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字找不到方法,高手有何建議?

尋荀文化


我是聽雨草堂主人,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欣賞了你的字,感覺你研習書法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下面就你的書法,與你共同探討一下有關得失情況。

先說“德”字。你應該寫的是曹全碑吧?對比之下,你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左部的雙立人寫的過大,大有宣賓奪主之嫌。二是上半部的橫筆寫的軟曲無力,沒有力度。三是心字底的主筆寫的過小,缺少氣勢。四是有些筆畫寫的隨意,不夠規範。

再說“善”字。一是出現了上下兩個長橫的主筆畫,沒有了主次之分。二是有些運筆的方法是楷書的筆法,而不是隸書的筆法。三是個別筆畫落筆草率,書寫不到位、不規範。

研習書法,無論練的是什麼體,都需要原原本本的,老老實實的臨習古人的法貼,得其精要後,才能有機會寫出自己的書法風格。

建議你還要在今後更加努力臨習古人法貼,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祝你成功!


聽雨草堂主人


練字講究的是耐心,細心,真心,恆心

簡直比女朋友還要難對付有沒有?😂

1、首先一本合適的正規的字帖很重要。市面上也有很多字帖販賣,但是有很多都是機器字體,沒有美感和特點,個人推薦田英章大師的楷書字帖。重點是千萬別買凹槽類的字帖,會有依懶性,脫離了字帖照樣打回原形。

2、(重點)其次不要認為練字很痛苦,練字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可以邊聽歌邊練,但是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去觀察每個字的間架結構,臨摹一遍,再拿白紙自己照著樣子一遍遍寫,一天不用寫太多,練的精才是重點。

3、最後,寫字不可急躁,要靜下心來,慢慢寫,並且每天堅持才能越寫越好,不然也很有可能會被打回原形噢。



涼秋吶


  • 要練得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須選好一本字帖,然後持之以恆的去臨摹、練習,每天都必須去練習,以達到熟能生巧。而且,最重要的還必須要對練字有濃厚的興趣,有興趣才有動力。

  • 練習書法可以陶冶性情,修身養性。書法有很多種,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是最常見的兩種。其中毛筆書法比較難,硬筆書法比較容易上手。因此這裡主要介紹如何練習硬筆書法。

  • 字帖的選擇:可以說字帖的種類很多,什麼鋼筆字貼、毛筆字帖等,字帖是初書者的無聲之師。初學者應當特別注意字帖的選擇,因為字帖的好壞將對初學者的練習及以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我認為練習鋼筆字還是選鋼筆字帖為宜,特別對於初學者,使用毛筆字帖進行鋼筆字的學習,那是事倍功半的。選擇鋼筆練字字帖主要有兩項原則:(1)要選自己喜歡的範本。自己喜歡,才會有熱情去練習它,這將給初學者帶來順利的進步;(2)要選擇行家公認的優秀範本。目前社會上確有一些質最低劣的字帖流行,這是商品社會內的必然現象。如果初學者隨便亂選,則將誤入歧途不僅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可能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氣。因此,選擇字帖一定要慎重,可向行家請教。這裡我推薦你用《龐中華字帖》練字,平時練字也是用這個字帖。
  • 就是字帖字體的選擇在這裡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先練楷書,還是先練行書,還是先練習隸書、草書呢?對於這一問題,我認為,小學生應該先練楷書:中學低年級學生可練行楷:中學高年級或大學生,或有一定楷書基礎的青少年可練行書;對於字體雜亂者,應全部丟掉自己的字體,先練楷書,後練行書。有了楷書基礎,其它字體也就容易了,切莫先練草書和篆書。
  • 個人比較推薦龐中華的字帖,我以前就是練習這個字體練的一手好字的。慢慢練習,每天堅持,堅持,再堅持。相信你很快就可以練得一首好字。謝謝!


湯姆數據排行


現在學習書法成為一種時尚,特別是教育部規定把書法作為中考高考的內容,中央要求黨政幹部都要學習書法聽書法課,這些舉措推動了全民學書法的熱情。這對於宏揚中華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問題是,很多書法愛好者想學書法,可是不知道怎麼學。想找個老師找不到。好在是現在書法學校遍地開花,為書法愛好者提供了學習場所。如果,有的愛好者仍然找不到地方,找不到老師,現在,我就告訴你學習書法的方法,供你多考。

我是河南南陽人,65年在臥龍崗附近的一箇中學考大學。大學畢業後,來到寧夏工作,02年退二線,我才開始正規的學習書法,求教於寧夏當時的書協主席吳善璋等人。經過八年努力,終於在2011年加入了中書協。後來我在多個學書培訓班裡任教。近幾年來,我指導的學生加入中書協的有,加入寧夏書協的,多達幾十人。我的學生有年輕人,也有老年人。凡是想學書法者,我都會告訴他。根據我的體會,如何學習書法我簡述如下:

