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到了6月份,小升初該作何選擇?

zhh38920944


曾經的我是非常焦慮的,現在反而淡然了。

今年我的孩子小升初,我們也處在競爭異常激烈的鄭州。目前尚不知道今年的小升初政策會是如何,從去年開始鄭州這邊的小升初政策已經開始改革了,去年是搖號加面試同時進行的,但同小區裡的幾個孩子去年搖號都沒有搖中心儀的學校,但最後也都紛紛擇校上了其他的私立初中,沒有選擇家門口的公辦學校。

我想今年的政策應該會是全面搖號。

反正也想開了,焦慮也沒有用,目前疫情期間在家,除了上網課,就是按部就班的複習,疫情突然到來的時候,什麼小升初的複習資料都沒有買,後來下定了好大的決心在網上選了語數英不同的複習資料,現在已經開始著手複習了,英語主要刷的就是中考卷,我們這邊好多的學子夢想的就是鄭州外國語中學,聽說牛娃們刷的都是高考題,真是太厲害了。

也自覺自己的知識是越來越不夠用了。

孩子也慢慢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識,網課及複習的時候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喜歡父母陪在自己身邊,我想也是逐步要退出的時候了。

但我仍然沒有放鬆對孩子學習暗地裡的支持和跟進,我想就把自己當做孩子的助理和秘書吧。

最後歸結的就是小升初順氣自然,如果能上私立的初中最好還是選擇私立的初中,畢竟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每個孩子都渴望獲得的,良好的成長環境對孩子的青少年時期人格的塑造是很重要的。

最後祝願我們早日趕跑病毒,早日戰勝疫情,也祝我們的娃娃今年的小升初一切順順利利!


覺醒的母親


題主過慮了!

第一,疫情不會持續到6月份。今天才3月13日,全國的疫情防控已經有很大成效!全國29個地區清零,多地區連續十幾天沒有出現新增患者,按照28天的硬性要求, 大部分地區將會在4月份陸續開學,怎麼會推遲到6月份?

青海,貴州,西藏,雲南,山西先後確定了初三高三的開學時間,其中青海地區已經 於3月9 日開學了!

其中貴州3月16日開學,

雲南3月23日開學,

山西高三3 月35 做準備,中考推遲一個月,

西藏地區3月下旬開學,具體時間未定!



我所在的地區河北省已經連續14t天沒有新增病例,省會石家莊已經連續20天沒有新增病例了!真是一個好消息!還有8天,石家莊就達到了28天的要求,真的是很期待啊!


至於小升初擇校,家中不必困擾,好學校重視生源,珍惜優秀學生,渴望有更多的優等生加入到學校來!那麼,小升初的擇校考試就不會終止!

學校會根據實際情況了來做安排的!

今年的高三藝考因為疫情被迫終止, 相信疫情緩解後,還會組織相關的藝術考試。 相信小升初也會按照這個辦法來執行的!


六年級的學生應該認真學習,珍惜每一個過好當下,來日正式開學後,才能在小升初考試中考出優異成績!

小學生目前還在開展在線學習,過好的現在的每一天尤為重要。因為今天是明天的基礎!只有今天努力學習,明天開學後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實力!



肖老師英語課堂


由於本人從事的是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最近一段時間通過網上授課發現了一個問題,一個班級內60多個孩子,有40人能夠認真聽課。有10來個恐怕人已經不知哪裡去了,但是還顯示在線。有三個5個,不知是什麼原因,根本就不在線。

對於那些全部端的六年級畢業生來講,家長擔心可能要小一點,但是對於家長對孩子有培養計劃,有人生目標規劃的來說,那麼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校。

我們這邊出現的情形就是學習好的會花錢到我們市裡面來做比較,學習不好的,那就是按部就班的直接升到就近入學的初中裡面去。

我個人覺得家長在針對小學六年級孩子升初中的問題上,還是要重點培養孩子自學能力和對待學校的對待學習的一種態度,有的孩子到了六年級可能是青春期的開端,他們也學會了有自己的一些主見,但是這些逐漸往往是非常片面的,家長在和這個時間段的孩子進行溝通的話,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的孩子沉迷於遊戲,我想和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一些關係也有著聯繫。

