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00後為什麼會沉迷於網絡遊戲,有關政策對於網絡遊戲怎麼管理呢?

民間荊竹


說到遊戲,還真是深受其害,身邊的學生們和自己孩子,都是遊戲迷。現在的中小學生逃學,甚至做壞事,多半跟人品無關,而是跟遊戲有關,他們可以為了打遊戲,找個能連上wifi的角落,哪怕是臭水溝邊,抱著手機打一天到晚,就算是自控能力很強的學霸,也會在假期過一下游戲癮,畢竟是時代青年嘛!我是成年人,從來不玩遊戲,只是疫情期間學會刷抖音,看西瓜視頻,上頭條,都還玩出癮來,何況是大型遊戲,何況是孩子了!

為了孩子,真希望遊戲能停一停,但遊戲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關乎無數公司和個人的事業,停是停不下來的。目前國家也有相關管控措施,比如再某些時段禁止青少年登錄遊戲等等,各學校也嚴格杜絕學生帶手機進校園,但效果不大。從八九十年代的電遊,到後來的網遊,現在的手遊,遊戲一直都在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成長。要解決這個難題,還需要國家和遊戲開發商共同努力,才能找到最有效的辦法。



山草手繪


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我的孩子就是一個00後,對遊戲愛不釋手,讓我頗為頭疼。

00後出生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各種網絡產品層出不窮,從剛出生他們就接觸電子產品。記得小時候一兩歲時起,只要孩子一鬧,大人就拿出手機放上音樂,你就馬上安靜下來,以後一點點的改成放動畫片,可以說00後幾歲的時候,就比一般成年人手機玩的明白。

他們自己回註冊賬號,自己組隊,知道怎麼打策略,我是一個遊戲空白,孩子玩遊戲說的話,我都聽不明白,一有時間馬上就拿起手機來玩,因為這個我說了他很多次,甚至有幾次差點動手打他,抱著手機就不愛釋手。

現在又趕上疫情宅在家裡,手機成了他唯一娛樂工具,不讓他玩你說在家裡出不去,待著確實無聊,讓他玩吧還擔心他的眼睛,本身已經三百多度近視了,時不時的叮囑他,歇一會,歇一會,他口裡答應,就是不放下手機,真是又生氣有擔心。

所以現在希望政府部門加大對遊戲的管理力度,對那些有暴力、色情類的遊戲,嚴格限制,家長都怕孩子在網上學壞了,也怕網絡上的騙子給他們騙了,時不時聽到新聞,十來歲孩子給主播打賞幾萬了,玩遊戲充值幾萬了,讓人觸目驚心。所以我老叮囑孩子,玩遊戲別充值,看被騙了。

因為這個手機遊戲,多少家長焦頭爛額,無計可施,希望有關部門儘快出臺措施,保護保護未成年,保護祖國的未來。





心似朝陽


掐指一算,第一批00後也已經成年了,其餘的00後們也在成年的路上狂奔,先感嘆一句,90後已經老了。

至於00後為何沉迷於遊戲,我個人感覺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回想我的小時候,那時候的小霸王學習機就是用來打遊戲的。

家長其實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伴孩子,在探索欲極強的年紀,自然需要有方向去消磨時間,這個時間段不是家長的陪伴,孩子只能自我選擇。

遊戲行業的發展其實一直很吸引人,最開始的遊戲廳,到網吧,到如今的智能手機,遊戲從未消亡,所有人都知道沉迷不好,但是成年人就能做到完全剋制自己?試問菸酒。

所以我認為,更多時間沉迷遊戲不僅僅是孩子的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做了些什麼是最需要思考的。

至於政策,自然會對未成年做一些限制,但是我們都知道,在這個個人信息交易氾濫的年代,想弄一個身份證號防沉迷其實很簡單。

別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時候沒有盡到責任,孩子投入遊戲的懷抱又去苛責孩子,成人的世界我們已經不負責任,不要再用同樣的方式和藉口去傷害孩子,如果真的看到有人沉迷於遊戲,請多陪伴,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譴責,沒意思。



不良徒弟


實行網絡遊戲用戶賬號實名註冊制度。所有網絡遊戲用戶均須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進行遊戲賬號註冊。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網絡遊戲企業應建立並實施用戶實名註冊系統,不得以任何形式為未實名註冊的新增用戶提供遊戲服務。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2個月內,網絡遊戲企業須要求已有用戶全部完成實名註冊,對未完成實名註冊的用戶停止提供遊戲服務。對用戶提供的實名註冊信息,網絡遊戲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妥善保存、保護,不得用作其他用途。

