紙幣制度,曾嚴厲禁止民間使用白銀進行交易,但始終未能阻止白銀的流通。民間的貨幣使用傾向,反映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於是統治者不得不讓步,明中葉以後,白銀在貨幣中的地位不斷鞏固。當然,這也與流通領域裡的白銀數量大量增加有關,這一時期的白銀主要是靠海外貿易而流入的白銀。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大量的白銀被開採出來,而中國擁有歐洲人所喜愛的絲綢、陶瓷等手工業品,所以歐洲人(主要是葡萄牙、西班牙)在美洲開採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客觀上為白銀成為當時的流通貨幣奠定了基礎。

一個月包吃包住400元錢要找一個像白展堂一樣的壯勞力、帥小夥,老闆,你做夢呢吧?而且白展堂一年四季只能睡在桌子上。

你看看白展堂都幹了哪些活兒?除了招呼客人,還要偶爾擦桌子,打掃衛生,最關鍵的是要面對各路亡命之徒。

要不是佟湘玉的男朋友,打雜+保鏢這活每月400塊錢,打死都沒人幹。

不過,同福客棧這幫人都是藏龍臥虎之輩,佟湘玉是龍門鏢局的大千金,莫小貝是衡山派的掌門人,郭芙蓉是郭巨俠的千金,白展堂是朝廷秘史白三孃的獨生子,李大嘴不但是婁知縣的侄子、廚神的徒弟,老媽還是賭神斷指軒轅,呂秀才的祖上也是官宦之家,而且同福客棧的地契還是他的,就祝無雙是個一窮二白的大美人,不過人家最終端上了鐵飯碗,由此可見,同福客棧的人基本上都是富二代、官二代、賭二代,不差錢。

再說了,人家這幫人處的是感情,白展堂出走過一次,還化身黃豆豆繼續保護同福客棧,李大嘴和呂秀才是趕都趕不走,郭芙蓉回家一趟,還是自己跑回來了不是,所以,2錢銀子雖然不多,但是錢少情誼重嗎!

所以《金瓶梅》裡銀子的購買力,可以作為萬曆年間銀子購買力的參考。《金瓶梅》第二十三回中金蓮、玉樓、瓶兒三人下棋賭錢,當瓶兒輸了五錢銀子後,金蓮便吩咐小廝花三錢買一罈金華酒,花二錢買一個豬首連四隻蹄子。

金華酒多少錢就不知道了,但二錢可以買一個豬頭和四隻蹄子(看來佟掌櫃的確很摳門),如果放在今天,一個豬頭和四隻蹄子,應該是不超過二百塊,但當時的價錢應該會比現在高得多,畢竟現在的豬都是大量養殖的,而古代能經常吃到肉的人不多,所以這二錢銀子大概能夠達到三四百元。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長安視界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武林外傳是虛擬在明代萬曆年間,我們看看當時2錢銀子是什麼水平。

中國古代由於銀礦不多,白銀一直是缺乏的。

但明代,中國通過海外貿易的巨大順差,從洋人手中得到大量的白銀。

由此,明朝白銀開始充足,所以白銀購買力有所下降。

根據史料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兩銀子可以購買2石大米,也就是380斤大米。

今天大米1斤大概1.5元到2元,以此推類1兩白銀相當於今天600多元錢。

但是,今天的農業生產能力比明代強大太多,所以糧食的產量差距非常大,這樣類比不太科學。

薩沙個人認為,當年1兩銀子實際購買力是今天的1000多元人民幣,還是很不錯的。

《水滸》雖然寫的是宋代的好漢,但其實是按照施耐庵所在的明代來寫的。

大家注意書中,使用白銀通常數量不大。

吳用帶著阮家三雄大吃大喝了一頓很高檔的宴席,只給了1兩銀子,還同時付清了之前阮家兄弟在酒店的欠賬。


可見,1兩白銀的購買力是很高的。

但是,2錢銀子就很弱了,也就是三四百元人民幣,只能買兩三條香菸。

由此可見,掌櫃佟湘玉多麼摳門。


不管換句話說,老白既然是同福客棧跑堂,那麼這個工資不算低。

因為跑堂在當年本來也是社會底層,收入微薄,同時還要包吃包住。給他的這2錢銀子,類似於解放軍新兵的津貼,只是零花用的。


薩沙


哇,剛重溫完《武林外傳》的我超喜歡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技術含量。

老白在同福客棧,月錢是2錢銀子,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收入水平?我看了看別的答主的回答,大部分居然都在分析銀子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值多少錢,還有人分析《武林外傳》背景七俠鎮當時的人均收入水平,我也是服了,都是大佬,真專業。

