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真的一無是處嗎?別被矇在鼓裡了,這三方面已甩開我國一大截

印度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國家,但印度專家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至少需要三十年才能趕上印度,這番言論被中國網友當做了笑談。事實上雖然印度擁有著眾多的人口,廉價的勞動力,還有政府的支持,但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落後,很多地方還沒有通水通電,就連基本的衛生設施都沒有普及,總體給人的印象就是髒亂差。

印度真的一無是處嗎?別被矇在鼓裡了,這三方面已甩開我國一大截


也許是曾經被作為英殖民地的經歷,印度對於英美俄等國家,一直保持著比較謙卑的態度。但是印度對中國顯然並不是十分友好,一直將中國當成是競爭對手或者是潛在的敵人。美歐等發達國家也一直希望能培養一個能對中國進行牽制的國家,他們給了印度很多支持,甚至就連軍事上也大開方便之門。就算是這樣,西方媒體也普遍認為印度難以和中國抗衡,畢竟我們國家從教育、軍事、經濟等方面都要強出印度不少。然而相對中國來說,印度真的一無是處嗎?別被矇在鼓裡了,在這三個方面印度已經甩開我國一大截了。

印度真的一無是處嗎?別被矇在鼓裡了,這三方面已甩開我國一大截


第一個就是印度藥物的研製,前年《我不是藥神》的走紅,讓印度仿製藥走進了大部分民眾的視野。事實上印度的仿製抗癌藥的藥效在醫藥界一直被人稱為“超A貨”,售價一般為原研藥物的十幾分之一甚至更低,其物美價廉的特性一直讓吃不起藥的患者趨之若鶩。因為印度的貧富差距十分的大,有錢人可以住別墅,上私立小學,去私立醫院。窮人卻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只能住在貧民窟。雖然印度的公共醫療是免費的,但是卻要排隊申請,很多窮人根本等不到救治就已經去世了,正是因為窮人吃不起藥的情況推動了印度製藥行業的發展。印度對一些西方進口藥物進行研究仿製,然後公開售賣,引起了西方藥企的強烈抗議。印度政府說我們窮人多,在生命和專利權之前我們選擇前者。意思就是就是我窮我有理。很多歐美藥企要和印度政府打官司,大部分只有兩個下場,要麼被印度政府直接駁回,要麼就是失敗,就是奈何不了印度政府。

印度真的一無是處嗎?別被矇在鼓裡了,這三方面已甩開我國一大截


第二個就是印度的電影行業,印度電影在國際上的口碑一直都比中國電影好,雖然很多電影都沒有在中國引進,但在海外受到了熱烈擁躉。最近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在國內也引起了熱烈反響。印度電影常用小成本、深立意來吸引觀眾,和我國那些請小鮮肉,花費大量經費製作的爛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前些年,國產電影和印度電影還能打的難分難解,近年來卻被甩開了一大截,在印度的寶萊塢已經形成一個成熟的電影體系情況下,國產電影卻仍然停留在花重金請小鮮肉拍流量電影的路上,難免不讓人痛心。

印度真的一無是處嗎?別被矇在鼓裡了,這三方面已甩開我國一大截


第三個就是印度對外資的吸引了,曾經中國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的入駐,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口素質水平的提高,中國的人工費用也在逐步增加,這讓很多企業的成本大大增加。於是很多企業將目光瞄向了同樣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印度,就連很多國內企業都將工廠搬到了印度。這些企業的進入無疑給印度每年提供了不少收入,也間接提升了印度的基礎建設水平。印度政府本身也在大力改造營商環境,吸引外資,不僅如此印度政府還主動向國外企業“自薦”,制定激勵機制,吸引他們投資。

印度真的一無是處嗎?別被矇在鼓裡了,這三方面已甩開我國一大截


印度相對中國來說較為落後,但是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雖然中國目前的經濟地位在穩步提升,很多國家也主動與中國建交,但是我們不可盲目自大,印度作為我們的鄰居,不能對其掉以輕心,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國想要繼續保持優勢和持續發展,那就必須做到取長補短全面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