網絡遊戲企業可以對其遊戲服務設置不超過1小時的遊客體驗模式。在遊客體驗模式下,用戶無須實名註冊,不能充值和付費消費。對使用同一硬件設備的用戶,網絡遊戲企業在15天內不得重複提供遊客體驗模式。

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遊戲時段、時長。每日22時至次日8時,網絡遊戲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為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網絡遊戲企業向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的時長,法定節假日每日累計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累計不得超過1.5小時。


劉不帥1


遊戲可以說是精神鴉片,不僅僅是00後,從80後開始一直到現在,一代代青少年的身心被困在虛擬世界裡開始了荒廢人生的奇幻之旅。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很容易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從而影響學業和業餘愛好,並且更嚴重的是很多大齡青年玩了多年以後也依然難以擺脫遊戲的蠱惑,對現實生活漠不關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從而無心工作和社交。導致蹉跎歲月一事無成。

個人認為應該由國家部門強制性限制遊戲對年輕人的毒害。

第一:必須實名制綁定人臉識別登錄遊戲,以禁止未成年人登錄

第二:打擊氪金遊戲,每天充值與總充值均不得超過一定數額

第三:週一到週五每天遊戲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週六週日不得超過6小時,晚上12點到早上8點不允許運營遊戲

第四:堅決從嚴打擊色情暴力賭博遊戲!


三和刀客


沉迷網絡遊戲肯定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剛開始我們家的00後,只玩些小遊戲,成績優異,年年三好學生,家裡獎狀都貼滿了牆。一直是大家學習的對象,或許就這張光榮榜,讓她迷失了自我。虛榮心膨脹,後來漸漸的受同學們的影響,知道了王者榮耀。一發不可收切。

平時同學們一般的話題她也說不上話,成績好也受到孤立?唯有遊戲裡讓她成為優異者,成績慢慢下降,降到本可以被錄取到重點中學的她,勉強上了個三流高中,老師很敬業,她還是活在遊戲裡。經常深夜裡看她在客廳裡,玩的不亦說乎,只有在數落下,才會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回臥室睡覺💤

趕緊開學吧!學校裡不讓帶手機。

網絡遊戲還是要有點整改措施

否則會耽誤孩子一生

有的遊戲過於血腥暴力

沉迷於此

網絡上因為要錢打遊戲殺親人的比比皆是

控制和引導必須滴




故夢難回


遊戲可以說是精神鴉片,不僅僅是00後,從80後開始一直到現在,一代代青少年的身心被困在虛擬世界裡開始了荒廢人生的奇幻之旅。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很容易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從而影響學業和業餘愛好,並且更嚴重的是很多大齡青年玩了多年以後也依然難以擺脫遊戲的蠱惑,對現實生活漠不關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從而無心工作和社交。導致蹉跎歲月一事無成。

個人認為應該由國家部門強制性限制遊戲對年輕人的毒害。

第一:必須實名制綁定人臉識別登錄遊戲,以禁止未成年人登錄

第二:打擊氪金遊戲,每天充值與總充值均不得超過一定數額

第三:週一到週五每天遊戲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週六週日不得超過6小時,晚上12點到早上8點不允許運營遊戲

第四:堅決從嚴打擊色情暴力賭博遊戲!


菜雞1號


在這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電腦越來越普及,電腦遊戲也隨之發展起來。近年來,網絡遊戲猶如雨後春筍,迅速佔領整個遊戲市場。但是越來越多的中學生開始沉迷於網絡遊戲。具國家有效數據顯示,目前中學生患“網絡遊戲成癮症”的比例已經高達14.8%。

建國家級網絡遊戲防沉迷平臺:

近年來,大型遊戲廠商開始嘗試構建多種技術手段,以預防網絡遊戲對青少年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各類遊戲防沉迷系統相繼投入使用,利用人臉識別、實名校驗、未成年人遊戲消費提醒等技術手段對青少年用戶的遊戲時長和付費行為進行管理。

