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女兒出嫁的時候哭的這樣傷心?

此用戶未填寫用戶名1


嫁女兒哭,當然是捨不得女兒嫁人啊。

每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不一樣,有些人內斂含蓄,有些人熱情奔放。

其實相交於母親,父親表達對兒女情感的方式要含蓄得多。但我們這一輩的父母,基本都是羞於用言語來表達對我們的愛意的。

我的爸爸,他從來沒用言語對我表達過他對我的感情,但只要你仔細去感受,就能感覺到到他對你的愛。

比如,高中我住校的時候,每當我和家裡說打算哪天回家的時候,在那天之前的一段時間,我爸會隔兩天一個電話給我,問我哪一天回去,幾點的車,到了鎮上記得給他打電話,他會來接我。

比如,大學的時候,每到快期末的時候,就是我爸給我電話最多的時候。他會隔三差五的打電話來問,我具體哪一天回去,票買好了嗎?錢還夠用到期末嗎?

比如,在我給我爸打電話說“爸,我想你了,你想我嗎?”的時候,我爸會彆彆扭扭的“嗯,嗯”兩聲,然後把電話掛掉。

比如,在我回到家裡熱情的擁抱我爸,說“爸,我回來了,你有沒有想我”的時候,我爸會面帶尷尬的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在我出嫁的時候,我爸沒哭,但我看到他紅了眼眶。但是沒有掉眼淚。我爸不愛我嗎?不,他愛我。只是他已經習慣了情緒內斂,不善於表達情感,也喜歡偽裝。我遠嫁,我爸送我去夫家,那一天我爸情緒都不高。

我的媽媽,在我出嫁的時候,偷偷抹了眼淚,在我看過去時,又笑了起來。

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女兒家的心思比男孩細膩,女孩也更喜歡對著父母撒嬌。沒有女兒的人,是體會不到女兒對自己撒嬌時,那種彷彿擁有全世界的滿足和自豪的。

可是女兒一旦出嫁,就變成了別人家的人。再見面,女兒就不是自家的,而是客人了。女兒以後的撒嬌對象,也變成了女婿。

那種在女兒婚禮上忍不住掉眼淚的,是真的愛極了他們的孩子。雖然說結婚以後還能見面,可是再見面,女兒婚後與婚前,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那個時候,自家女兒又有了別的稱謂,如誰誰誰的老婆,誰誰誰家的兒媳婦。出嫁前,女兒可是隻有一個稱謂的,那就是自家女兒。

那種自家寶貝被別人撬走了的心情,旁人理解不了的。


蘇木言


先說一下我們村的奇葩案例。女兒出嫁當天,她爹真是哭得傷心的不得了,痛不欲生啊。

案例一,老白家裡有兩個閨女,一個小兒子。兒子不爭氣,初中就輟學。也沒本事賺錢。基本都是啃老。

她大閨女在北京工作。據說是在洗腳城裡當經理,人長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非常好,最關鍵的。也是他爹在婚禮上哭得最傷心的原因: 女兒每年往家裡交三萬塊錢!

她哭就是因為家裡的取款機走了。這個是後來村裡的人問他,他親自說的。

案例二,老崔家裡有三個閨女。個個有才,老大最擅長做飯,尤其是烙的餅特別特別香。我是吃過一次,三年過去了,每次回想起來就忍不住流口水。

村裡人都感慨: 催家閨女出嫁之後,劉家莊再無香香餅!

