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的考出了“分界線”嗎?

高考說別人感受不深刻,那就說自己。

我參加高考已經是9年前的故事了,說到這裡又無意識的暴露了我的年齡,不過應該也能找到很多那一年在不同時空,同時參與這一人生第一場真正考驗的“異窗”人吧!

不知道你們當年高考成功考入了理想的大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後來又順利大學?還是高考一時失意,選擇復讀或者去了自己感興趣的專科院校?又或者帶著自己的莫名的執著,知道自己與高校無緣,專科還看不上,佯裝什麼都不怕的進入了社會!

我就是第三種,高考以後就步入了理想中的社會!

不選擇復讀或者上個差一點的院校,並不是高考結束那天決定的。而是高考結束的幾十天暑假經歷了打工生活,認識了新朋友到了臨開學跟家裡吵了一架決定的。

自此便真的步入了社會,嘗試各種最初級的工作,掙行業最低水平的工資。再大膽的去面試各種有可能贏得高薪的工作,結果我發現自己沒有耐性,總是安定不下來,一個工作幹兩個月覺得非常沒意思。一年之後便開始嘗試創業,折騰了好幾年,不想安於現狀。有時偶爾也會想如果當初沒走這條路,我的生命軌跡又會怎樣,但是倔強的心裡重複著“今天仍然不後悔”。

後來去過很多城市,北京、福建、廣東、烏魯木齊,最後就在高考那一天從深圳到了杭州,自此安分下來,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不斷學習、吸收,入了行,找到了自己身處的位置,接觸了很多大能量,有智慧,執著做事的人,時常告誡自己自律,努力像周圍的優秀的人看齊,思維高成長,意識不落後,最終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待人處事的方式方法。

曾經,或者現在偶爾也會對自己非常不滿意,但是我今天依然敢大膽的說:“我相信自己”,生活絕對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現在的你們也都一定走上了工作崗位,有的人成了家,有了家庭,當了父母。有的人依舊選擇單身生活在“單身貴族”和“單身狗”之間切換自如。慢慢理解了生活就是這樣,有人前赴後繼的跟隨,偶爾也有幾個掉隊的。

可不知道你們是否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方式、伴侶、事業、工作、領導、同事或者是否還喜歡自己?這些雖是日常,但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每天壓力大不大,順不順心?

除了有喜歡的工作,我的生活卻幾乎很封閉,因為覺得年齡大了,以前認識的同學朋友後來長時間沒有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少了聯繫變得陌生沒有共同話題,不知道從何聊起。想必成年人的枯燥生活大家都深有體會,沒必要再反覆咀嚼回味。但是想聯繫的人還有那麼幾個,但不知道怎麼才是最好的聯繫方式,發消息會不會不方便回,或者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幾句又沒話了。但我還希望你們多回我幾句,我也多拉扯幾句。

高考並沒有真的產生“分界線”,只是自此我們的圈子,周圍能影響你的會有所不同。高考也不是論成敗的關鍵,只是自此大家各有方向,有自己的定位,和選擇自己該過的生活。我不妄自菲薄,也不看低自己,有姿態的做自己,堅定的對自己說“yes”!

高考真的考出了“分界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