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要註冊個公司,註冊資金一百萬,我就得準備一百萬現金嗎?

真的想不到一個名字了


註冊公司的過程中,有一欄則是註冊資金,這是必填內容。現在註冊公司很快捷與方便,原來註冊公司起碼也需要七個工作日,而現在最快當天就能註冊下來。不僅僅是註冊時間上的提速,就連制度上也有改變,關於註冊資金分為:實繳、認繳。

兩種方式的不同,對於註冊資金所準備的資金也就不同。如果題主準備開設一家公司,賬上有100萬的資金可以作為實繳資金。也就是當驗資的時候,賬戶中有100萬的資金即可,然後註冊資金為實繳100萬。

在註冊的填寫欄目中還有“認繳”,認繳與實繳不同,他可以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繳完就可以,比如在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期限內賬戶內有100萬的資金即可。

也就是說,現在註冊公司的時候,註冊資金100萬,可以不用準備100萬的現金,將其認繳註冊就可以了。而認繳的時間,認為自己在未來某一天時能達到賬戶內有100萬的資金就可以。當然,也可以將認繳時間寬泛至規定內的最長時間。

做生意的時候,我註冊的公司剛好就是一百萬的註冊資金。註冊資金,我認為沒有必要填寫的數目過大,反而小一些會更為合適。可能做大生意的,註冊資金越大,感覺給予人的誠信度越高,有隱性影響。但是,做一般生意的情況下,註冊資金的大小,沒有太大影響。

如果店面的生意體量不大,完全沒有必要將註冊資金填寫100萬這麼多,10萬、5萬,甚至1萬元都可以。這看上去數字的差距很大,但如果開公司失敗需要註銷公司的時候,註冊資金越大需要支付的註銷費用也就越多。所以,依據自己的情況填寫註冊資金更為合適。

現在開公司,真的很方便,不僅僅在註冊資本上調整為實繳與認繳,服務也是在提升。我前後註冊過幾家公司,最開始註冊的時候用時大概15天才將公司辦理下來。當然,第一次註冊的時候對流程很不熟悉,也就耽誤了些時間。之後註冊的一家公司,間隔幾年的時間,只需要了2天時間,第一天去相關單位辦理,然後第二天在公司上傳資料,第三天就通知辦理成功。

註冊資金100萬的公司,不需要準備100萬的現金,填寫認繳就可以了。現在辦理服務、速度也都大幅提升。


厚金說


不需要準備一百萬現金。

我記得當年我註冊公司的時候,註冊資金是50萬,畢竟咱是小公司嘛。

當時股東們問我,是不是咱們得籌備50萬現金,便於工商局驗資。

我告訴他們,真沒必要,我們可以一分錢不花。

我們先來看下公司註冊的流程
第一步 核准名稱
時間:1—3個工作日
操作:確定公司類型、名字、註冊資本、股東及出資比例後,可以去工商局現場或線上提交核名申請。
結果:核名通過,失敗則需重新核名。
第二步 提交材料
時間:5—15個工作日
操作:核名通過後,確認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經營範圍,在線提交預申請。在線預審通過之後,按照預約時間去工商局遞交申請材料。
結果:收到准予設立登記通知書。
第三步 領取執照
時間:預約當天
操作:攜帶准予設立登記通知書、辦理人身份證原件,到工商局領取營業執照正、副本。
結果:領取營業執照。
第四步 刻章等事項
時間:1—2個工作

公司章
操作:憑營業執照,到公安局指定刻章點辦理:公司公章、財務章、合同章、法人代表章、發票章;至此,一個公司註冊完成。

看到這些註冊流程,並沒有哪一項是讓你提個一百萬去現場驗資,並沒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咱們現在大部分公司都使用的是認繳制。

那什麼是認繳制呢?

認繳制就是在註冊公司的時候,股東們對認繳出資總額和出資的方式在公司章程上進行約定,對註冊資金沒有了繳付要求。

但請分清楚這個概念,認繳並不等於不繳。認繳制是需要在公司成立後十年內,公司銀行賬戶裡的流動資金達到註冊資本的額度才符合。

那麼,認繳制對開辦公司來說有什麼優勢呢?