目前各大遊戲廠商自研的遊戲防沉迷系統,儘管有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數據孤立、自我監督的問題,並未達到理想中的效果。我在調研時瞭解到,有的學生在手機上下載了18個遊戲。在這種情況下,單一遊戲廠商建立的防沉迷系統,顯然是失效的。

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就《通知》有關情況。

  1. 是實行網絡遊戲賬號實名註冊制度。目前,遊戲用戶實名註冊方式包括手機號、微信號、身份信息等多種方式。但實際使用中,不少未成年人使用家長手機號、微信號註冊遊戲賬號,導致針對未成年人的管理制度難以真正落地。為此,《通知》要求嚴格實名註冊,所有網絡遊戲用戶均需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進行遊戲賬號註冊。
  2. 是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遊戲時段時長。規定每日22時到次日8時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法定節假日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5小時。具體標準主要是從合理分配未成年人日常作息時間角度提出,除去正常睡眠、學習、用餐及文體活動時間外,區分節假日和其他時間,對遊戲時段時長予以限定。這一規定既是對網絡遊戲企業和平臺的要求,也是對監護人履行未成年人監護義務的指導。

3.是規範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規定網絡遊戲企業不得為未滿8週歲的用戶提供遊戲付費服務;同一網絡遊戲企業所提供的遊戲付費服務,8週歲以上未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人民幣;16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人民幣。主要參考《民法》總則中對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分,以及有關方面就家長對孩子使用網絡遊戲消費限額意願進行的抽樣調查,並適當考慮目前未成年人實際付費狀況。

4.是探索實施適齡提示制度。隨著網絡遊戲類型越來越多樣化,在題材、內容、玩法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不適宜未成年人體驗的問題。《通知》要求網絡遊戲企業從多維度綜合衡量,探索對網絡遊戲予以適合不同年齡段用戶的提示,幫助未成年人、家長和老師等更好區分網絡遊戲,引導未成年人更好使用網絡遊戲。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適齡提示並不等同於西方的分級制度,決不允許色情、血腥、暴力、賭博等有害內容存在於面向成年人的遊戲中。

5.是積極引導家長、學校等社會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監護守護責任,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網絡遊戲消費觀念和行為習慣。沒有監護人的有效監督約束和陪伴陪護,有關制度的落實必然會大打折扣。


言白手遊


我認為現在00後玩遊戲,把學業和遊戲主次不分。大多是因為自制力弱,家長的管控教育不得當。現在學業的沉重有壓力,孩子通過玩遊戲來釋放自己。

關於國家,最新發布的《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對未成年遊戲用戶從身份驗證,遊戲時長,付費,適齡提示等六個方面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對未成年人遊戲時間規定:每日22時至次日8時,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法定節假日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5小時。事實上,許多遊戲公司的自律性規定已經比通知更嚴格了,以騰訊遊戲為例,未成年人每日21時至次日8時禁止遊戲,未滿13週歲每日限玩一小時,13至18週歲每日限玩兩小時,(法定節假日沒有特殊規定)。

《通知》對未成年人遊戲充值的規定。遊戲公司不得為未滿八週歲的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八至16週歲的未成年人單詞充值不超過50元,每月充值不超過200元,16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單次充值不超過100元,每月充值不超過400元。

等等


阿超愛追劇


00後都很沉迷遊戲,我的觀點是:自制力強的孩子,在玩遊戲的同時兼顧學業,是不能算沉迷的;但如果自制力弱,沒有限制地玩遊戲,比如像題主提到的那個男孩子那樣,主次不分,把遊戲看作生活的全部,那就屬於沉迷了。

正如一部分80後沉迷武俠小說、一部分90後沉迷電視一樣,00後的孩子裡,沉迷遊戲的只佔了一部分,至少在我看來是不能用“都”來概括的。

自從網絡誕生開始,這樣的現象是不可完全避免的。青少年的心智還不夠成熟,需要靠成年人的正確引導,使青少年認識到網絡和遊戲的雙面性,減輕網絡和遊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另外,在中小學微機課上也可以做些努力。比如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灌輸一些正確的觀念。

當然單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在勸導的同時以身作則。如果一個家長一味呵斥孩子上網、打遊戲,自己卻時常在孩子面前無節制地刷短視頻、開黑,這樣是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

同理,咱們在子女的面前玩遊戲,刷視頻,卻教育他們,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碰,他們心裡該怎麼想?所以,所以家長還是要正確引導。不能一味的制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