我沒那麼多專業知識,所以只能從《武林外傳》得劇情來給大家做個分析,供大家討論。

1、我記得在《武林外傳》中經常出現關於銀子的劇情。最初是小郭打爛了客棧中的傢俱,佟湘玉讓她賠償30兩銀子,當時小郭哈哈一笑說,才30兩,好少啊。但當知道自己月薪只有2錢銀子後,頓時懵逼,大喊著要逃跑。而據此劇情分析,小郭是郭巨俠的女兒,家住京城,出門隨身就帶著100兩銀子玩耍(此處劇情可見老白首次揭露盜聖身份那幾集),但很不幸被當時還身在江湖的”盜聖“白玉湯偷得手,所以小郭家一定是豪門望族,不差錢那種。

而100兩大概能有多大的購買力呢?據老白所說,當時他偷了100兩,看到有人賣兒賣女,就給了80兩,留下20兩喝酒了,這被當時崇拜盜聖的小郭引為傳說。所以能推斷80兩絕對不少,能夠挽救一個賣兒賣女的家庭,最少也得相當於現在的8000塊錢吧。

2、在第十一集“扈十娘撒嬌勾展堂,賽貂蟬耍賴訛湘玉” ,因為小郭把賽貂蟬的怡紅樓砸了,所以要讓她賠50兩,佟湘玉不想出這筆錢,所以答應賽貂蟬幫她們照顧從揚州請來的著名戲子扈十娘。

在這段情節中,我們可以推斷,50兩可以請來一個最少是現代三線歌星的扈十娘在店裡商演,那麼現在請一個三線明星唱首歌得多少錢呢?大概也就是5000-20000塊錢,並且從前幾集同福客棧與怡紅樓的爭鬥中也可以看出,佟湘玉的同福客棧真的不掙錢,所以才會只給夥計們2錢銀子。

3、在第59集,佟湘玉裝病,白展堂為了救她,找來了錢夫人買她手裡的千年人參,這段最明顯。錢夫人當時說的是,千年人參賣1000兩,這嚇壞了眾人,幸虧在此之前白展堂剛剛從包大仁那裡得到了三千兩銀票,所以當場給了錢夫人,獲得了千年人參。

而現在的千年人參多少錢呢?市場價最少也得10萬人民幣,所以再次推斷,當時的一千兩,相當於現在的10萬人民幣。

所以,綜上所述,同福客棧的夥計,月薪2錢銀子,就相當於現在一月掙200塊錢。(溜了溜了,噴輕點)


哈欠娛樂


因為談到了用古代的錢幣來代換到現代,就需要知道電視劇所處的時代背景。在明朝初期的時候,人口減少的非常嚴重,大片大片土地荒蕪,當時的田價一畝不過一二兩,而到了明朝中期,這個價格整整翻了50倍,當時的銀兩購買能力也會改變。換算起來就會有誤差,所以在進行古代和現在物價代換中,需要明確對方所處的時期。

而武林外傳的時代背景應該是在明朝的萬曆年間,因為在有一集中,其中所提到的先皇就是隆慶皇帝,而萬曆是隆慶的兒子。而根據《明史食貨志》中記載,明朝採用的是一斤十六兩制度,一兩十錢,如果用當時的購買力換算到現在,大概等於450元錢,而如果按照金價來兌換。二錢銀子大概能兌換到1.3克黃金。而根據目前的金價,1g黃金價格在74.5美元,也就是1g黃金大概是521人民幣。那麼算來,老白的月薪也就接近700的水平,這在如今,是不能夠養活自己的。

