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企業裡的有些職工越來越沉默了?

裂縫中望星


題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績效越來越好,員工越來越沉默這是一種怪病,多發生在一些“大”公司。企業裡的員工越來越沉默,說明公司的政治環境出了問題,高層建築的導向出現了誤區!

作為一名職場填坑者,在我工作的這些年裡,到個別公司經歷過這樣的現象。剛開始的時候還允許並且鼓勵大家有不一樣的聲音,但是過了幾年績效越來越好,員工卻越來越啞巴!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僅是路人觀點

來自高層的鬥爭風潮,隨著風波傳遞對基層形成了影響,大家只怕說錯話被追究

一個公司在初創發展階段,通常都會言路廣開,大家的工作熱情以及執行都能向著“為公司好”,為了多拿獎金方向發展。因為這個時段對於高層來講誰都有利益,能和平共處。一旦進入公司穩定階段,跑馬圈地的現象就很常見了,高層忙著搶地盤,中層忙著找靠山站隊伍,帶來的結果就是大家惶惶不可終日,誰也沒有安全感。員工為了不犯錯誤,被其他勢力惦記,與其高調做事,不如低調做事,我啥也不說,你啥也別問我,做好自己份內的事,絕不多言一句。


筆者曾經呆過的一家公司就是如此,公司剛成立一年我就入職了。我在那裡待了4年,也算是非常有感情。那時候在車間裡做一線員工,雖然偶爾也吐槽公司,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公司的管理很開明,每個人做事情都很開心。去年與一位還在公司堅持的好朋友聊天,他就提到現在公司最大的變化就是大家“不敢說話”。隨著前幾年公司業績的增長,公司引進了更多的外部管理,“山頭文化”多了起來,有一部分管理者把“不同的聲音”和“執行力”進行了掛鉤,利用“執行不力”排除異己。這樣的政治高壓下,大家誰也不敢說話,夾著尾巴做人,低調混日子。即便是下面怨聲載道,到了上面也是一片歌舞昇平。

公司的某些制度被大家誤讀,導致中層刻意打壓員工,使大家保持沉默

這一類就很有意思了,常說“制度管人,流程理事,管理定江山”。但是,真正執行制度的是管理者,尤其是中層管理者直接涉及基層管理,他們對於制度的引用和需求就非常多了。這時候,恰好某一項制度與“員工發聲”有關係而被管理者曲解,就會導致大家有口不能言,有話不敢!很擔心出現“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情況,遭受無妄之災!

我們都看過清代的宮廷劇,其中有一個橋段就是“文字獄”。在這項運動當中,搞株連,曲解的現象比比皆是,最後大家都開始裝啞巴,靠比劃來進行交流。這裡面的“文字獄”就跟我們某些制度的曲解是一個效果,活動開始,全民啞巴!

“因言獲罪”的個別事件讓大家引以為戒,不敢再開口

“殺雞駭猴”這樣的事情在職場屢見不鮮,有個別公司會出現員工“因言獲罪”的情況,更關鍵的是公司內部流言比真相傳播的更快。如果恰好碰到這樣的事情,大家就會“很聰明”的閉嘴,只怕屠刀下一次落到自己脖子上。

筆者曾入職某一家公司,它的文化氛圍就因為高層鬥爭變得非常奇怪。入職一週以後,某個跟我關係比較近的管理就告訴我“多看少說”,尤其是不能說看到的不正常的,因為之前有好幾撥人就因為忍不住而被幹掉了!但是,在我待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發現,他們把個例當成導向,那家公司並沒有黑暗到那個程度。

員工不敢開口說話這件事情上,管理需要負主要責任。中層管理要在團隊內部引導大家“敢說話”,通過管理手段,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高層管理者,要適當進行輿情監控,確保聽到的聲音是真的,並及時對一些不正常的情況進行引導改善!


僅是路人


我剛上班那年簡直跟打了雞血一樣,加班不要加班費,每件事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忙到走路都得小跑,特別有成就感,特別開心。呵呵,過了一年,種種原因吧,也看透了,也沒什麼心勁兒了,做事還是盡力做,但以前是盡120分力,現在也就八九十分力了。只能說,工作讓你累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中的人,關係,辦公室政治……


嗷嗷跑的小蝸牛


我來談談個人的看法:我們公司投產前夕,有很多的前期準備工作要做,公司的員工無論是新來的還是老員工都很積極,那時候有很多重體力工作,可員工工作積極性都很高,夏天,接近37度的高溫,稍一活動就一身的汗,可員工在滿是灰塵的環境扛著40公斤的粉料上下飛奔,加班加點幹到晚上十一二點,可沒人叫苦叫累。直到投產後一段時間大家的積極性還很高,一兩年過去了,卻再也找不到往日的工作勁頭了。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投產前,大家都盼著有一個好的結果,或是工資高,或是一官半職,投產後沒達到預期目標,心裡落差大。二是投產後領導畫得大餅沒有得到兌現,員工對公司失望。三是隨著生產的日益正常,原來一起打拼的或許成為領導,官威越來越大,失去了創業時同甘共苦的氛圍。四是日益平淡而又充滿挫折的生活磨平了稜角,銳氣不再。五是付出得不到回報,不願再盡心盡力為公司賣命,做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不願再多出一份力等等就像很多時候人辭職原因無非兩個:不是人傷心了就是錢傷心了。以上僅為一家之言


江湖散仙


沉默!

