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影像團隊:黑白影像世界裡的病毒“獵手”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廣大一線醫護人員不懼危險、忘我奉獻,助力眾多患者診治出院。鮮為人知的是,有這樣一群幕後英雄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工作在抗疫前線:身著厚重的防護服,堅守在防輻射的鉛門內,透過層層醫學影像,爭分奪秒找尋毫釐之間的病灶,為臨床醫師提供準確的診斷、治療依據。他們被譽為臨床一線的“眼睛”、新冠肺炎的“偵察兵”,他們是新冠肺炎兒童定點收治醫院——武漢兒童醫院CT/MRI 影像診斷科團隊。

兒童影像團隊:黑白影像世界裡的病毒“獵手”

嚴防死守,CT影像築起疫情防控第一道網

電腦顯示屏上一幅幅黑白影像,醫生正在凝神細看;CT機旁,技師零距離幫助待篩查的患者擺位,完成影像檢查;等候室裡,護士正在給發熱待查的孩子們登記、鎮靜。武漢兒童醫院CT/MRI 影像診斷科的經歷,是影像學人抗擊新冠病毒的縮影。

CT檢查作為診斷新冠病毒肺炎的重要標準之一,影像科便成了抗疫阻擊戰的主戰場之一。為了使更多發熱患兒儘快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武漢兒童醫院CT/MRI 影像診斷科負責人彭雪華立即“排兵佈陣”:將CT室2號機房改為專門用於檢查發熱患者、疑似和確診新冠肺炎兒童,24小時值班,換人不換機;醫師組優先保證發熱患者的CT審核報告,保證患者1小時內能拿到影像膠片及診斷報告;診斷過程中遇到可疑病例,立即啟動三級會診,確保報告的準確性。為了提高檢查效率和準確率,彭雪華多次組織科內的臨床醫生和技師反覆培訓、瞭解新冠肺炎的影像學形態。護士長姚紅莉帶領護理團隊備好防護物資,做好科室後勤服務,安排患兒有序就診,指導鎮靜,做好防護。24小時輪班值守,吃住在醫院,主動加班,成為武漢兒童醫院影像科醫生、技師和護士們的工作常態。

兒童影像團隊:黑白影像世界裡的病毒“獵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兒童醫院CT/MRI 影像診斷科僅CT檢查一項,累計排查發熱患者近7000人次,日高峰值達200人次,相當於一臺CT機24小時不停,約7分鐘就要完成1例檢查。

逆行而上,身處“雷區”卻毫不退縮

3歲男童昊昊(化名)因確診新冠肺炎住進了武漢兒童醫院,治療一段時間後,需要再次複查CT查看肺部病灶情況。3月12日中午,昊昊被哄睡後送到了CT室,影像技師朱百奇提示家長把孩子輕輕放在檢查床上,不料孩子驚動了一下,“不怕,不怕”,朱百奇立馬停下襬弄的動作,安撫的拍了拍。不一會,孩子又沉沉睡去。“醒了就麻煩了,又得重來。”朱百奇解釋,拍攝CT需要在鎮靜下進行,需要保證患兒的動作一動不動,否則拍出來的圖像模糊,不能診斷。“基本上大一點的孩子都很聽話,但3歲以下的小患兒還不能完全配合,做檢查前,必須哄睡。有時一放到檢查臺上就容易驚醒,這時得先安撫好後才能進行下一步。”這樣的場景,朱百奇每天都要重複多次。

31歲的朱百奇是武漢兒童醫院CT/MRI 影像診斷科的影像技師,今年是他工作的第5年。疫情發生以來,他和同事們一直忙碌在一線。作為一名技師,他需要親自給患兒擺放體位,整個操作過程要近距離接觸患者,相當於處於“雷區”中。

在平時,拍片對於一名影像技師來說遊刃有餘,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技師在拍攝前需做好重重防護:穿好防護服、鞋套,戴好眼罩、口罩,做到密不透風,身披“重甲”下,動作也慢下來,拍片就不那麼容易了。直面患者溝通、精準擺位、準確投照、打印膠片報告,長時間穿戴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一個班下來,每個人的防護服裡的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

兒童影像團隊:黑白影像世界裡的病毒“獵手”

朱百奇和張文涵是武漢兒童醫院疫情防控指揮部最早派去支援雷神山的影像技師。對個別行動不便的危重病人,他們需要進入重症監護室為患者在床邊拍片。這時,除了身著全套防護裝備外,還得穿上重達一二十斤重的鉛化防護服,吃力地拖著笨重的床超機在病房內穿梭。在床邊為一名重症患者進行檢查,用時約為普通患者的5倍以上,而且不允許出現任何失誤和差錯,否則數十分鐘的工作全部歸零,每次從病房出來,隔離服都能擰出水來。從雷神山支援回來後,他們又馬上投入到醫院戰“疫”一線。

