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兒童兩歲之前有什麼症狀?該怎樣判斷?

blingblingni


通常來說自閉症兒童診斷需要在三歲之後,因為孩子三歲之前語言還未發育完善,各方面能力也不完善,但是很多家長都會在早期發現孩子有一些自閉症的症狀。

孤獨症的核心症狀:社交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動作、感知覺異常

(1)社交障礙:缺少眼神交流,不願意與他人進行言語交流等;

(2)興趣狹窄和刻板動作: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同一件事情,一直做同一個一個動作,玩同一個玩具,看一件事情看很久,看來來往往的車,看車子轉動的輪子等等;

(3)感知覺異常:孤獨症兒童一些器官會顯得過度敏感而另外一些器官會顯得過度遲鈍。部分ASD兒童會有痛覺遲鈍;本體感覺方面也顯得特別。

而一般孤獨症會有的伴生症狀有:

  • 認知障礙
    :國內外研究表明,對孤獨症兒童進行智力測驗,發現50%左右的孤獨症兒童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於50),25%為輕度智力缺陷(智商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於70),這個早期可能表現得並不明顯
  • 言語障礙:多數孤獨症兒童有語言功能問題,通常在兩歲和三歲時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倒退,在2~3歲以前有表達性語言,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自閉症的言語障礙通常會和語言發育遲緩有混淆
  • 情緒問題:一些孤獨症兒童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產生情緒問題甚至攻擊行為。 這些都是孤獨症會有的症狀,但要確診還是要去專業醫院進行診斷,一旦確診要早干預早治療。 關注“優加學院”,瞭解更多專業自閉症知識。

優加學院姜老師


自閉證,當媽媽漫漫地和他溝通,一步一步漫漫來,那就是時間問題,將後來一定會好起來。謝謝


用戶86057135168


現在孩子得自閉症的很多。這原因估計和咱們的高科技離不開呀。那在孩子一週半到三週的時候出現了哪些症狀是自閉症呢?

1、一週半孩子開始學說話的時候,你家寶貝會不會表現的不會言語,只會咿咿呀呀。對父母手中的玩具無動於衷,目光呆滯(這時家長要多和他交流,多引導他說話。簡單的爸爸媽媽,及時就醫)

2、兩週的孩子,依然還是不會說,不會表達,甚至聽不懂大人說話。有時還把自己獨立一邊,玩玩具,玩手機,只會看電視。只會傻笑。還時不時的發脾氣,目光呆滯!(這時,家長們就得注意了,把精力放孩子身上吧,你的孩子需要你的引導,渴望你的愛,渴望你的和她一起玩耍,渴望你和他一起聊天講故事,及時就醫和醫生一起治療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賦予給我們的禮物,既然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要善待我們的孩子。要多花時間去陪她,不要讓手機和電視成為他們的夥伴。




毛老師的育兒寶典


3個月月齡的孩子:對很大聲音沒有反應;不注視人臉,不追視移動人或物品;逗引時不發音或不會笑。6個月齡:發音少,不會笑出聲;8個月齡:聽到聲音無應答;不會區分生人和熟人。12個月齡:不會揮手錶示“再見”或拍手錶示歡迎;呼喚名字無反應。18個月齡:不會有意識叫“爸爸”或“媽媽”;不會按要求指物;與人無目光對視。2歲:無有意義的語言;

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一 量表篩查(1) 交流和象徵性行為發展量表,該量表用於評估嬰幼兒的社會交往和象徵性行為的發展水平,分為溝通、語言和象徵性三個因子,包括ITC、CQ、和BS。前兩個為父母問卷,後一個為專業人員評定量表。(2)嬰幼兒孤獨症量表,包括9個詢問父母、有父母回答的項目和5個專業人員觀察評定的項目,用於18到24個月嬰幼兒孤獨症的篩查,特異性高、敏感性低(3)改良嬰幼兒孤獨症量表,包括23個項目,有父母根據兒童的情況予以填寫,用於16到48個月嬰幼兒的孤獨症篩查,具有良好的靈敏度和特異度。以上三種量表,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二診斷(1)採集詳細而客觀的病史。(2)全面的精神檢查。(3)社會適應能力的評定(4)輔助檢查(5)症狀標準,嚴重標準,病程標準,排除標準


琴姐心理師


你好,現如今自閉症兒童在病症出現的時候,由於家長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往往錯過最佳治療的時間。

其實自閉症兒童在
半歲到兩歲之間就已經有了自閉症的一些表現,我來簡單的歸納幾點,希望對家長朋友們有所幫助!