但是古代和我們不一樣,因為工業的發展,我們的糧食產量有了飛快的提升,糧價變得非常便宜,而在當時,米可比我們現在過的多了去了,所以用金價或者是米價來代換,都不是太客觀。得結合當時得實際情況來看。劇中有一集,是白展堂用一千兩銀子從錢夫人手中買到了千年人參,這種東西在如今也是非常珍貴的,根據中醫記載”白年陳皮,千年人參”,人參在中國很受追捧,16年7月,國外某30克的百年野山參都拍賣出了300萬的天價,而千年人參的價值肯定更高。並且同福客棧的老闆娘都是他的,這兩錢銀子都是小錢。所以在當時白展堂的收入挺不錯的,經濟實力也很強。


朵朵看歷史


首先得看看武林外傳是什麼年代的,劇中有說過後院的井是明朝正德年間的,同時又有六扇門,而六扇門那麼武林外傳中所處的朝代一定是明朝,而且肯定是在正德年間後的後面。

白展堂還說過莎士比亞跟他們是同一個時代的。而莎士比亞在世的時間是1564年—1616年,對應明朝的朝代應該是在萬曆年間左右。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萬曆年間,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首先排除米價(古代糧食少,不能以米價做對比),我們來看看別的,大家都知道,《金瓶梅》雖然和《水滸傳》裡有些情節相似,但《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而《金瓶梅》則是大約在萬曆年間形成的。

《金瓶梅》的武松打虎一節,知縣給的賞錢是三十兩銀子,而在《水滸傳》的相關章節中,武松得到的賞錢是一千貫。且不說一千貫鈔票值多少銀子,從幣制上就能印證出二者寫作年代的不同,也能夠佐證作者是根據自己的年代而寫的作品。

所以《金瓶梅》裡銀子的購買力,可以作為萬曆年間銀子購買力的參考。《金瓶梅》第二十三回中金蓮、玉樓、瓶兒三人下棋賭錢,當瓶兒輸了五錢銀子後,金蓮便吩咐小廝花三錢買一罈金華酒,花二錢買一個豬首連四隻蹄子。

金華酒多少錢就不知道了,但二錢可以買一個豬頭和四隻蹄子(看來佟掌櫃的確很摳門),如果放在今天,一個豬頭和四隻蹄子,應該是不超過二百塊,但當時的價錢應該會比現在高得多,畢竟現在的豬都是大量養殖的,而古代能經常吃到肉的人不多,所以這二錢銀子大概能夠達到三四百元。


歷史達人穩妥君


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收入水平,很多答友都做了分析,談古論金就不贅述了,我們還是從《武林外傳》本身的設定出發談一下:

第75集裡側面提到過捕頭的薪酬是每月4錢銀子,燕小六升職加薪後也提到工資是每月4錢銀子,但是捕頭需要自己解決食宿問題——雖然可以白吃白喝一些——所以邢育森都快退休了,因為沒房沒車沒啥前途,都沒混上一個媳婦。

而同福客棧的2錢銀子月薪,由於包吃包住,甚至水果茶點瓜子隨便自助,基本等於是純收入,而且李大嘴每月請假兩天探望母親,呂秀才算完了賬猛讀子曰詩云,這些都沒人扣他們的錢。

白展堂還有小費收入,當然這個數量不確定,是否常有也不穩定。

老闆像一個知心大姐,不與你談996是福報,說是兄弟姐妹真的就不裁人,生病了也能不幹活得到照顧,這樣的企業對員工是真不錯的了。

38集提到同福客棧最火的時候每天流水是6錢銀子,1個月流水就是18兩銀子,扣除成本與稅款,日常維持還行,要像劇中佟掌櫃那樣動輒花費幾兩幾十兩,還得靠她的嫁妝私房錢支撐。


談古論金


這個我們得從購買力上來對比。

《武林外傳》的背景是明朝的永曆年間,這個應該毋庸置疑。

因為有一集,杜子俊和楊慧蘭那集說現在是永曆年間。

明朝永曆年間的二錢銀子有多少呢?