當然哭得最傷心的就是老崔,因為大閨女不僅餅做得好,也是一手好菜。家裡其他人的手藝嗎,你知道,家裡只要有一個能做飯的,其他都是‘廢物’。


案例三、老黑家的閨女走了。家裡的地沒人種了!老黑夫婦身體不好。但他家的女兒身體特別壯實,村裡人給她起的外號叫牛牛。

那幹起活兒來真的是兩頭牛都自嘆不如。嫁出去那天老黑哭的那個傷心呢。一個勁兒的喊著。家裡的活兒可誰幹呢?地裡的活兒可誰幹呢?……

奇葩的原因不計其數。常見的原因不外有二:

一是太疼愛女兒了,女兒就像是老爸的小情人。結婚之前在家裡可以每天吵吵鬧鬧、疼疼愛愛。看在眼裡,就美在心裡。

晚上睡覺前會得到女兒的香吻一枚,冷不丁的一句‘老爸!’也能心裡美滋滋,總之一日三餐都是香的、幸福的!

然而,結婚之後,不用以後!當天晚上就能感受到世界的孤獨,客廳的冷清,內心猶如一葉扁舟!

二是閨女遠嫁。說遠嫁一般都是出了省市的,我姐就是,跨省婚姻。

而且十幾年前,交通不便,一旦嫁過去,一年基本就回來一次。你想想,原來是每天見一次,現在是每年見一次,親閨女啊,自己養了二十多年的小情人!

最後我想說的是哭的越傷心,愛的越深。這其實並不是多麼悲傷的事。兒女在外。常回家看看。特別是父母已老,不說了,一會兒回家看看!


不樣人


你好!自已的女兒出嫁肯定會傷心痛哭的,這是人之常情。俗話說“嫁女而出喪”,有風俗“越哭越發”的習慣,特別是在農村這種風俗仍然在傳承著。

我有親身經歷,女兒是抱來的,比親生兒子還親,感情特別深厚。她在廣州打工找了個黑龍江的男孩,我們反對無效。我是南昌人,女兒出嫁去北方,千里迢迢,去了一年二年都難見上一面。那天女兒出嫁,我們全家都痛哭流涕,女兒和媽媽更是傷心,擁抱著不放手,還是我幾個弟弟強行送上車的,我傷心了幾個月。

我們農村有這種習俗,嫁女兒非要哭嫁,叫“發嫁”,意似發家發財的意思,越哭越發,不哭不發,不哭男方家反而不高興。

我們這裡有三吹三打音樂催新娘出嫁的習俗,三吹就是吹三次喇叭奏嫁女音樂,三打就是敲打三次鑼鼓來催新娘出嫁。一般是媒人先發號令:“發嫁喏!”喇叭開始吹樂,鑼鼓響起,新娘家由其父母,奶奶,兄弟姐妹,姑姑嬸嬸等親人“發嫁”開始哭,哭聲像唱歌,先由其父母領頭哭唱,其餘親人跟著哭唱:“寶貝女兒莫傷心,自古以來這樣興。公婆面前多盡孝,哥嫂姐妹心連心。左鄰右舍多關愛,是非之地莫近身。夫唱婦隨互關顧,舉案齊眉享百春……”聽了令人流淚,這是第一遍三吹三打。

第二遍三吹三打由出嫁新娘哭唱,其他同輩跟著哭唱:“父母情似海深,女兒出嫁拜雙親。十月懷胎辛加苦,低頭想起父母恩。哭聲爸來刀割膽,哭聲娘來箭穿心……”

第三遍由出嫁女兒全家共同哭唱,三吹三打最後圓滿奏畢,這時媒人發號令“起嫁諾!”發嫁哭唱停止,出嫁女由其老公抱走上轎或者上車,這種哭嫁的習俗仍然傳承著。



一滴水4446638295335


我也是兩個女兒的父親,距離女兒出嫁,應該最少還有十年,但是我可以想象得到,為什麼女兒出嫁,父親哭的那麼傷心,將來我女兒出嫁估計我也會哭。

女兒是父親前世的小情人,也是貼心的小棉襖,更是父母心中的小白菜,辛辛苦苦拉扯大,就這樣被一頭豬給騙走了,作為父親,心中肯定會捨不得,也不知道女兒出嫁後會不會受委屈,會不會被這頭豬欺負。如果碰到毫不留戀,扭頭就走的女兒,那就更傷心了。

雖然說現在不比過去,交通方便,網絡發達,哪怕嫁的遠了,也能經常回家,或者視頻通話,但是嫁出去畢竟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不能常伴左右了,傷心也就在所難免,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吧!