第一,在寶寶半歲到一週歲之間,寶寶如果對父母的引逗,對玩具不感興趣,長時間重複某一固定動作,眼神呆滯,不喜歡模仿大人或者其他的聲音,這時候家長就要留心觀察!

第二,
如果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對周圍的人或是事沒有好奇感,經常看固定不變的東西,語言能力較其它小朋友差,不喜歡嚼東西 ,肌肉鬆弛等,都要注意寶寶是否患有自閉症的可能
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留心寶寶的一言一行,要做到有病早治,切勿遺憾終生!

我是育兒大大大達人,歡迎留言討論關於育兒方面的問題!


育兒大大大達人


自閉症又名孤獨症,孤獨性障礙。自閉症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對家庭也是一種打擊。自閉症兒童在溝通的過程中,信息發送者的情緒、傾向、個人感受、表達能力、判斷力都會影響信息的完整傳遞。

美國兒科學會公佈了11種最新的兒童自閉症特徵,其中語言能力滯後、缺乏人際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現。

怎麼判斷是否有自閉症呢?如果嬰幼兒成長過程中出現以下特徵,那很有可能患上兒童自閉症。

1、嬰兒盯著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時沒有高興的表現。

2、出生兩個月還不會笑,對周圍事物反應差。五個月還不會發出交流的咿呀聲。

3、當父母叫他的名字時沒有反應,不能辨別父母的聲音。

4、不和別人進行眼神交流。

5、九個月以後才發出咿呀聲。

6、說話很少配合手勢,動作,比如:揮手。

7、拿著某樣東西,或玩玩具的時候,反覆重複一個動作。

8、十六個月大時還不會說一個字,一週歲仍不會發出咿呀聲,也不做任何交流手勢。

9、兩週歲還不會說兩個字的詞,即使會說話了,還是缺乏說話的技巧。

10、不喜歡模仿大人的語言動作,語調單一或重複。



自閉症兒童最佳的判斷年齡是一到兩歲,如果孩子到兩歲還不會說話,排除聽力、發音的障礙後,應該上醫院做自閉症檢查。

自閉症的孩子語言交流困難,常常答非所問,自言自語。和人很少有目光交流,只關心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如若發現孩子有自閉症症狀,家長應重視並且及早治療。


揚靈


直接上圖給你,看看裡面的內容,對比一下就知道孩子有沒有問題,但是即使有些不同與其他孩子的地方,也未必就是孤獨症。

這類的病症需要有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判斷,不是幾條特徵符合就可以判定孩子患了自閉症。有的只是發育遲緩,或者感統失調,也有的是語言發育遲緩,這些症狀初步看起來和自閉症是有些類似,但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發育遲緩的孩子不存在核心障礙問題,而自閉症兒童,一旦確診,在社交和語言表達能力上,那將是永久的障礙,所以家長如果感覺孩子有問題,不要在家自行猜測和判斷,趕緊去正規醫院為孩子診斷一下,不是自閉症更好,如果是,儘快干預治療,越早越好。


雞蛋殼裡的蝸牛


這個階段的幼兒運動能力有了新的發展是學走路進展迅速的時期。幼兒的活動空間擴大了,認知能力和語言都有了很大變化,與周圍人和環境的社會互動能力、溝通想象能力、情感交流能力等明顯提高。孤獨症的行為可能逐漸顯現出來,臨床中許多病例都是在這一階段被家長和專業人士發現。家長一旦發現幼兒某些發育指標落後於同齡幼兒或發育不均衡,同時有一些奇特的行為特徵,即應引起高度重視。