總之對於競爭壓力比較大的區域,小升初是人生的第1個起點,家長應當重視的就是孩子的自學能力,慢慢培養,第2個應當注意的就是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


義誠老師


我們家孩子,今年也是小升初。以前我也是天天愁。現在看到科技這麼發達,沒法去學校就在家上課,沒法上班,就在家辦公,多方便了,科技教育時代開始了。

剛才我家孩子還說,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學呢。其實不用擔心,不用考慮這些,讓孩子在家好好學習才是王道,只有把自己的水平提高了,無論將來是什麼方法考試都不怕。

相信我們的國家,相信我們的科技,在家做好疫情防範,在家好好學習。


美人魚日記


看了一些網友的回覆,不由感嘆我們這裡真是個小地方!小升初搖號啊,公立不好啊等等對我們也是六年級的家長來說根本就不存在!

疫情更不會影響小升初的擇優!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這裡從來就不是看六年級最後的期末考試。我們是從五年級起,期中期末區裡就已登記各個學校學生成績;六年級開始連周測,課堂檢測老師們也要做記錄備案,所有的這一切備給區重點中學,由這些中學來保送學生。

六年級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是重中之重,這場考試全區統一出題,重點中學最看中這一次,以前的成績作為參考,小升初保送名單就基本定出了,過罷年的學習只是錦上添花。

有極個別異軍突起的,也會經學校推薦,再次被保送。

每班穩定的前五保送把握基本百分百。保送生是直接進中學重點班的。我們這裡中招能不能進重點高中基本上都是靠重點班。

大部分學生沒被保送怎麼辦,很簡單劃片上學,因為是小城市,整體學校差距不是很大。沒人痛苦去哪兒上學,所有家長焦灼的是孩子成績能不能被保送進重點班。

前五畢竟就這麼點,其餘學生家長重視學習的,就託關係進私立中學。我們這裡私立還是可以的,去年省理科狀元就出自我們這裡的一所私立中學。

私立中學兩種方式錄取,優秀者考進,不過比較難考;考不上的掏錢,但只能進普通班。

總之大家根據經濟實力和學業成績都能上到如願的中學。

我們這裡公立私立教學水平我感覺差不多,都取決於生源。公立高中也有考過省狀元的。

說來道去,成績是王道。你要拔尖,就是住在深山,只要成績在檔,重點中學都能千方百計找到你。親們,努力吧!


lin0220


小升初是孩子在上學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次選擇,能進入什麼樣得一所初中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決定能進入一所什麼樣的高中,所以很多的家長和學生都十分重視小升初考試。

在前些年小升初擇校考試很是火熱,家長和孩子為了能在小升初考試中脫穎而出,要準備很久,近些年了隨著小升初政策的挑戰,考試逐步被搖號、面試和劃片區所取代,但是擇校依然存在,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屬性就決定了這場選擇註定不平凡。


在往年的這個時候,很多的學校都開始蠢蠢欲動,雖然擇校考試被明令禁止,但優質資源需要互相成就和吸引,學校為了保證高水平的成績也需要選擇一批優質的生源,因此很多的學校都會提前進行一些列的準備和活動來選拔一批優質生源。雖然名義上是面談但事實上,還是考試,還會涉及到一些比較難的題目。


身邊很多目前孩子在上六年級的家長最近都比較著急,往年各個學校的政策已經都出來了,但今年到目前為止還遲遲未定,但複習備考的步伐依然沒有停止,雖然學校還沒有開學,輔導機構的線下課程也不能進行,但複習備考依然沒有中斷,每天在家上網課、刷題已經是很多學生的必備功課。因為大家都覺著,考試和選拔無論遲早都會進行,如果沒有考試,學校如來來考查和選拔學生呢?我們不要輕視學校對優質生源的渴望程度,只要你足夠優秀,優質學校的錄取名額會主動送上門來的,因此最關鍵的還是要讓孩子足夠優秀和出色。


