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打造全開放不打烊15分鐘閱讀圈 等車時間也能在書海徜徉

未來網溫州9月19日電(記者 張冰清)“我準備進行研究生考試,但是現在已經上班了,離開了學校的圖書館很難再找到一個可以安靜讀書的地方。現在在城市書房,24小時都可以進來學習,離家15分鐘的路程很方便也很溫馨。”溫州市區內的一處城市書房內一位前來學習的讀者對未來網記者說道。

温州打造全开放不打烊15分钟阅读圈 等车时间也能在书海徜徉

溫州城市書房裡一位讀者正在學習。未來網記者張冰清攝

記者瞭解到,秉持“敢為天下先”的溫州人精神,這些年來,在改革開放的路徑中,溫州公共文化建設始終在探索中進取,城市書房、城市書巢、文化禮堂、文化驛站……在創新中發展,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亮點品牌和樣板經驗,給群眾在音韻書香中帶來滿滿的“文化幸福感”。

15分鐘閱讀圈 全開放不打烊的城市閱讀天堂

溫州的城市書房,以城市中心區為核心,以推廣全民閱讀為目標,以24小時自助實體圖書館為館舍基礎,利用信息化和RFID技術,實現無人值守和讀者自我管理服務的全開放、不打烊、高品位的24小時自助實體街區圖書館,是溫州市對路子”的一次創新實踐。

這種高品質的閱讀空間,不但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更極大滿足和激發了群眾的閱讀需求。據瞭解,截至2018年6月底,溫州全市已建成城市書房52家,在主城區每步行15分鐘便能遇上,接待讀者累計504萬人次,流通圖書280萬冊次,辦理借書證6萬張,圖書流通率高達380%。同時,每年還推出為期數月的“全民閱讀節”活動,以文化活動為支撐,全民共享閱讀盛宴。

如今,52家設計風格各異的城市書房嵌入城市的多個角落,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服務讀者達500多萬人次。“一到節假日或者晚上,書房的門口都排著長隊,一座難求。”書房的志願者告訴記者說。

為讓書香飄滿白鹿城,溫州近年來構建了一張巨大的“城市書網”——除城市書房外,今年年初全國首創BRT城市書巢,讓市民候車時能免費取閱;在城郊、農村等偏遠基層建成“農家書屋”“百姓書屋”,滿足基層群眾的閱讀需求;城市書巴汽車定期開進社區、企業、學校,送去流動讀書閱讀服務;“書香門遞”網絡借閱平臺讓人足不出戶就能把熱乎乎的新書捧在手心……

閱讀“微載體”:BRT城市書巢 等車時間也能在書海徜徉

溫州城市書巢創新了全民閱讀方式,已經形成了矩陣式的城市公共設施建設。從城市書房到BRT站臺公共場所,每一個BRT城市書巢就是一個書香驛站,市民在候車、乘車的時候,可以隨時取閱、免費閱讀,借閱讀書無需登記,通過自願捐贈、自由置換、自覺借還,通了最後一公里的書香空間,創新了全民閱讀新模式。

温州打造全开放不打烊15分钟阅读圈 等车时间也能在书海徜徉

在溫州每一個BRT城市書巢就是一個書香驛站。未來網記者張冰清攝

一米多高、紅色的郵筒形狀,肚子裡裝著書籍的“城市書巢”。推開書巢的透推門,可免費借閱一本書,也可放入你捐贈的書籍。在這裡,你可以隨時免費取閱,在站內閱讀,也可以在每個站內漂流;當然也可以帶回家慢慢品讀。

每一個裝滿書籍的書巢都成為一個書香的驛站,構建起可持續循環的“圖書漂流”生態,這樣一本本書就跟隨著過往乘客的步伐,在城市中漂流起來。其實,這小小的書巢不僅讓溫州的城市生活變得更加有生命力。

城市書巢用閱讀鏈接起來了城市的每個角落,用書香溫暖了城市的每個市民,並廣泛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運營,實現了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為建設書香中國提供了“溫州樣板”。

自今年1月13日運行以來,溫州已建成BRT城市書巢55個,共收到社會各界捐贈的漂流圖書5萬餘冊,為出行市民提供了更為便利的閱讀途徑。

“護巢人”志願者:市民自發加入 並設有進出機制

城市書巢項目真正實現“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街頭現有55個書巢和5萬餘冊漂流圖書均由公益捐贈所得。記者瞭解到,不久前,一位溫州市民剛剛過世,生前他就想要為這個公益事業做出貢獻,而後他的子女完成了老人家的遺願,將其珍藏的3000餘本圖書全部捐贈給了城市書巢。

65歲的黃阿姨是城市書巢的“護巢人”志願者,她對記者表示,其中有幾本跟她年紀一樣大的1953年的古董書,還有10餘本已經被溫州市圖書館珍藏。

城市書巢的志願者被稱為“護巢人”,負責日常巡視、清潔、整理工作。

黃阿姨告訴記者,溫州人對於公益事業一點不含糊,“都是全家支持”。招募首批公益“護巢人”的消息在發佈兩天內,35個站點就被公益團隊認領完畢。

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護巢人”還自我加壓,自發設置《溫州BRT城市書巢護巢約定》,要求“護巢人”每週巡視不少於2次若在認領一年內被投訴5次且未及時整改,將自動取消認領資格。同時,還設置“進出機制”:約定“護巢人”認領時間為一年。BRT城市書巢設立志願者管理制度,在國內尚無先例。

如今,40支公益團隊認領著55個BRT城市書巢的志願服務,參與志願服務4500餘人次,而且還有很多市民爭相加入到“護巢”行列中來,願意為溫州這座全國文明城市的書香驛站、文明窗口和誠信窗口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記者瞭解到,在打造“政府主導規劃布點、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志願團隊提供服務”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的同時,溫州以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為樣板,把“直營+聯營+加盟”的模式在公共文化領域延伸複製,建立統一規劃、統一配置、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的“連鎖供給”保障機制,使文化產品供應鏈延展到鄉鎮、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