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親會頭銜冠名越大越不靠譜

宗親會頭銜冠名越大越不靠譜

“宗親會”組織是海外華僑宗親發起的。想當年僑胞先驅們懷揣一本家譜,漂洋過海移居異國他鄉,曾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也曾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

在歷經千辛萬苦的磨難中,僑胞們需要攜手團結,互助互愛的精神,他們為了維護合法權益,於是成立了“同鄉會、宗親會、行業公會、商業聯合會”等社團組織。

改革開放之後,海外華僑興起了尋根熱,陸續回國謁祖懇親、聯誼交流、投資興業,遂把“宗親會”這個宗族組織模式傳到了國內。

中國人移居海外的突出特徵之一,就是社會組織和傳統社團的出現和發展。“宗親會”和“同鄉會、商會、同業公會”性質都一樣,也是海外華人組成的社會團體的種類,具有群眾性,其前身是同宗會、家族性的家族會。


宗親會頭銜冠名越大越不靠譜


筆者自1997年提筆為本族續修族譜來,不斷接觸宗族文化,不斷研究源流世系,以及參加N次全國大型的宗親活動,數年來隨著接觸面的擴大,慢慢了解了各地宗親的利與弊。

縱觀各地宗親會圈子裡的人,各種差異化也就慢慢凸顯出來,一些思想矛盾和組織管理問題漸漸暴露,不和諧的音符,影響團結的因素隨之顯現出來,怨氣、失望的情緒不斷萌生,參與者的熱情也隨之降低,積極性不斷受到挫傷。

沒有加入這個組織的想加入,加入之後的,感覺和想象的不大一樣,有違初衷,漸漸失去激情,甚至感到圈子裡空氣汙濁,有種想逃出來的感覺。各地宗親會似乎面臨“興也勃矣,亡亦忽矣”的命運。

究其原因何在呢?概因加入宗親會的人員成分複雜,其想法、目的、追求、品位不盡相同。企業界、政界、文化界、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普通族民等,各自所處不同的階層,其年齡、行業、文化素質、性格特點、環境條件等千差萬別。

在宗親會提供的廣大舞臺上,有的人試圖利用宗親巨大資源一顯身手,以期實現人生自我價值;

有的虛榮心作怪,一心想在宗親會里撈個名頭官銜,以提高身價和知名度;也有的宗親僅僅為了結交同姓朋友,或抱著藉機遊山玩水的態度……如此等等。在宗親會成員中,存在這樣那樣五花八門的想法實屬正常,也無可厚非,因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遵循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規則。問題在於,面對宗親會越來越複雜的局面,卻難以產生一部具有約束力的有效《章程》,如果有所謂的《章程》,也只不過是虛擬的擺設罷了,起不到任何約束作用。

相當多的宗親僅僅只是一般性的參與而已,或淺嘗輒止,有的冒個泡之後,再也不見了。有些人只願意分享宗親會帶來的好處,卻並無一點實際奉獻付出的心願。

故而,偌大的宗親會組織,很難形成統一的思想、統一的目標、統一的意志、以及可以共同遵循的思想行為規則。致使宗親會軟弱渙散,缺乏應有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原以尋根問祖,聯絡族誼,開展譜牒文化和宗族文化研究的初衷逐漸變味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互投緣的人、有共同目標追求的人,漸漸走到一起了;意見不同的人卻漸行漸遠;分高低、論貴賤、劃圈子,無形中形成了不同階層,不同團體、不同派別,甚至,由於思想認識上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陣營。

最終,聯誼性、研究性、非營利性的宗親會,似乎變成了低級庸俗的名利場。而如今在各地圈子裡,出現了多座山頭,形成不同陣營,你方唱罷我登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論不休,論戰不斷。

一些趨炎附勢的人,跟著搖旗吶喊,形成了對壘罵戰,搞得那些不願選邊站隊的宗親們,莫衷一是,無所適從。過去表現得很活躍、很積極的宗親們,大都選擇了沉默,或低調應對,或潛水觀察,或淡然退出。

因為他們感覺進入這個圈子,其實並沒有多大實際意義,既沒有個人所追求的事業,更沒有自己的利益而言;既左右不了形勢,也改變不了現狀,只不過是看在同宗共祖的份上,本想盡點綿薄之力,抑或參與參與而已,幹嗎要糾結在其中呢?

其實,如果沒有進入這個圈子裡也無所謂,全國動輒關聯人口百萬千萬的姓氏比比皆是,進入這個圈子裡的人畢竟屬極少數。而一旦進入這個圈子,不知怎的,還真有一些割捨不下的情結。在鬱悶糾結中,不少老會員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淡出。各地宗親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那麼如何去認可一個宗親組織呢?

一、是否在政府機構註冊或在當地宗親代表大會投票通過,達到了合情合法性;

二、是否進行宗祠文化建設或進行尋根謁祖活動,進行學術交流,文化研究,信息交流,修纂宗譜,尋根問祖活動;

三、是否在當地宗族進行了獎學助學活動、敬老愛族等公益性事業發展;

四、是否以“宗族文化”為內涵進行了凝聚全族人為目標方向,達到弘揚宗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振興本族的聲望,形成一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精神群體,從而形成一個團結、和睦、有親和力的宗族典範;

五、是否加強了族人的交流、增進親情、友情以及擴大與各地宗親聯繫,促進團結、文明為己任,為各地宗親提供了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

如果沒有達到上述任何一項要求,那就對這個“宗親會”大打折扣啦。還有的一、二十個人成立一個所謂的“宗親會”,以一個會的名譽去進行個人人身性攻擊、造遙中傷人、搞分裂、搞批鬥。說土一些,這些會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給當地宗族帶來極壞的負面影響,給當地抹黑。他們跟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宗親之情,族體之義。其實成立一個宗親會,一個首要任務就是團結和諧一個宗族,達到振興本族的聲望以及擴大本宗族在當地的影響力。如果不是,那麼就自我檢討一下!有的在會場上拉一個橫幅拍幾個相片,就自稱“某某宗親會”,還有的甚至更可笑,自以為一個微信群就是一個宗親會。非也!非也!

宗親會頭銜冠名越大越不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