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推薦關於疫情防控下的復工方案,謝謝?

鈺眀


復工和防疫不能流於形式和口號。

首先我們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怎麼做到防疫與復工兩不誤,尊崇兩個原則,因地制宜,因勢利導。

什麼叫因地制宜,

比如我現在身處在貴州,整個貴州沒有新增防疫,那麼我們就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進入貴州省與外省的邊界縣道鄉道省道和高速要道,火車站和高鐵站。做第一層防護。

第二道防護貴州省內,市與市之間各個邊界做好關卡防護。嚴格貫徹重疫區過來的集中隔離。不是重疫區過來的醫療檢查自行隔離。放鬆了不是重疫區進入本市的人,嚴格檢查流程反而更難復工。

什麼是因勢利導

在無新增的市及縣先恢復城市步行街或者主流商圈的關卡,及工廠的復工,讓市內或者縣內本地人員流動性帶活本土經濟。本地媒體或者政府從業人員,宣傳外地進入當地該市的人員請嚴格進行醫療檢查,或者集中隔離。那麼外地人進來本市就畏懼。不敢來。本土經濟又會隨著關卡的取消慢慢恢復。僅此個人建議,請各位不做評論。


柒夏扒尚


復工和復學下疫情管控措施應該差不多吧,甚至復學更多嚴格,本人從復學的情況進行說明,希望對復工有所參考。天津高校2月底

就發文要求外地老師在3月1號之前返回,也是為了復學作準備!

第一,必須掃碼進校,錯峰進校

正式開學前,全體返校教職工和學生需主動如實進行健康申報,內容包括前14天本人外出情況、何時返回、返回時乘坐何種交通工具、與確診或居家隔離情況,開學前學校必須摸清楚的。開學時,在亮碼(證)測溫符合規定後,方可以進出校。本著大四畢業生先返校。

第二,校內提前儲備防疫用品,設置足夠多的“臨時隔離室”

我們學校領導前天剛帶隊檢查完,必須落實,不能走形式主義。防疫口罩、消毒液學校有沒有足夠的備用?發現有教職工或學生出現發燒等症狀,如何應急處理?隔離室夠用不,學校怎樣解除家長的擔憂等。學校領導要求後勤處購置必須的額溫儀、消毒藥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裝等器械藥品以及清潔洗滌用品;校內配備足夠的水龍頭、肥皂、洗手液、幹手紙,配備速幹手消毒劑,有條件的可配備感應式手消毒設施;設置廢棄口罩垃圾桶;確保開學疫情防控人員物資到位。同時設置若干間“臨時隔離室”,用於發現異常教職工和學生後及時隔離送醫,但不得設置在學生集體宿舍和保健室。並與教學場所、師生寢室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第三,落實錯時的報到、上學、就餐、放學制度

實施錯時報到、錯時上學、錯時就餐、錯時放學制度,學生食堂排隊、就餐時保持一定距離;高校實行全封閉式管理。這裡面教職工上下班要做好必要的個人安全防護措施,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途中不繞道其他地方。教職工到校後,應第一時間用肥皂(洗手液)洗手後進入教室或食堂。

第四,堅持實行每日晨(午)體溫檢測

開學後,教學樓要設置體溫檢測點,實行每日晨(午)檢,安排專人對教職工和學生等所有進入學校人員測量體溫、問詢健康狀況,並記錄備查。

第五,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食堂從業人員須持健康證上崗,工作過程中必須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學校人員密集場所,全部停用中央空調。因地制宜地實行分餐制、送餐制或錯峰就餐制,儘可能地避免或減少人群聚集和人員近距離接觸。

第六,學校一律停止超過五十人的大課和講座。






鬼話書生


眼下復工復產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如果再繼續停下去,情況就更糟糕了,引起小企業破產倒閉,工人流離失業。

復工最關鍵的是對上班員工的管控。至於場地消毒及防疫物資配備,工人配戴口罩,測量體溫,不要群體聚集等,這些是最起碼的要求。與政府社區及街道,衛生部門的對接也是必需的,按照要求執行,經過檢查批准即可。

而對員工的管控是大事,擬定細緻的特殊時期的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如果萬一內部出現1例新冠病毒整個企業就基本玩完?!所以對員工過去的底細,人際活動蹤跡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數,確保不發生大事件。

供參考!