一要找個好老師。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終為惑也。好的老師應該是理論與實踐都能服人。

二要選個好帖子。首先,這個帖子你得希歡。其次,帖子是傳統的經典的。再就是字數要多。

三要專精一體。不能遍臨名家碑帖。

四要持之一恆。一個帖子,每一個字都要熟記在心。

五臨帖要精準。要察之尚精,擬之貴似。

六臨創要結合。不能學誰不象誰。

對初學書法者,先講這六點就行了。今後,我準備在頭條講書法課,大家有興趣,就聽一聽吧。,





譚雲協


看了附圖你寫的兩個字,從這兩個字來看,你對隸書還沒有初步瞭解。

練書法,找方法,就要從你所學的字體、所臨的帖裡面去找到這個帖的筆法特徵和結構特徵,熟記於心,然後通過持續的訓練,轉化成自己的功夫,達到下筆就能與原帖八九不離十的程度。

結合你所寫的這兩個字來談——

1、以“善'字為例

你寫的前面三橫都是楷書的用筆,收筆還有一個明顯的頓筆,像是柳公權、顏真卿楷書寫法,說明對隸書筆畫不瞭解;從字形結構上來看,隸書的橫畫有明顯的主筆和次筆之分,主筆是典型的蠶頭燕尾,次筆比較弱;從你這個字來看,首橫和第四橫的長度上沒有明顯的區分,這樣主次不分,是寫不好的直接原因。

2、再說”德“字

一是左部佔位太大,隸書的雙人旁,雖然豎畫變成彎尾豎,但是整個偏旁較為狹長,不能與左右平分秋色,否則就喧賓奪主了。

其次,“德”的波挑是主筆,一定要寫得比較突出張揚,整個字才能體現隸書的飛動之勢。見下圖《漢 · 曹全碑》:

練書法的方法,簡單說一句話——

讀懂帖,把握筆法特徵和結構特徵,長期堅持就能寫出你想要的樣子!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從你發的圖片可以看出你是有點底子的,書法就國粹呀,不是那麼容易的,一開始很多人堅持不下去就放棄了,你真正愛上它的時候,就是你對自己的字有成就感的時候。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讓你去炫耀,學無止境,書法也一樣,李斯-書法鼻祖,他的書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再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鍾繇,蔡邕,“二王”等等太多了,這是一個文化爆表的時代,後來的書法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顏楷”,宋朝蘇軾,米芾,黃庭堅,還有“書法家皇帝”宋徽宗,太多。元明清側重點又不一樣。一般我們入門書法,學的最多的就是隸書,楷書,楷書尤其是顏真卿的最為著名。學習書法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不斷的臨帖,你先得把大家的書法吃透,做到形似,再到神似。不斷的臨摹你認為幾個大家的貼,漸漸地你的生活會離不開他們。在面對如今書法商業化的今天,你不是靠他掙錢,我們做的就是自己,書法便是我們的興趣愛好,靜心養性,沉澱自己。附上我自己臨的練習!



元常逸少


反覆臨帖,領悟字體的內容



等你說IIIO


在問答上,看到了很多類似的問題。都是不去拜老師,自學。

說實話,任何一門學問都有訣竅在。更何況,書法藝術是一門最難學的藝術門類。

很多人寫了一輩子,連書法的門邊還沒有挨著。貽誤了大好時光。

某種意義上來講,書法自學等於自殺,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正因為人人都會寫字,才覺得書法不就是寫字嗎,而沒有認識到其精深奧妙,一旦踏上路途,方知艱險難走。

拜個好老師明白的老師吧。少走些彎路。說句不該說的大實話,網絡上噴子很多,真懂書法藝術的不多。如果,自己沒有鑑別能力的話,很容易誤入歧途。


篆刻與卜者老寬先生


寫字萬古不變的要點:

1、點:一定要寫好,點的形態很多,長點,短點等

2、橫:多橫一定平行且等距,包括長橫,短橫,封閉的口子框等,在寫之前一定告訴自己每個橫畫要平行且等距。但是注意,像生這種,前兩個短橫微微抬肩上揚,但第三橫要平一點,把字壓下來,不然全部橫都是斜的,字就斜了。

3、字體不是從頭到尾都是,要有輕重緩急,就像你的骨骼一樣,關節處大,但中間細一點,這個隨字而定。如果一個字所有筆畫都用勁寫,寫字就會很累,看起也很粗壯。

4、垂露豎和懸針豎要直,所以在寫豎之前一定要先在練習本上多練習下豎的控筆。縮這個動作。

其他筆畫都是慢慢練出來,以上幾個筆畫一定要在寫字之前先心裡默唸一遍,提醒自己寫字時候注意。


宅家的YOYO桑


天天練,天天臨。一邊練,一邊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