當然了,即便是最終的政策就是嚴格地按照片區來劃分學校,在這個時間多做一些複習和準備,對於之後初中的學習也是大有幫助的。畢竟從小學到初中還是一個很大的跨度,無論從科目的數量、課程的難度、對學生的要求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從代學生的經歷來看,小升初準備越充分的學生,到了初中之後學習會越輕鬆,能更快適應初中的學習和生活,也有比較大的可能性在初中的學習中能一直保持優秀。


在數學方面最起碼要強化基礎訓練,尤其是運算能力的訓練和提升尤為關鍵,學校課本上涉及的運算比較簡單,不能滿足初中數學的學習要求,因此必要要加大運算的量和難度,最重要的就是分小混合運算,必須要不斷練習,提升運算的熟練度,進而提高速度和準確率,只要能把這點把握好,最起碼能保證在初一剛開始的數學學習中不會掉隊;在夯實基礎的時候,還得想辦法來訓練和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初中數學的學習對思維能力有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在小學階段訓練思維能力最好的就是一些應用題,雖然有些難,但也是必須要去做的,否則到了初中之後很容易被打的措手不及。


胡老師數學教育


我覺得提問者真的是杞人憂天。首先,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任何一所中學都不會放棄中考成績,更別說重點中學。進了重點初中更得拼命學習。重點初中的課業負擔遠遠重於普通初中。現在,小升初招生形式現在越來越多元化。重點中學其實早就內定了一些學生,這些學生常年在培訓班裡學習英語,奧數等課程,其實重點中學的教學處早都知道這些學生,誰咋樣,搞了這麼多年教育的老師不會看哪些學生優秀?所以即便是今年不偷偷組織地下考試,重點中學也早有了自己的內部錄取名單,然後就和學生直接簽約。但是,如果沒和你的孩子直籤,你也不用焦慮,在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的今天,普通初中也有一個重點中學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中考時的校額到校。教育部在很多年前就進行了校額到校的部署,北京市的重點高中要拿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名額來進行校額到校,而且校額到校名額僅僅限於普通初中,這樣普通初中上重點高中的比例還要高於重點初中。所以你那問題純屬杞人憂天!上了普通初中更容易進重點高中。家長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過好每一天,等待最後的通知!沒有地下考試,其實未必是壞事!另外,你再想想孩子有沒有什麼特長?如果有哪方面特長可以去報考招收這種特長生的學校。總之,人生是場馬拉松!教育同樣是場馬拉松,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再就是現在也是個拼爹的時代,如果家長有什麼關係,比如共建,條子生,包括特長生,都可以在這時各顯神通。所以,家長需要做的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相信自己的孩子,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的!無論是重點初中,還是普通初中都會條條大路通羅馬!





Steve老師


最近,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學生、家長們的注意力完全被網課所吸引,大家現在普遍更多關注的是:什麼時間能開學?

參加中考、高考的學生和家長們更是心急如焚,一方面期待能早點兒開學,一方面又擔憂開學太早不安全,一方面又寄希望於中高考能推遲,真是心累。

但是,還有一個龐大的群體,近期沒怎麼發聲,他們就是即將升入初中的小學六年級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

中高考的關注度和重要性,遠遠超過小升初,所以這個群體在近期似乎被遺忘了。

十萬童書每滿100減50

噹噹

智能小程序

雖然關注度不及中高考,但今年的小升初其實是格外引人注目的,因為這是全國全面實行“公民同招、民辦搖號”的第一年,今年的政策制定,將會影響以後多年的小升初。

所以,關注小升初的人群,不只是今年六年級的學生和家長,還有幾乎所有小學生,及其家長。

這個一線城市出招了

3月2日,廣州市教育局發佈《廣州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確定了中小學招生的政策,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自然是小升初招生。

給大家劃一下重點,並依次對每一點做解讀:

一、公民同招、民辦搖號。

所有民辦學校,報名人數不多於招生計劃的,直接全部錄取,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電腦搖號。

這是國家的大政,沒有任何懸念,也沒有任何地方能夠例外。

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一樣,必須納入到統一管理的範圍內,不能任由其提前招生、掐尖招生,破壞正常的招生秩序。

廣州和其他城市不同的地方有一條: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也實行電腦派位錄取,即搖號

