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能力陷阱】像領導一樣去做事,你才有可能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解讀【能力陷阱】像領導一樣去做事,你才有可能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有些員工呢,他們在專業上可以說是出類拔萃,但是當領導想讓他帶團隊時,這位員工覺得:真的好煩啊,就不能讓我安安靜靜地幹活嗎?帶團隊什麼的我又不會。於是這位員工錯過了成長的機會。

再比如,一個帶著三五人團隊的小組長,他每天都在疲於應對各種瑣事,卻沒有時間和精力與外部進行溝通和合作,不僅遭到其他部門的排擠,還錯過了發展的機會。

你發現了嗎?他們都很樂意去做他們擅長的事情,於是他們便一直去做他們擅長的事,從而拒絕了別的可能性,最終他們都只能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他們就好像被困在自己的能力裡一樣,這就是能力陷阱。

接下來我將從兩部分為大家講解,第一部分是為什麼要“先做事,再思考”?;第二部分是如何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1、為什麼要“先做事,再思考”?

我們先來說第一件事:“先做事,再思考。”有小夥伴會覺得這很不合理,畢竟老祖宗教導我們:“三思而後行”。現在你可倒好,想都不想就行動了,釀成大禍可怎麼辦?

但事實上,因為我們當前的思維是有侷限的,我們的思維是狹隘的,此時若是先思考,再做事,最後我們很可能走錯道路。而只有我們在實踐的時候,才能明白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很多小孩子都有被父母逼著學琴、跳舞、背書的經歷,當初學得那叫一個鬼哭狼嚎。但是五年、十年後,這些孩子就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可是如果讓孩子“先思考,再做事”,這個孩子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成就了。畢竟這麼小的孩子,他們怎麼能看到十年後的光景呢?

亞里士多德說:如果一個人表現得很有美德,那麼他最終會成為有美德的人。也就是說,一個人之所以是好人,並不是因為他想成為好人,而是因為他不斷做好事,這才成了好人。

我們一直認為,改變是由內而外發生的,但實際上,改變是由外而內發生的。所以如果你想做出改變,最重要的不是從思維上做出改變,而是從行為上做出改變,而行為的改變最終會帶來思維上的質變。這就是我們要“先做事,再思考”的原因所在了。

2.如何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好,現在我們知道要先做事,再思考。那麼,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我們又該如何呢?

很簡單,我們必須先在行為上表現得像個領導,然後才會像領導一樣思考。

具體分為三步,第一步是重新定義你的工作;第二步是重新定義你的人際關係;第三步是重新定義你的做事方式。按這三步,由外而內,循序漸進,我們便能夠提高自己的領導力。

首先,我們先來講如何重新定義我們的工作。

領導類型分為兩種,一種叫“中心型”領導,他們對內部的事物更加專注,具體表現在如果這個領導不在,很多業務流程和決策就沒辦法往下走了;

另一種叫“橋樑型”領導,他們更擅長從外部獲取資源和信息,這樣的領導非常看重本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組織關係,甚至於本公司在整個行業中的發展前景。毫無疑問,“橋樑型”領導是富有遠見的。

我們所說的“中心型”領導,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事無鉅細地跟進部門業務,但是這樣的結果卻是與下屬之間的矛盾不斷,而且由於缺乏與別的部門之間的溝通,他受到了其他領導成員的排擠。最後,部門架構調整的時候,卻是最後一個才知道的人。

對此,“中心型”領導會感到十分痛苦,但他可以開始嘗試積極的改變。不再每天呆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而是更加積極地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如此以來,他便得到了與其他部門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係,從而在決策方面,獲得了更多的影響力和優先權。

通過重新定義自己的工作,將自己的日常工作範圍,從各種技術操作需求,轉變為做組織或者是公司外部的工作。這樣做出改變,不僅擴大了他的影響力,而且也讓他看起來更像一個領導者了。

接下來,我們得重新定義自己的人際關係了。

很顯然,人們對人際關係有著非常不同的理解。有人覺得“人際關係”是骯髒的、卑鄙的,其中充滿了利用和欺詐;有人認為,真正的“人際關係”是不需要付出努力經營的,因為屬於你的緣分,是命中註定不會離開你的。

那優秀的領導者是怎麼看待人際關係的呢?

優秀的領導者把人際關係當做是發展趨勢並尋找機會的工具,也就是說,當你和各個領域的人才建立起聯繫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而不是侷限在自己的能力陷阱中。

還記得原來的雅各布是什麼樣的嗎?他每天都在和同事計較技術上的細枝末節,當然我並不是說這樣不對,只是這麼做,反而讓雅各布的眼光侷限在眼前的事務,卻忽略了大局。

慶幸的是,雅各布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他積極地與其他部門的領導者以及其他公司的管理者建立聯繫。如此一來,雅各布逐漸弄清了別人的工作和做事方法;也逐漸瞭解到自己應該把工作重心放在哪裡。更重要的是,通過與別人的連接,雅各布在接到從未接觸過的任務時,他更容易找到富有經驗的人的建議和幫助,從而得到了快速成長。

雅各布驚訝地發現,只是稍稍改變了人際關係的經營策略,竟然能夠幫助他得到如此快速的進步與成長。

最後,是時候重新定義自己的做事風格了。

自從雅各布做了領導後,他覺得自己變虛偽了。原來的雅各布喜歡埋頭琢磨技術難題,可是他現在得表現得富有影響力和號召力,這讓雅各布覺得很累,他覺得自己不再像自己了。

在轉型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有這種自我背叛的負罪感,而這種負罪感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是根據過去來定義真實性的,因此他們認為,改變,就意味著失去了真實性。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能力陷阱》指出,優秀的領導者,應該是像水一樣的人,就像水倒進杯子時,水就是杯子的形狀一樣,人也可以像水一樣的去適應環境和塑造自我。

意識到了這一點,雅各布不再關注自己過去是什麼樣的,而是關注自己未來可以是什麼樣的。

雅各布也開始努力擴展自己不同的風格,比如,和商人談判時,他就直接了當;和婦女兒童在一起時,他就表現得平易近人;面對無賴的時候,他就或強勢或利誘,隨機應變。

總之,雅各布開始學會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中,找到最合適的做事風格,他就像是一隻變色龍,知道什麼樣的環境下,用身上哪一層顏色的皮膚一樣。雅各布也終於完成了自我層面上的轉變,他終於意識到,自我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風格,而改變也絕不是對自我的背叛。

總結

為了避免陷入能力陷阱,同時讓自己看起來更像一個領導,我們必須先在行為上表現得像個領導,然後才會像領導一樣思考。

改變自己的三個步驟,首先是重新定義工作;其次是重新定義人際關係;最後是重新定義做事方式。按照三個步驟,由外而內地重新定義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終有一天,我們終將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喜歡的親們別忘記關注我哦,您的關注和支持是我不懈努力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