牛一刀102


從公司的角度進行回答,一般公司應該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為詳細復工方案。

復工方案

(一)園區管理。疫情期間,園區和辦公場所一律實施封閉式管理,園區僅保留西大門供人員、車輛出入,本著“逢車必測、逢人必測”的原則,對所有進入工作場所的人員進行體溫篩查並記錄,使用手持額溫槍等儀器進行非接觸式檢測,由物業工作人員或單位指派專人操作。所有入園人員須規範佩戴口罩,主動配合體溫檢測,體溫正常且口罩佩戴規範方可進入。若體溫高於37.2℃,將進行勸返並及時報告相關部門備案,要求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外來人員須在履行檢測、登記手續並經批准同意後方可進入辦公區域。郵件、快遞實行定點投遞,不接觸配送模式。使用智能快遞櫃的快遞員經登記並測量體溫合格後可進入,全程須佩戴口罩並由工作人員陪同,完成快遞櫃取送件後應立即離開。外賣送餐及團購配送一律在園外通知領取。辦公區域內禁止吸菸、擺放或吃零食。

(二)辦公管理。疫情防控關鍵期,建立彈性工作制,儘量少安排集中辦公,大面積開放辦公的所屬部門和單位應結合工作實際,在滿足工作基本需求的情況下,從有利於疫情防控出發,努力創造條件,可安排一半甚至更多人員居家辦公。員工在家辦公時,須做好網絡考勤等工作。部門之間儘量通過工作群、電話、聊天工具、郵件等方式溝通工作、傳遞文件,最大限度地減少面對面接觸,當面交流建議保持1米以上距離。

(三)會議管理。充分利用視頻會議等形式安排部署工作,儘量壓減會議數量和參會人員規模,原則上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不組織大型現場會議,實在必須召開的會議儘可能採取視頻方式召開。同時,加快“雲平臺”、“網上會商”系統在全院的推廣。對於必須召開的會議,參會人數原則上控制在15人以內,參會者必須佩戴口罩,同側及相對側應間隔1米以上距離,並儘量相對側交錯就坐,避免集中進出會場。針對生產經營、技術質量等必須召開的、現場參會人數在15人以上、有外單位人員參會等特殊情況,會議組織部門應制定專項預案(含會議時間、地點、參會人員、防控措施等),報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並經公司主要負責人審批後方可召開。

(四)出行管理。疫情期間,除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公務活動外,原則上不安排公務出差。公務出差和市內公務活動由公司調派公務車輛,一律不乘坐公共交通。員工上下班一律佩戴口罩,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如確需乘坐公共交通,須全程佩戴口罩,避免觸碰公共區域,與同車內乘客保持一定距離,到達目的地後第一時間洗手消毒。職工餐廳、物業管理一線務工人員和公司全體司勤人員等關鍵崗位工作人員嚴禁上下班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因項目需要必需開展外業的工作人員,由各單位制定嚴格的防控措施和預案,報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經公司主要負責人審批後實施。

在疫情期間須嚴格履行出差審批程序,原則上非生產經營應急所需,不允許赴外地出差。出差人員確需赴(或途徑)重點疫區出差的,報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經公司主要負責人審批後實施;赴其他地區出差,需報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經公司分管領導審批後實施。出差返回前須向審批人請示報告,返回後須填寫出差相關的行程、住宿、接觸人員、交通工具等詳細信息,報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登記。員工出差期間應儘量選擇防控措施嚴格的賓館住宿和正規飯店就餐,並嚴格按照公司和當地相關防疫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五)就餐管理。員工餐廳不安排集中就餐,暫停供應早餐,中、晚餐採取分餐制,以盒飯形式提供簡餐(提倡自帶筷子、勺子),晚餐時段限量供應外賣。嚴格防範員工就餐時可能發生的交叉感染風險,嚴禁各種形式的聚餐活動。

未實行集中供餐的單位,按原有就餐方式不變,建議職工自帶飯菜或回家就餐,禁止到人員聚集的餐飲營業場所就餐。已實行集中供餐的單位,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統一採取配餐模式,分散就餐,儘量減少人員聚集。各單位應在前一天前提交就餐人數,就餐時原則上應在個人工作區域附近分散就餐。工作場所不宜餐飲服務人員進入的,由各單位指派專人(可輪換)接力送餐。餐飲垃圾應集中位置收集,並在餐後一小時內及時運出。所有人員(含相關服務人員)除就餐時外,均須佩戴口罩。各單位和餐飲服務公司應每日記錄配餐工作人員信息。

(六)消毒管理。原則上每日2次對電梯間、會議場所、衛生間、樓梯間、走廊、餐廳及人員經常接觸、使用的器具,包括:辦公桌椅、沙發、門把手、水龍頭、電話、電梯按鈕、照明開關、交通工具內部等進行消毒,也可視具體情況適當增加次數。其中,電梯間上班期間每2小時消毒1次;會議室、交通工具使用後應立即進行消毒。具體消毒工作由指定部門或物業公司、職工餐廳實施,並做好消毒記錄。辦公區域內應儘量減少使用中央空調,避免交叉通風引起感染。辦公、生活區域設置專用的廢棄口罩垃圾桶,每日不少於一次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

(七)個人防護。自覺注意個人衛生,適當適度運動,保持勤洗手、多飲水的良好習慣,保持辦公生活區域乾淨整潔,每天對辦公區域至少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員工居家保持通風和衛生整潔,嚴格執行屬地政府疫情防控規定。員工自身應每日測量體溫,報告身體狀況和體溫數據,各部門、單位彙總後備存。有異常情況,須當天報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員工在辦公場所工作期間應佩戴口罩;在電梯、會議室、餐廳、洗手間以及2人以上的工作場所必須佩戴口罩。

