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紀中國最佳男演員李景隆,是如何成為大明第一“臥底”的?

01、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李景隆:我不同意這個說法。

李景隆的爸爸李文忠乃明朝開國名將,曾經完成了岳飛不能完成的夢想,帶兵深入北元,打的蒙古人哭爹喊娘,聽到李文忠的名字就想捲鋪蓋跑路。

而李景隆作為李文忠的長子,竟然完沒有遺傳李文忠的哪怕一星半點兒的軍事天賦,最後成為了一個喜讀兵書的戰場最佳男主演。

我不禁要懷疑,李景隆到底是不是李文忠親生的?難道是充話費送的嗎?

當然還有另一個可能,他只是一個偉大的演員。


14世紀中國最佳男演員李景隆,是如何成為大明第一“臥底”的?


02、燕王起兵,缺槍少糧,李景隆:你等著,我馬上給你送。

建文元年,朱棣起兵,靖難四大功臣之一的黃子澄向建文帝推薦了李景隆,建文帝遂任命李景隆為大將軍,讓他帶50萬大軍北伐。

李景隆帶著五十萬大兵進駐河間。

朱棣造反初期本就心驚膽戰,可是一聽是李景隆來了,哈哈大笑,放心的讓自己的胖兒砸守北平,自己率兵出去打仗了。


14世紀中國最佳男演員李景隆,是如何成為大明第一“臥底”的?


這豈碼說明兩件事,一是李景隆的草包之名並非是什麼秘密,豈碼朱棣就知道;二是,可能李景隆真的是朱棣是間諜,朱棣一聽是自己人,那就完全放心了。

朱棣走後,李景隆率著他五十萬大軍就把北平圍了個結結實實,朱高熾守著都費勁更不用說進攻了,李景隆大軍開始攻城戰。

都督瞿能在張掖門打的有聲有色,屢次失敗之後,眼看成功在望的時候,李景隆突然神來一筆,讓瞿能滾蛋了,李景隆也失去了扣開北平城平的唯一機會。

這一錯就一輩子,因為朱棣帶兵回來了,與李景隆展開會戰,李景隆二話不說扔下物資就跑,一口氣就奔了德州了,揚言天冷了,開春咱們接著來。

朱棣看著滿地的物資,再看看李景隆,感覺李景隆好似那送年貨的實在親戚。


14世紀中國最佳男演員李景隆,是如何成為大明第一“臥底”的?


03、朱棣:東西禍禍差不多了,還送不?李景隆:那必須送!

建文二年,仁慈的建文帝覺得李景隆失敗,自己是有責任的,是因為自己給他的權利太小了,導致他施展不開拳腳,於是又給加權又送武器,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說:兄弟,全靠你了。

李景隆乾脆的回答:你放心吧,幹啥啥我都不行,送人頭我是第一名啊。

在一個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日子裡,李景隆率六十萬大軍再次北上,再次戰敗,扔下物資,一路南下,直奔濟南。

朱棣看著這滿地的物質,再看看李景隆逃跑的速度,感動的熱淚盈眶,有友有此,何愁大事不成啊!


14世紀中國最佳男演員李景隆,是如何成為大明第一“臥底”的?


04、男演員的終極表演:打開南京城門,恭迎我主上位。

李景隆連送兩次物資之後,滿朝文武大臣終於後知後覺的回過味來的,他們認為李景隆不可能這麼蠢,他這明顯就是間諜,於是跟建文帝說,李景隆“懷二心”,應該剁了他以慰無辜喪命的數十萬將士的在天之靈。

仁慈的建文帝覺得,這不是李景隆一個人的錯,殺人是不好的,殺人是壞的,怎麼能亂殺人呢?我不行,我不殺。

建文四年,朱棣已經過了長江了,建文帝難過極了,於是讓李景隆去請和,這個操作真的槽點太多了。難道建文帝覺得李景隆和朱棣有送物資的情分,所以認為朱棣應該給李景隆面子?還是依然認為李景隆是值得信任的忠臣?就很難理解。

朱棣當然不會答應請和,仗打成現在這個模樣,傻子都不會同意,更何況朱棣不但不傻而且都精靈成小精靈了。

不久朱棣開始攻城,南京自然是守不住的,守不住就要降,降就要開城門,開門受降的是李景隆。


14世紀中國最佳男演員李景隆,是如何成為大明第一“臥底”的?


05、李景隆:14世紀最佳男演員,靖難第一功臣,大明第一臥底,朱棣皇位的實際締造者。

之所有有這麼多流弊的封號,原因是因為,朱棣登基之後不但沒殺他,而且給他加官進爵進行了重重的封賞。


14世紀中國最佳男演員李景隆,是如何成為大明第一“臥底”的?


《明史·李景隆傳》: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增歲祿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猶以班首主議,諸功臣鹹不平。

左柱國這個官名好像聽上去很陌生,大明一朝獲得過這個官名的人有:

李善長,徐達,李東陽,楊廷和,楊一清,張居正···

就李景隆他憑什麼和一群真·大佬平起平坐?那只有一種可能,他在靖難中所有的草包操作都是在表演,目的是協助朱棣取得皇位,那麼他獲得這個封號就沒問題了,因為那真是潑天的功勞。

但是朱棣畢竟不是改朝換代!他還是老朱家的人,治的還是老朱家的天下。甭管李景隆是不是真臥底,也不管功勞有多大,人要能壞成這樣,就碰觸到了人類的道德底線了,滿朝文武是沒辦法接受跟這種人渣一起共事的。

受了封的李景隆於是開始遭受到來自滿朝文武的彈劾,終於在永樂二年被圈禁,但是仍享受國公待遇,李景隆不開心了,絕食十日向皇帝表示抗議,抗議無效後無奈的開始過起了衣食無憂的軟禁生活,就這麼就活了十幾年到永樂末年才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