情感生活lone


我女兒才上幼兒園的年紀。

有一天拍了這樣的寫真,我心底居然淚奔,居然想到了女兒遠遊,出嫁。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從呱呱墜地,到學會抬頭,開始爬行,蹣跚學步,牙牙學語,調皮搗蛋……女兒幾乎沒離開我的身邊。

而我也喜歡這樣一個搗蛋鬼在自己的身邊。餵奶換尿布洗澡騎在我脖子上帶去玩耍,甚至會尿在我身上。然而我卻依然樂在其中。

恐怕這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女人,我會無條件對她好的人。

我經歷過妹妹的出嫁,婚宴上我們本地習俗是要兄妹吃分家飯的,當時我說不分家。然而夜晚回家,看到妹妹空空的房間,心底喟嘆,說不分,其實她還是去了別人家。不是說妹夫家不好。就是感覺內心也跟房間一樣,空空的。

若是以後女兒出嫁,我想我大概也許一定是會哭的。

哎,不寫了,想到眼睛就有點溼潤。看看我身邊的女兒去了。女兒跟我睡。


陳南朝


前不久我也參加了一位同學的婚禮。

她家的條件不是很好,母親在她幾歲的時候就離世了,父親又娶了一個外地女人做老婆,後來還生了兩個兒子。可以想象,她的繼母雖然不至於說像灰姑娘的後媽那樣對她百般虐待,但是平時也好不到哪裡去。

我這個同學比較老實,沒有戀愛經驗,可能也是因為從小家裡經濟條件有限,她讀大學的時候除了要領助學金外,還一直勤工儉學,所以大學畢業之後一心都撲在工作上,想要幹出一番事業,也就一直沒有談戀愛了。

女人到了一定歲數,還不結婚,連親爹親媽都嫌棄,可想而知她在家裡的境遇。她跟她繼母的矛盾也因此升級了。

稍微介紹一下她家裡的情況,她家有兩套房,一套是從小住的老房子,很小很舊,還有一套是經濟適用房,當時買這套房子的時候她出了一大筆錢,基本上等於她那時所有的積蓄了,繼母說是借,但也沒打算還,兩套房子也都沒她的名字。

她爸比較怕老婆,雖然也寵女兒,但是母女倆有什麼矛盾,他總是叫女兒讓著點,然後私底下再安慰她。好在我這個同學真的是脾氣好,儘管這樣對家裡也是照顧有加,家裡的電視、空調什麼的都是她出錢買的,還經常會幫兩個弟弟買點東西。

他們現在住在那套經濟適用房裡,父母一間,兩個弟弟一間,她一間。她結婚那天我們去了她家,雖說是三室一廳,但是每間房都特別小,她的房間只有一張床,一個衣櫥,和一個梳妝檯,幾乎連站的地方都沒有了,兩個弟弟的房間也是,雙人床,兩個簡易多功能書桌,幾乎也沒有可站人的地方。

所以繼母想要她早點嫁人,把房間騰出來給其中一個弟弟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這樣催了四五年,她自己和老兩口在相親這件事上也花了好幾萬,終於找到個如意郎君。

我原本以為她終於嫁人了,她的父母會很高興,尤其是她的繼母,應該是那種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她盼走了那種心情吧,沒想到結婚那天,在她家單獨拍她和繼母倆人照片的時候,她的繼母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雖然沒有哭出聲來,臉上也還是保持微笑,但還是把我震住了。