· 大運動通常落後於同齡幼兒。

· 一旦學會走路就喜歡不停地、無目的地跑。有的幼兒跑步時身體往前衝,絲毫不注意前方的危險。

· 走路時踮著腳尖,帶著一種古怪的彈跳步態。

· 12個月以後還對語言指令沒有反應,沒有咿呀學語,沒有動作手勢語言,不能進行目光跟隨,對動作模仿不感興趣。

· 熟人呼喚他(她)的名字時,就好像沒聽見一樣(一定要排除聽力障礙)

· 16個月以上仍不說任何單詞,對語言反應少,不理睬別人說的話。

· 2歲時仍沒有自發的雙詞短語出現。

· 迴避別人的目光,缺乏與人對視的非言語交流。

· 18個月以上仍不能用手指物或用眼睛追隨他人手指的指向,沒有出現參照和給予行為。

· 缺乏象徵性遊戲,缺乏想象力、創造力。

· 對周圍環境和小朋友的活動不感興趣。

· 行為刻板,走路只認一條固定的路線,喜歡的玩具也很單一。

如有以上症狀,務必重視起來,到當地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一旦確診要早干預早治療。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


首先要確定自閉症是先天的一種缺陷,而不是後天因素造成的,自閉症孩子的大腦就是發育得和正常孩子不太一樣,以至於在社交、情感、語言等方便會有不同程度的障礙。自閉症本質上是“溝通能力障礙”,所以初步判斷孩子正不正常,要觸及這個問題的本質,既“溝通能力”。比如說孩子不能聽懂父母指令,或者不理睬父母的指令,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會情感依賴父母,和父母不親膩等。

自閉症的孩子一般在2歲之後社交和情感上的落後會更加明顯,行為問題也會日益嚴重,一般來說,越大的孩子越好確診,但是越小的孩子,干預越是有用。所以無論孩子多大,當你懷疑他社交方面有問題,最好還是儘快去做一些關於自閉的評估篩查。

主要的治療方式還是針對社交溝通能力的訓練,越小的孩子,越是有用。

父母不要輕易的把孩子不說話和自閉症聯繫起來,有的孩子語言遲緩一般是語言啟蒙的問題,跟自閉症完全沒有關係,比如我家孩子現在13個月了一個字也不會說,但是她會跟我情感交流,會用肢體語言表達,我的很多指令她都能理解並完成,4個月出門碰到她喜歡的人她會用笑來表達,也會用“嬰語”來跟人交流,所以即使她到了2歲也不會說話,我也不擔心她會自閉症,我要做的是語言上多多交流,讓她儘早說話。


伊寶投食記


ASD小朋友一般的診斷都需要在三歲之後了,因為孩子三歲之前,孩子的語言還未發育完善,各方面的症狀表現都不是非常的突出,但是很多細心的家長都會在三歲之前發現孩子類似自閉症的相關症狀。

ASD的核心症狀是社交和行為。如果孩子存在著社交方面的障礙,就要引起注意了。比如對父母家人的離開或者到來沒有反應對家人缺少相應的依賴性和情感溝通;對同齡小夥伴缺少互動和分享的熱情,喜歡獨自的玩耍和活動,總的來說,就是缺少雙向溝通和互動的熱情。

有很多的孩子還會出現行為方面的障礙和刻板的行為,對於物體的迷戀遠大於對人的迷戀,長時間的反覆的重複同一樣玩具或者活動;每天的習慣都保持一樣,走同一條路,吃同一種食物。

很多的家長問我,說孩子不會說話是不是自閉症,其實語言問題也算是自閉症的一個表現症狀,但不是核心的症狀。我們判斷的標準是孩子的語言障礙是否影響到雙向的溝通社交。有的ASD小朋友不是不說話,而是話非常的多,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自言自語,反覆的重複和當前狀況無關的內容。沒有跟你雙向交流的能力,你問你的,他說他的,且都和你的問題無關。

如果孩子在兩歲之前,出現上述一些症狀,那麼家長就不能掉以輕心,儘快帶孩子去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早發現,早干預。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