1錢銀子等於100文錢,在明朝能買40斤普通大米。

換成現在,1斤普通大米大概2塊錢左右。

也就是說,在電視劇中的白展堂,一個月2錢銀子,相當於現在一個月80塊錢。

這種工資在現代基本也就是一段飯的水平,根本談不上設麼收入,連乞丐一個月乞討也不止這麼點錢。

《金瓶梅》第二十三回中也說過,潘金蓮便讓小廝花三錢銀子買一罈金華酒,花二錢銀子買一個豬頭和4個豬蹄。

《金瓶梅》的背景跟《武林外傳》差不多。

2錢銀子只能買一個豬頭和4個豬蹄,大概也就幾百塊錢,在現代也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這個東西沒辦法嚴格對比,得分買什麼東西,不過大體來講,明朝二錢銀子,真的也就能吃點普通飯菜了,喝點小酒都恨奢侈,更不用說攢錢娶媳婦了。


十點歷史君


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老百姓過日子離不開錢,而掙錢難無論古代還是現在都是一樣的,要不怎麼會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呢,當然了在古代錢主要是銀子和銅錢這兩種,水滸傳裡常有草莽英雄到酒館下館子,然後扯著嗓子大聲喊道:小二,上好酒好肉,吃罷便是從身上掏出幾兩銀子放到桌子上,然後拂袖而去。說到銀子,那你知道古代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

先看看歷朝歷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呢?由於受貨幣多少,經濟發展程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各個朝代的一兩銀子的購買力也有所不同。但是我們可以選取一個共同的東西作為比較,那就選擇以大米為例。咱們按照朝代的先後順序來梳理一下,先從唐朝開始,一兩銀子在唐朝可以購買多少大米呢?由於唐朝時期國富民強,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就可以買200鬥米。10鬥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

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宋朝時期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924—1848元;依次列推,到了明清時期,根據《中國曆代糧食畝產研究》,明朝大米一石,約重153.5斤,它跟現在我們標準單位500克為一斤是不同的,明朝時期,一斤大概在594克左右。所以一石大米,約92到94公斤左右。因為大米也有好壞之分,我們來做一個平均。也就是說二兩銀子平均購買186公斤大米。

我們老百姓吃的大米,價格在1塊5到2.5塊一斤,我們來做一個平均1.75元一斤,按照這樣計算。

明朝一兩銀子等於650元,如果你的工資一個月3000塊錢,在古代,你只能領到五兩不到的銀子。不要小看這5兩銀子,可以養活五口之家,當然了現在3000塊錢,對於普通打工者也可以養活,豐儉由人。

總之,收入高不一定過的就好,但是收入低日子一定過的緊巴巴的。所以你現在可以類比一下,自己現在的收入在古代值多少銀兩。


創點生活


二錢銀子,200文,一文等於現在3塊錢,兩錢銀子相當於現在600塊錢,不多,幾件便宜的衣物20文,10串羊肉串20文,外出時一壺老酒幾碟小菜20文,一趟鎮外馬車20文,聽5場相聲(加一碟小吃和一杯茶)20文。

剩下100文,幾十文雜用,留幾十文存著。同福客棧管吃住,想吃點小吃找大嘴混點,掌櫃的時不時買瓜子點心,逢年過節大嘴掌廚整10個菜,月餅、粽子沒他不會的。

七俠鎮不大,基本算是鄉鎮了,管吃住,600塊錢基本上就是零花錢,另外同福客棧基本上都是有身份的主。

最強盜聖,白展堂,濤聲江湖,哥曾是傳說,現大隱於市,錢不錢無所謂,未婚妻客棧老闆。

關中大俠,呂輕侯,獨斃盜神,膝下弟子乃江湖最高強公孫烏龍,但本人不會一點武功,未婚妻名門之後郭女俠,老爹蓋世豪俠,缺錢不存在。

食神傳人,李秀蓮,人稱李大嘴,京城宮內第一御廚諸葛孔方唯一親傳弟子,傳予廚神榮譽的玄鐵菜刀,不會武功,但雙手沾滿江湖人士鮮血,各路殺入同福客棧好手不少死於該人,母親斷指軒轅,本人名望實則極大,走出去恐怕各個名酒家都爭搶。

對這些員工來說,客棧裡的兄弟姐妹們就是一切了,錢已經看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