後來,把新娘送下樓,坐上車的時候,爸爸也忍不住哭了。旁邊的鄰居一個勁兒地勸,結婚是好事,不用哭。

當時我也在想,晚上就能見到了,為什麼要哭?而且現在交通那麼方便,想看女兒半個小時就能到了。可是當時的場面真的讓人很感動。

我在想,這可能就是人的感情吧,畢竟朝夕相處那麼多年,即便不是特別的親,也還是會有不捨,會有擔心。而且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女兒是“嫁出去”的,即便近在咫尺,也有種不屬於自己了的感覺,多少會失落。

當然,另一方面,女兒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找到一個愛她疼她的男人,心裡也會感動,感動了自然也會流淚。所以這當中的情感是非常複雜的。

最後還有一點,聽說上了年紀的男人都容易流眼淚,題主的女兒只有6歲,那題主應該還很年輕,或許等女兒慢慢長大,看到有男生追求她時,你就會有真切的體會了。

希望我的解答令你滿意,喜歡可以關注我哦


一隻狗的故事觀


女兒出嫁,有的地方是要哭嫁的。

這要看當地習俗。

我老家女兒出嫁,父母都要在屋裡哭一陣才把女兒送出家門。

記得我閨蜜出嫁的時候,我做她伴娘,也是第一次親身感受那種場景。

我跟她從樓上下來,走到正屋的地方(老家有正堂),一家人在那裡送別女兒。

我看著閨蜜跪在她父母膝前,然後她父母就開始哭嫁了。接二連三幾波人,都是自家最親的那些人,都會走上前路一會。然後再把手上的小紅包遞給出嫁的女兒。

而閨蜜也會哭,大概是看著其他人都哭了,自己也忍不住落淚了。

出嫁那天,封建上有一個說法,就是“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就不像先前那樣做女兒的時候,肩上承擔了責任,就算是進入了一個新的家庭了。

這是有些農村地方會有的習俗,但目前大多數城市的出嫁來說,已經很少有哭嫁這一說了。

因為現在的人想的比較開,而且結婚本來就是一件高高興興的事,何必大家搞的哭哭啼啼。

自然這樣的哭嫁也就少了。


紅骨


沒生女兒前我沒有這種感受,何況現在我也是當媽媽的人了,從她出生到她嫁人,二十多年的時間,要離開,終是很舍、很捨不得的!

從剛出生那時,女兒睡覺時,淘氣時,喝奶時,到後來慢慢成長會說話第一次叫媽媽,那時的心都軟了,到後來去學校,再到準備出社會時,這十幾二十年的點點滴滴都印在媽媽的腦海裡,待到要出嫁了,才發現女兒真的長大了,如今,都要嫁為人妻了……而母親永遠都感覺你還是她當初那個在她懷抱裡淘氣,撒嬌,哭鬧……的那個小女孩!



小冰寫故事


都說女兒是爹孃的小棉祆,女兒結婚時心想把自己珍愛的小棉襖披在別的身上,想想心裡就拔涼,拔涼的當然哭的就傷心囉!

我家樓上鄰居是獨生女,他隨口一說,怪不得閨女出嫁爹孃都哭的特傷心!原來閨女和房子還得花錢買嫁疘,所以心思,心思就特委屈,哭的就特傷心!他過後就品過味來了,生一個女了,又白撿了半個兒子,何樂而不為呢!


華叔家有兒女


回答一下吧!我娘八十有八去世,之前曾給我們講過這一類的事情。說女孩出嫁前一個晚上,和她般般年紀的姑娘都要陪著,唱出嫁歌,或者是哭嫁。有專門的出嫁歌,和哭嫁的調子。這是女孩在孃家做女的最後一個晚上,要鬧騰很久很久。其實也有人說,嫁都要嫁了,還哭麼哭。我母親在時,還會唱給,或者哭給我們聽。可惜那時沒有記錄下來。我理解,女孩要出嫁了,要離開生活了多年的家,離開親人們,離開姐妹們,心裡的戀戀不捨之情,是常理之中的,也是人之常情。不過,出嫁這一天就不許哭了,因為是好日子,哭就打花了彩頭。我出嫁時,有朋友們來玩,但沒哭,因為我們是新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