職工餐廳、物業公司分別詳細制定相關管理規定和應急預案,嚴格落實職工餐廳、物業保潔、保安工作的人員相關防護措施,一線工作人員全程佩戴一次性口罩、手套,特殊崗位配備護目鏡、防護服等,整體提高一線工作人員的防護等級。

(八)員工關愛。各單位要加強物資保障,根據實際情況及崗位需要,為一線和在崗人員配發口罩等防護物資,落實生產經營、作業過程中的健康防護和監測措施。做好員工心理疏導和培訓,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九)人員摸排。實施疫情信息“一日一查一報”機制,加大人員摸排力度,及時掌握員工出行情況和身體狀況,各部門(單位)每日向公司報送疫情期間員工狀況異常信息。各部門(單位)要對返崗復工人員開展健康摸底調查,把握人員健康狀況和近期人員接觸情況,如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和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並根據屬地政府要求採取居家隔離等措施。加強對一線工作人員家庭成員、居住小區有無涉及疑似和確診病例及特殊情況的摸排工作,及時掌握信息,做好工作安排和員工關懷。根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目前人在湖北地區和仍處於醫學觀察隔離期的員工,暫不返崗。

(十)應急處置。一旦發生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等情況,相關單位要第一時間報告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信息上報要求及時向屬地政府報告疫情情況。相關部門(單位)要及時對疫情發生場所進行消毒處理,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密切接觸人員的隔離工作,避免疫情擴散;所在部門要及時跟進發生病情員工治療情況,跟蹤密切接觸人員隔離情況,及時將相關信息報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十一)防護用品儲備及配置。工作人員在工作場所佩戴的口罩,由單位按一定數量標準配發。物業公司和相關單位應提前採購、儲備充足的口罩、消毒液、洗手液、擦手紙等防護用品。物業公司應在洗手間配備充足的洗手液、擦手紙,增設專門收集廢棄口罩的垃圾桶(設置文字標識,標明廢棄口罩專用),內設塑料袋內襯,避免廢棄口罩與容器直接接觸。統一收集的廢棄口罩經消毒後方可廢棄處理。

責任落實

(一)強化組織領導。要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將復工復產納入疫情防控統籌安排和推進,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和責任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復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各項工作、各環節有專人負責。

(二)強化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各部門(單位)主體責任,建立由主要負責人牽頭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機制,組織專人負責復工後的疫情防控工作,逐級落實責任人,嚴格落實公司各項防控措施。

(三)強化工作保障。要在疫情可防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人員力量投入,儘快推動各項工作恢復正常。要繼續多渠道加大物資採購力度,適當配備相關專業防護設備,為一線員工心無旁騖地履職盡責提供安全保障。

(四)強化責任追究。各部門(單位)要強化責任擔當,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復工各項任務,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秋明札記


我們已經開工快一個月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復工的方案……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8b14dcdc08646bca57246ad8b3c5885\

阿釗的堅持


在目前疫情尚未解除的前提下,復工也應是捐序逐漸恢復。首先,對重點防控區工作人員能不復工就不復工,如需復工應重點防控,盡力控制復工人員教量。對綠碼人員可實施多班倒班制,把同時段上班人數壓縮到最少,減小聚集人多的風險。同時對復工場所嚴格實施消殺及通風。對復工上班人員加大空間距離,配置防護裝備。還可實施預防藥物飲用等。


牛虎言傳


一定要解決好“湖北人受岐視”的問題,這個問題關係到未來湖北的長遠發展。除了湖北人自身必須努力以外,政府需要在這方面要有更多的作為:待疫情好轉後,一是要向全國各地推薦湖北勞動力;二是盡力做大省內產業市場,為湖北人在湖北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三是為現在滯留在湖北的健康人出行就業創造更好的環境,有必要向有關地方政府聯繫對接。


遠程春光


首先跟復工人員認真地開會講清楚必須要注意的事項和利害關係,每天上班前必須給每個人測體溫,作為負責人也要注意觀察每個人每天的於疫情有關身體情況,稍有異常必須送定點醫院進行檢查,確保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在正常情況下進行工作!


青島小哥201563953


方案很簡單。

1.戴口罩。

2.還要與他人保持距離至少一米以上。

3.不能兩人以上扎堆聚集。

關鍵是在於每個人能否做到自覺。發熱了自覺上報。自覺和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自覺戴口罩。這才是重點。所以疫情防控關鍵是在個人的自覺性。


循環冗餘校驗碼


首先,員工進入工廠要進行體溫測量,其次,要員工必須佩戴口罩!第三,工廠需要對車間及公共場所及時進行定期消殺,第四,飯堂吃飯的時候,注意員工不能交流,儘快堂食,不能群聚群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b8aaf11ec244f718282b589280b21c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