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銳評」中國的數字不可能是真的?

《環球時報》3月7日發表題目為《德國流行病學家:原以為中國的數字不可能是真的》的文章,說美國《紐約時報》4日刊發了該報記者對世衛組織訪華專家組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的訪談。布魯斯表示,相比中國疫情峰值時,情況已經大不一樣了。此前每天都有約4.6萬人要求檢測,而在他離華時,這一數字下降為約每天1.3萬人。“疫情已經趨於穩定了,而且進度要快於預期。”美國《科學》雜誌5日也發文稱,幾周前還人滿為患的一些中國醫院如今床位空著,每天報告的新增病例急劇下降。柏林的流行病學家蒂姆·埃克曼斯說:“原以為那些數字不可能是真的。”但報告結論卻十分明確。

對於中國的變化,專家們起初不相信。我理解,可能是因為:一,西方有種觀點,認為中國人不誠信。這種認識由來已久,對錯姑且不論。既然這樣的認識是種客觀存在,它就可能影響到一些人對我們的看法。就我們自己來講,統計數字水分大,愛誇大成績,也有事實的影子。否則老總理朱鎔基也不會在給會計系的孩子們題詞時提出“不做假賬”這麼基礎性的要求了。二,統計數字降得這麼快,超出了專家的認知。首先從技術角度來說,按照各國專家推演,新冠疫情擴散的地域面積、持續時間、染病人數,都要更大更多,僅以人數來說,沒見到哪位專家敢說能在10萬人以內控制住的。其次依據既有的防疫經驗,他們也沒想到會這麼快出現轉機。但世衛組織的調查已經證明,中國這一次的數字是真實的。所有的不可能,都已被或正在被中國人突破。《環球時報》的同篇文章還報道,紐約州州長科莫5日也在記者會上呼籲學習中國經驗。馬來西亞《星報》6日發表名為《中國主動協助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文章稱,因致命新冠病毒暴發中國曾被一些國家排斥。如今,中國正謀求重塑自己,充當可幫助疫情嚴重地區抗擊疾病的全球專家。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專家索林格說,抗疫成果可能會令中國在當前的(全球)疫情方面成為權威,“當然,世界多數地區無法像中國那樣(有效)指揮全國民眾。”——這,才是問題所在。在社會動員方面,中國就是有優勢、有能力。在重大災難來臨時,中國人就是能空前團結,犧牲小我。感謝人民,感恩人民!

但我還是覺得,肯定成就和長處的同時,咱不能得意忘形。認為我們不誠信,這真是揪心的痛。我們曾經認為,中國人謙虛謹慎,責己自律,最善於反躬自省。但為什麼數字造假、虛誇成績這樣的毛病就改不掉呢?我們怎樣才能在誠信的問題上讓西方一些人也大跌眼鏡呢?一個多世紀以前,我們就提出要新新民,革除國人的劣根性。大家也都知道,只有實現人的現代化而不是物的現代化,才能讓中國真正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我們明知是痼疾,已經被人指著鼻子鄙視了,卻不思改、不願改、不敢改、不下手改、改不掉,我們的進步就是跛足的進步,我們又能走多遠呢?(檢察日報正義網 老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