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中國戰“役”大思政》網絡課程


課程介紹:本講結合國家衛健委關於新冠肺炎防治方案,簡要介紹新型冠狀病毒和新冠肺炎臨床患者表現等相關科普知識;梳理新冠肺炎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和影響;通過歸納分析,思考構建人與自然、個人與集體的和諧共生關係,倡導尊重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生態文明意識,養成遵守秩序、加強環境保護的擔當意識,提倡崇尚科學,提升青年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情懷。


疫情的來龍去脈是什麼 | 南昌大學《中國戰“役”大思政》網絡課程


主講嘉賓:遊偉平,南昌大學學工委副書記、學工委辦主任。


小南梳理了

遊偉平老師的課程重點

一起來看看吧

↓↓↓


01

新冠肺炎流行特徵及防控策略


根據2月29日最新刊登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聯合考察報告》,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蝙蝠似乎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


從臨床症狀來看,流感和新冠肺炎均伴有發熱的現象。但新冠肺炎有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甚至出現嘔吐、腹痛、腹瀉。

雖然兩者都是呼吸道疾病,但流感屬於上呼吸道感染,新冠肺炎屬於下呼吸道感染,會在肺部出現炎症,往往以乾咳為主,且呼吸困難。新冠肺炎分為無症狀帶毒者,輕症患者和重症患者。總而言之,請同學們每天按時測量自己的體溫,如果體溫低於38度但高於37.5度,請居家隔壁,按當地規定上報。如自我感覺症狀加重或體溫超過38度,請儘快前往發熱門診就醫。


疫情的來龍去脈是什麼 | 南昌大學《中國戰“役”大思政》網絡課程

疫情的來龍去脈是什麼 | 南昌大學《中國戰“役”大思政》網絡課程


特殊時期,“宅”家就是做貢獻。請做到以下幾點:


  • 勤洗手;
  •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
  • 如果有必要外出,要學會正確選擇和佩戴口罩。


02

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緣起和發展趨勢


新冠肺炎發生以來,每個人都時刻關心疫情動態,關注抗疫工作。首先,先來梳理疫情的重要時間點:


2019年12月上旬,發現首例確診患者;


2020年1月20日,鍾南山院士表示,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的現象;


1月23日,武漢機場、火車站等離漢通道全部關閉;


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


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月初,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專門用來收治重症病人。隨後,武漢又積極建設了十多家方艙醫院,逐步實現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時強調,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隨後,國家衛健委宣佈全國19個省分別對口支援湖北除武漢以外的16個市州及縣級市;


2月16日,湖北及其他省份重症病例,佔確診病例的比例,均明顯下降,此後多個省份多日確診病例0新增;


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決定。


2月26日,境外新增病例數均超過中國新增病例數。


從上述時間軸,我們可以發現,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儘管這場大考突如其來,但是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全國上下緊急動員起來,全力奮戰,廣大醫務人員無私奉獻、英勇奮戰,截至2月29日,全國除西藏自治區和港澳臺地區外,其餘29個省級行政區,共計派遣268批次,36140名醫護人員前往湖北支援疫情防控,軍方派出3個批次共4450人支援湖北抗疫。


03

新冠肺炎事件的反思反省


從生態倫理、生態系統平衡的角度看,人類只是地球綜合生態系統當中的一個物種。正如2019世界地球日的口號所說:“在大自然中,沒有物種可以單獨存在”,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


比如病毒,從科學的角度看,如果不顧自然規律,增加與野生動物的接觸,勢必會加速病毒的擴散和傳播,讓人類社會更不安全。有資料顯示,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的78%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說來源於野生動物,新冠肺炎、SARS、埃博拉、艾滋病等,都是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要不斷提升和培養個人的人文素養,正確認識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科學的關係,敬畏自然,命運相連,崇尚科學,做自然和諧發展、社會有序進步、科學理性應用的促進者、踐行者和創新者!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相信疫情之後

我們都會遇見那個

更愛自己、他人、國家、人類的更好的自己


來源 | 學工委辦、學工處、各學院

審核 | 饒勇、孔愛民、宋志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