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智慧開釋:人生有種種的橫逆阻攔,抱怨生活不如經營生活


星雲大師智慧開釋:人生有種種的橫逆阻攔,抱怨生活不如經營生活


大多數的眾生不明苦樂的法則,不知苦樂的來源,所以無緣踏上安樂的正道。他們往往背道而馳,想求得安樂卻未曾種下樂因,想遠離痛苦卻處處製造苦因,如是而行怎麼能離苦得樂呢?

——星雲大師


蓮花因為汙泥,而更莊嚴清淨;鮭魚因為逆遊,而更勇猛奮進;探索者不怕危險困難,正因為可以挑戰自己的體能極限;參禪者不怕腿痠腳麻,也是向自我內在的陋習挑戰。

星雲大師說,人生正是因為有著種種的橫逆阻攔,而我們不斷超越昇華,才顯出意義。因此,人生困頓,更要堅強;世道崎嶇,更要勇敢;處事難公,更要自愛;做人難正,更要實在。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習慣了抱怨,遇到煩惱抱怨,遇到委屈抱怨,遇到困難抱怨……殊不知,抱怨生活的太多,發洩於生活的太多,生活就會如數還給你,這就是生活的規律。

佛教中有一句偈語:"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平靜湖面,從來練不出精幹的水手,只要那些經得起生活考驗的,才是最好的。

一個修佛的人要想成就正果,必須經歷千萬重考驗,才能真正達到幸福的彼岸;一個紅塵俗人,只有承受住生活的檢驗,才能提升生命的質量。

星雲大師智慧開釋:人生有種種的橫逆阻攔,抱怨生活不如經營生活


佛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作惡多端且殺生無數的鴦掘摩在皈依佛門,加入比丘群后,知道過去所做的惡業必定要接受上天的磨難,於是請求佛陀給他一段時間,接受身心的考驗。

  他獨自前往荒郊野外,無畏於日曬、雨淋、風吹,在樹下靜坐,累了就到洞裡休息。吃的是樹根、野草,穿的是破布縫補成的衣服,甚至破爛到全身裸體。無論是煎沙煮日、霜雪嚴凍,還是狂風雨露,都不能動搖他修行的決心,他可以說是苦人所不能苦、修人所不能修。

  過了很長時間,有一天,佛陀告訴鴦掘摩:"你身為比丘,應該要走入社會人群。"鴦掘摩聽從佛陀的話,跟其他比丘一樣到城裡託缽。

  然而,人們看到他就很厭惡,不但大人辱罵他,連小孩看了他也紛紛躲避。鴦掘摩向一位懷孕的婦人託缽,那婦人突然肚子痛得哀天叫地。

  鴦掘摩回到精舍,將經過告訴佛陀。"受人厭棄、咒罵,這些我都不在意,因為我以前做過太多壞事,這是我罪有應得。但是,那位懷孕的婦人一看到我,連胎兒也不得安位,我該怎麼做才能解除她的痛苦呢?"

  佛陀要鴦掘摩再回去那戶人家,向婦人腹中的胎兒說:"過去的我已經死了,現在我重生在如來的家庭,已經守戒清淨,再也不會殺生了。"果然,當鴦掘摩將此話對那位婦人反覆說了三次後,婦人腹中的胎兒就安定下來了。

  此後鴦掘摩比丘走入人群託缽,仍然有人會用石頭和磚塊扔他,甚至拿棍子打他,但鴦掘摩都沒有怨言,也不躲避。

  有一天,佛陀看鴦掘摩全身是血,而且都青腫了,心疼地對他說:"你過去造的惡業確實很多,所以得長期接受磨鍊。你要時時把心照顧好,耐心地接受這份果報。"

  鴦掘摩比丘平靜地說:"我過去殺生太多、作惡多端,是罪有應得。只要我不迷失道心,即使生生世世要接受天下人的身心折磨,我也願意。"

佛陀聽了很安慰,讚歎並勉勵他自我覺悟,磨盡一切罪業。最終,鴦掘摩比丘修成了正果。

星雲大師智慧開釋:人生有種種的橫逆阻攔,抱怨生活不如經營生活

鴦掘摩比丘修行的過程是痛苦且艱難的,如果他一味抱怨,心就會被困在不停埋怨的牢籠裡,但是,選擇承受、選擇經營心境,就能經受住這個嚴酷的考驗過程。

星雲大師說,抱怨是喪志之始、結仇之源、敗德之行、造業之因。每當你心有不滿時,不妨細細思索:如果夫妻間總是相互指責,那麼溫馨的家庭生活就是鏡花水月;如果朋友間總是互相埋怨,心靈相契的友誼就如陽光炙烤下的白雪;如果同事間無法平心靜氣地相處,團隊的和諧和集體的力量就都是空談。

人們在生活中都多多少少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在平靜的港灣中生活的人,很難體會到與風浪搏鬥的樂趣,也很難享受到成功之後的喜悅。只有在風浪起伏中不抱怨,把握好航船的舵盤,從驚濤駭浪中勇敢穿行而過,才能體會到搏擊的快樂。

星雲大師智慧開釋:人生有種種的橫逆阻攔,抱怨生活不如經營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