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性關節炎,老中醫說作血瘀症治療即可,這要如何解釋?

用戶77095148395


類風溼性關節炎,及所有的骨痛病,包括痛風等症,按血淤症處理是有道理的。

“不通則痛”,脈絡淤塞、血管淤堵硬化是人體發生疾病的基礎,溼寒內侵,脈絡淤堵,關節局部血液運行障礙,迴流受阻,血液在關節及附近組織存留過多,導致關節酸、麻、脹、痛等症狀出現。

提問說10付藥康復,有點難,說10付藥改善症狀,還差不多。

因為:1,排出淤堵物必須將脈絡血管內的淤堵硬化物分化降解成粒子後才能排出。這個是專有技術,不是誰都會的。

2,人體每天排出淤堵物是有定量的,排出過多對身體有害。

3,消除症狀,但淤堵硬化物不排出,就不能達到治病去根的目的。

辯證依據:寒涼是導致人體發病的主導因素,其他與人體相關的各種因素侵害都不是決定性的作用。

溫差的變化導致氣體流通——風。

溫度的差別產生蒸汽——氣遇寒而結為溼氣。

辯證要探本求源,不可浮躁。

參見:《痛風,風溼類風溼等骨痛病的徹底清除方法》。


用戶63338294359


首先申明一下,中醫的風溼與西醫風溼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我們可以看一下西醫風溼病的定義,風溼病是泛指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經等一組疾病。往下細分則有一種叫瀰漫性結締組織病,類風溼關節炎屬於其中的一類,諸如紅斑狼瘡、血管炎也屬於其中之一。目前西醫治療通過非甾體抗炎藥與抗風溼藥物結合,或者加用生物製劑行靶向治療。

中醫上的風溼則範圍小一些,“風寒溼三邪合而為痺”。中醫把風溼病分為行痺、痛痺、著痺等等症型,根據不同類型會有不同治療方案。傳統中醫並沒有直接類風溼的分型。簡單的把類風溼歸結於血瘀證,並不恰當。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南方健康


類風溼性關節炎屬中醫的痺病範圍,發病原因一方面是體虛,自身抗病能力不夠,另一個是風寒溼等外邪的侵入。從發病開始到這個病的晚期,都和病邪痺阻脈絡,氣血瘀滯有關,但也並不是單純祛瘀可以解決問題的。中醫治病最核心的問題是要辯證辯病論治,方證對應才治療有效。葉天士絡虛通通補,久病人絡,以蟲蟻搜剔血絡,這些觀點對後來治療痺病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尤其是大家朱良春先生。疾病早期,有寒剛須祛寒,有溼則須利溼,寒熱夾雜則須兼而治之。如當歸拈痛湯,烏頭湯,桂枝芍藥知母湯等都是有效的方藥。並不可一味祛瘀,那樣是很片面的。


蕭叔沉默的羔羊


風溼病可以看作血於證!因為身質溼氣重,導致是血不作暢通,血的表層有水溼,在皮膚下面,遇涼冷水溼不但隨血流通,而且還影響血液的運行,遇冷時間過長,水溼與血液便留下一部分而止。只有加強毛血細管的擴張,加強氣血暢通起來,由此產生熱能,脾健溼除!


哥寫的是寂寞


類風溼性關節炎 ,主要由於肝腎虛寒兼風寒溼阻礙經絡所致,肝腎引起骨髓空虛筋軟無力、需服中藥祛溼排寒,溫補肝腎,通經絡調氣血才能治癒


類風溼老方


這個所謂老中醫是真不懂中醫!類風溼是風溼類疾病中最嚴重的病症,目前並無有效的治癒方法。而中醫對此類病症治癒率也並不高,中醫稱為痺症;有行痺、痛痺、血痺、骨痺之分,類風溼與中醫骨痺同類,治療難度極大,並非單靠血瘀症治療法能治癒的。


博晝


我媽今年70歲了,骨關節腫大,吃的中藥加氨糖現在關節已恢復正常大小了!


明軒64312136


還不單純是瘀血,有飲,有痰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