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讓我領悟到 無管其他,初心不負,毅然去做

《人生海海》讓我領悟到 無管其他,初心不負,毅然去做


看到它的黑色封面,簡潔畫風,“冷峻清奇”四個字冒出腦海,心隨之莫名冷靜下來,好奇心也愈加深重。


午睡時間沒了,晚睡也推遲了,國慶小長假外出乘車帶著它翻幾頁,在遊樂場陪孩子也找個略微安靜的休息區再翻幾頁。它自帶魔力勾引著我去揭秘探尋,書中的每個人物在我腦海裡都是鮮活靈動的,作家用的詞眼都是費心斟酌而句句耐品。


麥家將《人生海海》的故事背景設置在自己的故鄉浙江富陽,豐富地還原了童年的生活環境、家鄉風貌,代入了兒時與父輩相處時的細膩心境。全書圍繞著一個身上纏繞著很多謎團的上校展開,運用多種敘述順序,塑造了各色人物,情節曲折迷離,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而敘述的視角,從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展開,經歷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以逐步成熟穩重溫和的方式講完了海海人生中橫貫中國半個近代史具有典型性的深入人心迴腸蕩氣的故事。


短短五天,當我讀到故事的結尾,看到林阿姨陪著上校一起死去的時候,我和故事裡的“我”一起哭了,為這對寂然離世的善良的夫妻送行。我和“我”情感上的共鳴在第三部分達到制高點,對於林阿姨義無反顧的選擇肅然起敬,對於上校的結局也深感安慰。


《人生海海》讓我領悟到 無管其他,初心不負,毅然去做


再回首書本封面,我理解了作者醞釀八年,寫作本書的初衷——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卓絕中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到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粗淺地說,上校的結局就是幸運的,他瘋掉了,智力下降了,忘了身上的恥辱痕跡,而那些文字最後也被深愛他最懂他的林阿姨修飾更改了,讓他體面毫無汙損地 。老保長、林阿姨無疑是用言語行動讓我們看到了人性善惡鬥爭之下依舊純良的品格。


好看的故事看了很多,但故事遠不止精彩這一個屬性。真正走到人心裡的故事,就不再是故事,而是一件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藝術品。本以為假期七天不遠遊有了消遣讀物,卻驚豔與這般珍稀的藝術品相遇,快哉,幸哉,深思之......


第一次接觸麥家的書作,感喟於他在故事推進中巧妙留下的懸念伏筆,設置的矛盾衝突

。秘密的緩緩展開過程中,老保長給爺爺醫心,關於上校的故事講述戛然而止;爺爺為了洗雪家門的冤屈,而告發上校;小瞎子自始至終黑惡的行徑......我從初中生到耳順之年,先後聽爺爺、上校本人、老保長、父親、林阿姨講了主人公的故事,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流離,踏足人生的崎嶇坎坷,舔嘗過生活的辛酸滋味,不同的體悟讓他自身從和村裡眾多像小瞎子一樣的探秘者心境轉而成為與老保長、父親一樣的守秘者心境,是矛盾衝突促進了他的成熟和蛻變,讓他在潮起潮落間,看清了真正的英雄主義,也樹立起了對英雄人物的崇敬。


我同樣感喟於他素材選取的大膽果敢。用他童年在生產隊勞動聽到的故事成為本書的核心——上校極力守護的秘密,那個不可描述的部位的秘密。故事看似沾染俗流,卻更接鄉土真實生活,茶餘飯後下里巴人的談資。冗長曲折的經歷敘述,讓上校也讓作家飽受質疑。關鍵其立意是高遠深邃的,隨著故事漸近尾聲,在林阿姨出場以後,所有的真相才浮出水面,英雄的光輝綻放。即使帶著一絲悲壯,依舊熠熠奪目,所以有人說本書是在“性的外衣下藏著純潔的內核,呈現著人性的荒唐與高尚”。


我也感喟於麥家筆下人物的真實鮮活。那位儼然老者風範,哲理俗語溜溜兒出的爺爺,在瞭解了上校部分故事之後,態度從厭惡拒絕到接納保護,當面臨門楣尊嚴境遇時,毅然揭發來平息眾鄉鄰的紛紛質疑,從而讓一家人飽受世間滄桑;林阿姨,從年輕時情竇初開到對上校傾慕身心,由愛到恨,刻骨銘心,直至得知上校遭遇後決然擔當,照顧終老,生不同時,同時赴死;還有老保長仗義為人,守口如瓶,顧全大局。這些人物的言行舉止都是深得人心,合乎情理,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秉性讓故事迂迴延宕,一波三折。


《人生海海》讓我領悟到 無管其他,初心不負,毅然去做


高曉松以音樂比喻這部作品:故事開始是一個鄉村民謠,兒童唱童謠;故事後半段,兒童長大,為生活奔波,飽經滄桑,搖滾樂上來了。他說:“你在人海里沉浮了那麼久,逐漸地你心裡就會生出一片海”。


董卿則以博爾赫斯的一首小詩抒發讀完《人生海海》的感受:“我寫作不是為了名聲,有時候也不是為了讀者,只為時光流逝,使我心安。”她說,若能邀請麥家帶著《人生海海》做客《朗讀者》,希望主題是“告別”,人生海海,時間終將讓一切和解。


我想說的沒有以上諸位的透闢深遠,只是留在心底自勉:


世間一切事物,並非你做它就是什麼樣子,全在紛紛議論裡。

無管其他,初心不負,毅然去做。能承受多少惡意,必會迎來善意幾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