應該是廣州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有比較特殊的地方,這一點廣州本地人應該清楚。

二、全面取消特長招生。

剛開始,允許特長招生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後來在操作中,貓膩太多,尤其是個別民辦學校,膽子比較肥,你懂的。

三、嚴禁一切形式的提前招生。

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誰都不能提前招生,必須在教育部門的統籌組織下,同時招生,即要落實“公民同招”。

3月4日,廣州市教育局就小升初熱點回答問題時說,對於一些民辦學校提前組織的所謂“密考”,是不作為錄取依據的,而且這樣的行為還是教育部門要嚴厲打擊的。

那些參加“密考”,並且拿到“船票”,認為自己已經“上岸”的家長,恐怕要失望了。

四、9年制、12年制的學校,可對口直升。

9年制或12年制的學校,小學生可報名直升初中部。

這一點,廣州比其他地方考慮的周到,這是我印象中,第一個有這樣政策的城市。

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如果學校本身有初中部,能夠報名直升,免去了一大圈全市範圍的派位、搖號、錄取,方便快捷,省事又省心,挺好的。

五、民辦學校連跨區都不行。

民辦學校的招生,原則上不能跨區,有寄宿條件的學校,申請後由教育局批准方可跨區招生,且不能超過招生總計劃的50%。

這一點要比山東要稍微寬鬆一些,山東是到目前為止最狠的,完全不允許民辦學校跨區招生。

以前的政策,對民辦學校沒有太多約束,導致不少地方民辦學校野蠻生長,現在加一些約束也是正常的。

上面五點,大體就是廣州市教育局的大政方針,各區的實施細則將於4月20日前公佈。

這是我們針對重點的幾個解讀,更詳細的內容,請參閱廣州教育局的官方發佈。

還有四個問題,家長也會關心

此外,還有四個問題,是大家可能比較關心的:

六、受疫情影響,招生會不會延遲?

各地的小升初招生,基本都要等到六七月份了,所以和中高考一樣,現在說延遲還有些為時過早,到時不管延遲與否,各地教育部門肯定都會提前通知。

七、公、民辦學校,只能二選一。

這也是今年小升初最大的變化之一。

過去,廣州是先公後民,其他不少地方是先民後公,先公後民還好說,有些地方民辦先招生,公辦學校招民辦招剩下的學生。

國家撥款的公辦學校,給民辦學校兜底,收民辦挑剩的生源,真是不知道有些地區的教育部門是怎麼想的。

從今年開始,因為公民同招,那學生只能選一個了,要麼公、要麼民,不存在時間上的先後。

這樣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均衡生源,讓生源能夠儘量平均分佈,避免強的過強,弱的太弱。

八、報名民辦,搖號沒被錄上的學生怎麼辦?

我仔細看了一下通知內容,發現這部分沒有說明,估計可能要等各區的實施細則,但可以推測一下大致內容。

這裡我們打個簡單的比方,民辦學校A,招生計劃1000人,實際報名1100人,不論搖號結果如何,總有100人錄不上。

這100個人,民辦沒有錄上,公辦沒有報,還有學上嗎?答案是肯定的,義務教育階段,一個都不能少。

只是,你沒有選擇權了。

廣州雖然沒具體說這種情況怎麼辦,但卻說了另一種情況,可以供我們參考。

這一種情況是:如果被民辦錄了,但放棄了,對策的原話是這樣:

可以到屬地區教育局申請統籌公辦學位,請家長留意,統籌的學位不一定是原電腦派位或者對口直升學校的學位。

怎麼理解呢?

其實很好理解,這就像中高考一樣,你屬於第一志願沒錄上的,就要接受“調劑”,調劑到哪裡,那可不是由你說了算了,而是要看區域內總體招生錄取的結果。

區域內,不論是公辦還是民辦沒錄滿,剩下還有學位的,就是你的歸宿了。

如果沒錄滿的學校,既有公辦又有民辦,而且都有好幾所,你會被“統籌”到公辦還是民辦,具體其中的哪一所?沒有說,應該還是要看各區的實施細則。

但有一點是很明確的,不管公辦、民辦,第一輪都沒錄滿,這所學校能好到哪裡去?

這也就促使各位家長,在進行第一選擇的時候,需要非常慎重。

九、公辦不搖號,是不是就一定能進入心儀的學校?