我也是某大國企的職工說實話迫於無奈啊,我也曾今年輕氣盛過得罪過領導,那小鞋穿的你都覺得“真就這麼合適?”吃過虧才長記性,單位裡面種種不合理不是三言倆語能講清楚的。知道衙門裡面養了群老爺皇親國戚,明知道他們佔用了絕大多數普通職工的利益。不合理的分配不公道待遇,心裡滿腹苦水無處吐槽最終還是被自己腦子裡三個字堵住“不能說”。為了生活為了工作沉默被設定成了自己最終揹負的一個不敢解開的包袱!有牢騷跟幾個志同道合同事吐吐就好,私底下找三倆好友推杯換盞才能暢所欲言罵他們“祖宗十八代”😅,心裡才有幾分暢快淋漓!哎希望寄希望一切往好的發展一切都能合理。不要欺負那群默默無聞老實巴交工人。不是我們軟弱可欺負而是我們更願意安於現狀不為生活所辜負。


爺我就是愛矯情


真的忍不住分享一下我的親身感受和發現。

目前我進入職場5年,再也不會像之前那樣,直接說出自己很多的想法或意見了。


想當初,我有什麼想法大都會說出來,包括部門徵集什麼意見,不管是對於產品還是用戶。

但後來我發現,說出來之後產品也並沒多少改進,即便是其他人的好建議也並沒有真正落實下來。

而且領導用一些輕鬆的語氣來問時,你把心裡話都說了,再帶點小情緒,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在你看來,自己只是偶爾吐槽一句,領導對你的看法已經生成了。

某一天,一個入職不久的同事突然對我說,“你知道嗎?我們的工作微信是一直被監控的,天哪,太可怕了。”

我說,我知道啊,這很正常。


她一位95後,還對工作環境帶有粉紅泡泡,末了提醒我“哦,那以後我們就不要在公司微信上說工作以外的事情了,和XX(我們直屬領導)也不能說太多。”

工作就是工作,領導主要看結果。

你不要覺得領導或者同事對你嘻哈笑了一下,你就可以把心裡的想法全部說出來,不管是意見,還是對於工作的個人看法,尤其是負面的吐槽。

客觀敘述事情可以,但不要帶情緒。


總之,說出自己的看法,也並沒有什麼促進作用,還有可能招來一些是非,讓自己很心累,那乾脆就不要說了。

這是大部分公司和它的員工面對的現狀:彼此都背過去。

於是大家越愛越不愛說話了。

不過如果你的領導值得信任,比較開明,還是可以多一些交流,這樣的領導有不少優秀的品質。


and夏小麥: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職場5年,分享真實幹貨!

and夏小麥


沉默是活 多嘴是死

以前企業的叫工人(工人當家做主) 現在叫員工 工人與員工是兩回事 我在單位上班三十多年 已懂事了 上班時就是個傻子 老闆(就是大大小小的官)怎麼指揮我就怎麼做 下班後恢復在正常人


水中歡


在企業裡或者體制裡真的待時間長了就會深刻體會沉默是金這4個字,就過年放假前一天因為這個新冠我在群裡說了句大家出門記得帶口罩提醒了下大家,結果領導打電話叫我在群裡不要說跟工作相關的事情,哎不說就不說吧,以後也懶的說了


萬事平常心啊


企業裡有些職工越來越沉默了,想想還真是,現在很多同事,領導讓提意見很少提了,在工作群裡話也少了,現在群很多但都不怎麼活躍,為什麼呢?分析了下,大體有以下原因:

一、曾經愛提點想法,曾經不沉默,但沒什麼用,現在只好沉默了。

以前公司還提倡給公司、給部門提意見,做提案改善,後來還真有不少職工提了意見,收集回來幾拾上百條意見,後來交到辦公會討論,被各部門領導各種推託,提案不了了之,後面再喊提意見,職工也懶得說話了。

二、混久了,沒激情了。

人在一個地方混久了,也上年紀了,很多人也沒有了當年的激情,也被環境同化了,懶得去爭,懶得去提,領導怎麼說就怎麼做就好,沉默成了這些人的當然選擇。

三、被打壓,不敢提了。

一些新員工,剛進公司時,還是很的激情的,也看到了公司的很多問題,也積極提意見。也有一些年輕員工,原來比較有個性,發現問題也敢說,但當他們提出問題後,被當成告黑狀、被當成不瞭解情況亂髮雜音等等打壓下去,後面只好沉默了。

四、公司一言堂的氛圍深厚。

一些公司的老闆或一些部門領導很強勢,聽不進建議,聽不得不同聲音,一言不合就開罵,整個公司或部門一言堂氛圍深厚,工作氛圍壓抑,職工不敢提不同意見,也不敢評論工作對錯,集體沉默了。

總結,一個企業出現員工越來越沉默的現象,老闆應引起高度重視了,這將對企業的活力、企業的文化、企業的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作為老闆和企業高層,首先要檢討的是問題是不是就出在領導幹部身上,要從領導幹部自身先做出改變,領導幹部要帶頭作批評與自我批評,領導幹部要帶頭鼓勵員工發言提意見,而且對員工的意見或建議有反饋有落實,企業整體氛圍才可能逐步好轉。

以上供參考!


淡而不定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營企業叫員工,私營企業叫打工,打破鐵飯碗,有能力你就使,充分體現了按勞分配的原則,中國經濟與世界同步!



陸升義101


不能說或者不敢說真話,實話。真話,實話傷人,打臉。領導只想聽的是好話,假話,高大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人過中年一家老小要養活,早已沒有了年輕的衝勁了。老老實實夾著尾巴做人吧(當今社會,你就想當舔狗都得有門路,靠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