目前,CT/MRI 影像診斷科共有醫技人員33人。彭雪華說,科室裡的技師幾乎都是年輕人,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平均年齡只有28歲,面對疫情來襲,大夥都有一股往前衝的拼勁。嚴峻的形勢面前,工作量驟然增加,彭雪華曾有過一絲擔憂,24小時連軸轉、全副武裝的高壓工作狀態,她擔心有人會頂不住。但很快,她的這絲擔憂就煙消雲散了,疫情發生後,年輕同事們紛紛取消休假,留守崗位。大年初一,影像技師朱聖煜、舒偉和魏登峰取消休假,紛紛從老家“逆行”返漢,火速趕來醫院進入戰“疫”,他們說,“科室人手本就不足,同事要上班12小時左右,有時24小時連班,還有的同事10多個小時不吃不喝只為少損耗防護服,這種時候我們肯定不能當逃兵。”

凝神細看,黑白影像世界裡的病毒“獵手”

影像醫生們出具的CT報告,是診斷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據之一。“當天拍,當天下診斷,最高峰的時候,醫師們一天要下200多份影像診斷。”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看肺部片子成了影像醫師田芷瑤每天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審閱CT圖像是病情評估的第一道關口。”彭雪華說,把好這道關,才能早發現早治療。然而,忙中還得有細,要查得準。“兒童病毒性肺炎沒有成人典型,單從CT上看,磨玻璃狀陰影也有可能是其它肺炎,有時還合併其他病原感染,這就需要醫生細心甄別。”

兒童影像團隊:黑白影像世界裡的病毒“獵手”

曾有一名2歲女童,低熱一天入院,家人沒有感染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學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也是陰性。但是高分辨CT檢查提示肺部有散在斑片狀病灶,與新冠肺炎的影像表現很像。是異病同影,還是同病異影?彭雪華審核後發現,患兒可能既有支原體感染,還合併感染新冠病毒,她建議還是謹慎處理,再次安排核酸檢測,果然,第二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患兒得到了及時確診。

3月12日,在醫生辦公室裡見到,影像醫師快速地在顯示器上調整著圖像的對比度和明暗度,在調整的過程中,圖像好似電影一樣,一幅接一幅地動起來。彭雪華介紹,“從肺尖到肺底,一個患兒通常會產生100-300層圖像,最多近400層。一般閱片時間在5分鐘左右。遇到疑難的,會要更長時間。”影像醫師們坐在電腦屏幕前,睜大眼睛,分析影像中的病灶,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他們猶如一名“獵手”,搜尋著黑白影像世界裡隱藏的病灶和元兇。因為每天圖像看得太多,眼睛看得發澀,手腕因不停滑動鼠標而痠痛。“兒科是‘啞科’,與成人相比,缺乏更多的主訴,CT影像檢查就是幫助找‘證據’,我們早一點發現異常,患兒就能早一點得到救治。”在彭雪華看來,儘管壓力很大,但必須審視每一幅圖像,絕不能漏診任何一名患者。

隔空“把脈”,與臨床並肩戰“疫”

“各位主任請看一下。”1月27日,武漢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張芙蓉將一張肺部影像,傳到了武漢兒童醫院新冠肺炎專家管控團隊微信群裡。這是一名1歲重症患兒的肺部影像,從這份影像上看,患兒雙肺有明顯病變,伴磨玻璃影,幾近“白肺”。但棘手的是,兩次咽拭子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為了讓孩子儘快確診,張芙蓉主任向院內影像學專家申請會診。

“這個肯定是新冠病毒肺炎。”兒童放射影像學科帶頭人、武漢兒童醫院院長邵劍波教授反覆翻看片子後立即回覆道。彭雪華也建議臨床“再次複查核酸,做好防護。”患兒第三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證實了邵劍波教授和彭雪華的判斷。在重症醫學科全力救治下,1歲患兒最終康復出院,成為全國首例確診的新冠肺炎兒童危重症患者。

影像診斷作為臨床治療的“眼睛”,是臨床離不開的“路標”。疫情發生後,武漢兒童醫院醫務部拉建了“武漢兒童醫院新冠肺炎專家管控團隊”微信群,邀請該院呼吸內科、重症醫學科、CT/MRI影像診斷科的專家入群,隨時討論治療方案。遇到疑難病例,專家群裡隨時會聯繫彭雪華分析影像報告單,有時候凌晨還在火熱交流。她索性把“家”安在了辦公室,24小時待命,不管多晚,隨時起來看片,與臨床並肩戰“疫”。

兒童影像團隊:黑白影像世界裡的病毒“獵手”

武漢兒童醫院作為湖北省兒童醫療中心、湖北省兒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又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兒唯一定點救治醫院。疫情期間,當基層兒科醫生對病因“拿不準”時,多次向武漢兒童醫院申請遠程會診。作為兒科影像學專家,彭雪華也多次隔空“把脈”,通過影像診斷,為臨床醫生提供治療思路。

如今,越來越多的患兒經過治療康復出院,每次看到確診新冠肺炎的患兒們複查的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基本吸收”,彭雪華都很高興,對疫情的控制也越來越有信心。(記者 徐睿捷 通訊員 薛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