當然也不是。

道理很簡單,比如一所公辦學校B,今年只能招1000人,學校周圍幾個小區,今年六年級的孩子就有2000人,勢必有1000人進不來。

注意即使是公辦學校,也是統籌公辦學位,不是給你指定哪所學校,因為全國各地像上面B的例子很多,所以很有可能你家門口就有一所學校,但你要跑到5公里之外的另一所學校去上學。

在這個事上,有些個別家長就不要無理取鬧了。

家長們應轉變觀念

公民同招、民辦搖號,這一政策將在2020年全面鋪開,不管你願意不願意。

其實對於小升初的焦慮,很大程度上源於一些民辦學校提前考、內部考、密考、掐尖兒招生等種種手段製造的焦慮,嚴重破壞了以前比較公平的招生秩序,擾亂了教學、招生生態,對他們進行適當的遏制和平衡,是應該的。

不論是重點學校,還是私立名校,對一個學生來說,更多的都是外部環境,當然不是否定外部環境的重要作用,只是想說,孩子的成績好壞,最根本的還是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孩子自身的努力程度。

原先在北京處於“被髮配地區”的回龍觀,聚集了當時很多買不起市區學區房的外來程序員們,可十幾年後,程序員二代們生生把回龍觀考成了學區房。這就足以說明,最根本的,還是要靠孩子自己努力。

努力了,你自己就是最貴的學區房,你自己就是最好的牛娃。不努力,學區房、名校也都是浮雲,打水漂的。

打破個別名校們對優質生源的壟斷,有助於緩解家長們的教育焦慮,更能促使家長們迴歸理性,更多的思考教育的本質。

當然,僅僅依靠家長的思考,也不夠,隨著近年來不斷升級的搶人大戰,更多人向大城市匯聚,學校建設的滯後,教育資源的短缺,也是引起家長焦慮的重要原因。

現在各地普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都加快、增多了學校的建設,幾年後這個問題將得到較大的緩解。

相對最難的,可能就是這幾年小升初的家長了。

作為一線城市,廣州的政策對其他城市很有借鑑意義。

雖然最終實施細則可能略有不同,但大的框架基本都差不多,看了廣州,其他城市的家長們應該心裡有個數了。




小多多生活vlog


小學升初中的孩子,進入初中後的轉折期非常重要,主要是面對突然增加這麼多的科目,學習方法和學習時間的合理分配,同時培養出健康的作息時間!這個階段還是要靠家長監督幫助,配合老師的節奏,誰能儘快適應初中學習,培養出好習慣,初二初三的學習就會在良好的習慣基礎上收穫更好的學習質量!沒有很好渡過這個轉折期的,後面會苦不堪言!因此,建議不要以名牌學校為第一考量,應該是離家近的只要學習風氣正常的學校就好了!這樣家長能陪伴走過這個過渡期,為初中後段和高中建立比較好的基礎!


2020媛心蓮語


今年小升初不需要多慮,很多家長朋友都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特別是擇校選擇上,很多時候所謂的名校重點校並沒有想的那麼好,這裡以北京為例解說。

每年北京小升初的家長是最焦慮的,尤其是海淀區,爭先恐後進六小強,進實驗班,但是2019年的高考文理狀元都不是六強高中的學生,也許會被人認為是偶然,但是,這本身就說明教育出現了問題。並不是說重點校不好,一些名校確實在師資,生源和硬件方面確實很不錯,但是,一些所謂的重點校並沒有真正對孩子進行教育,而更多的是追求成績和競賽榮譽,說直白點,是注重對能給學校爭光孩子的培養,大部分孩子都是陪襯品,這種教育很功利,也會傷害到一部分孩子。

現在教育途徑很多,網絡課程,課外培訓,不僅僅侷限於所謂的名校師資,所以,不必糾結於小升初擇校是否可進重點校,踏實提升孩子自身綜合能力,過硬的心理素質,自我學習管理能力,具備這些,不愁孩子不優秀。

優秀的學校和優秀的老師,不是靠學生的成績和榮譽給自己貼金, 而是能把不太優秀的孩子培養優秀,這才是名校名師的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