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海底撈老闆娘搭建了家族辦公室


在新加坡,海底撈老闆娘搭建了家族辦公室

Photo by Pang Yuhao on Unsplash


1.舒萍的家族辦公室


富豪家族設立家族辦公室,多半是件隱匿低調的事情。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王思聰當初建普思資本,就高調得不行。

新加坡首富、海底撈董事局主席張勇的妻子,也就是海底撈老闆娘舒萍,也在新加坡設立了一個家族辦公室,同樣很低調。

這事還是外媒最近先做了點報道,且乾貨不多,話語不詳。

舒萍搭建的這個家族辦公室,自然是為了打理家族的巨量財富。張勇主外,她主內。

外媒的報道稱,根據向新加坡監管部門提交的文件,舒萍是一家名為新加坡Sunrise資本管理公司的唯一股東和董事。

舒萍在新加坡建家族辦公室,再也自然不過。一是張勇夫妻身家驚人,兩人共同擁有的財富已過千億元;二是早在海底撈上市之前,張勇一家就把身份做了規劃,由中國護照換成新加坡護照。

外媒的報道還稱,目前不清楚Sunrise資本是否將管理這對夫婦的共同財富。這個的確是人家的私事了。

不難發現,研究、觀察海底撈的文章、報道多如牛毛,但有關張勇家族的私人財富管理,信息卻少得可憐。

原因簡單,一類是“前朝”的事情,一類是“後宮”的事情。“後宮”的財務事項,當然更顯得諱莫如深。

在新加坡,海底撈老闆娘搭建了家族辦公室

海底撈董事局主席張勇夫婦


2.愛搓麻將的老闆娘


從財富創造的角度看,海底撈是一個傳奇。

這個傳奇起步於1994年,最初是由張勇、舒萍和他們的朋友施勇宏及其妻子李海燕共同創辦。

如同很多的企業一樣,海底撈成長的過程中,創始股東曾有過股權之間的爭奪,也鬧過不愉快。但後來的事實,是張勇成為企業權力核心,他和妻子舒萍成為海底撈財富傳奇的最大受益者。

如今的新加坡富豪舒萍,當年曾是四川簡陽一個小店員工。她和張勇及朋友們的創業,是標準的草根創業範本。

據說,那時的舒萍與很多內地女性一樣,熱愛國粹麻將。而“海底撈”之名正是取自四川麻將術語。

流傳的故事是這麼說的:舒萍某天在打麻將,而張勇正在為火鍋店取什麼名字發愁。此時舒萍胡牌了,恰好是“海底撈”(打牌的最後一張胡了)。於是張勇有了靈感,就給火鍋店命名為“海底撈”。

“海底撈”後來成為國內最優秀的火鍋品牌。

舒萍的人生,也從此開胡。

這位曾經熱愛麻將的小店店員,在發家之後,倒是開始熱愛讀書——至少,她後來的一些學習簡歷上是這麼呈現的。

在有關她的官方介紹上,列舉了一大堆她曾遊歷過的院校。

比如,有一段是這麼說的,“舒女士於2015年11月完成長江商學院、倫敦商學院、哥倫比亞商學院、日本一橋大學國際企業戰略研究學院、歐洲管理和技術學院及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聯合開設的高級管理人員中國企業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以及金融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並於2016年7月完成上海交通大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舉辦的高級工商碩士管理課程。”

其實,這樣的經歷也並不讓人意外。很多富豪太太穿梭於各種院校,既能讀書長見識,也文雅體面。

相比讀書,搓麻將作為娛樂也沒什麼不好。畢竟麻將還給過張勇夫婦靈感。

在新加坡,海底撈老闆娘搭建了家族辦公室

Photo by Ellicia on Unsplash


3.中國富人與新加坡


在中國富人中,類似舒萍這樣在新加坡創建家族辦公室來打理私人財富的,並不在少數。

區別在於,舒萍的護照都徹底換了,而很多人或許拿的是永居身份,或只是在利用新加坡搭建家族辦公室的一些優惠政策。

《華人家族財富》曾經多次介紹過新加坡為吸引華人高淨值人群的一些優惠政策。作為亞洲新興的財富管理中心,新加坡成為華人搭建家族辦公室的一個樞紐地。

富裕家族通過在新加坡搭建家辦,來管理他們的私人財富,也幫助他們解決家族治理和財富傳承的問題。

每個家族辦公室的目標當然不盡相同,但基本上也都是圍繞著金融投資、地產規劃、稅收籌劃、財富傳承等核心目標。

這些富裕家族深受新加坡歡迎,也被類似摩根士丹利這樣的金融機構所關注和重視。

摩根士丹利們觀察著這些家族內企業可能IPO所產生的業務機會,同時也會利用旗下財富管理部門來開發這些富人的私人財富管理業務。

總之,哪裡有財富,哪裡就會有追逐財富的人。創業市場如是,財富管理市場亦如是。


《華人家族財富》所刊發的文章及觀點,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閱讀者請根據獨立判斷做出投資決策,《華人家族財富》不對投資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 The End -


撰文 夏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