1.取消了註冊公司的門檻。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形勢下,對於開辦公司刺激經濟更為有效了。
2.解放了出資比例的限制。以前註冊公司是需要股東們以貨幣的形式注入公司,還需要達到一定的比例才行。


3.減輕了創業者的資金壓力。以前認繳制是兩年的出資時間,現在不用了,只需要未來十年內公司賬戶達到註冊資金的額度就可以了。

歡迎關注@銀桑筆記,十年職場人,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銀桑筆記


不是,註冊公司當前是實行認繳制的,所謂認繳制就是你註冊了100萬資本金的公司,你只要在未來規定的時間內把這100萬資金打到公司賬戶上就可以了,在這個規定的時間之前你是可以不用往賬戶上打錢的,所以理論上你的公司賬戶上可以沒有錢。

所以,你註冊100萬資本金的公司,並不需要準備100萬的現金。這個政策的變化是因為上一次(2013年)新公司法實施後的結果,在這次新公司法之前,註冊公司是需要實繳的,也就是你註冊一個100萬的公司你必須給公司賬戶 上打100萬,還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這樣做有了一個負面的結果,那就是很多人開公司為了滿足實繳制,不得不去找過橋資金,這也催生了一個灰色的業務,專門為企業提供註冊資本金的過橋資金。當完成了驗資報告後就把自己撤走了,這個做法其實也是一種抽逃註冊資本的行為。

而2013年實施新的公司法後,沒有認繳制的強制性,註冊公司的門檻和和成本大大降低,由此也催生了一波公司註冊潮。

總結:目前雖然是不需要實繳了,理論上你可以註冊1個億的公司,而賬上是零,不過註冊公司的資本金在法律上是你們股東應該承擔的責任極限,這個就是有限責任公司的由來,新的公司法對公司股東是一種保護,不過註冊公司也應該量力而行,不是為了面子大,註冊一個1億的公司,而你公司的業務完全不需要這麼高的資本金,未來一旦發生極端情況,股東是需要承擔1個億的責任的,而且公司的註冊資本如果要減少是非常麻煩的,增資容易,減資難,而且如果你一開始就註冊資本金很高,其實也不利於公司進行融資或者是走進資本市場。


壹號股權


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不需要,你甚至一分錢都不用出。

目前是認繳制,也就是說你願意註冊多少錢的公司,就註冊多少錢的公司,一分錢也不用拿,註冊1000個億也無所謂。



但是你要考慮到一個後果。這個後果就是:你牛逼吹完了,將來公司清算的時候,或者公司負債的時候,你要以你認繳的資本為限,作為你償還的底線。

關於公司註冊資本的問題,我的建議是:能夠予以實繳資本的,就以你實繳資本作為你的註冊不了。註冊公司很大的一個目的就是防火牆。這個作用也是註冊為公司形式進行經營的根本目的。所以這道作用沒有了,註冊公司的意義也就失去了。

或者是你的營業運算週期為指標進行衡量你的註冊資本。比如你的月交易額為50萬,那麼你的實際註冊資本儘量不要超過他的三倍,也就是150萬。

這樣的目的是,即便將來你賠本兒了,總有一個底線兜著呢,不至於讓股東個人傾家蕩產。

當然我所說的這些問題,不包括有註冊資本限制的行業,比如保險金融等行業。同時也不包括在你高頭的過程中,有最低註冊資本限制的情形。

比如我的一個顧問單位是做醫療器械的,但是進行交流標識要求註冊資本不得低於1000萬,所以他們的註冊資本就是1000萬。這種情形不在我所說的範圍之內。

最後祝願你在創業路上一帆風順,一切順利。


法律冷知識


註冊時不用交現金,但是註冊有風險,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1.註冊資本採用認繳制

註冊一家100萬的公司,股東承諾在2099年12月31號之前繳納,原則上都可以。認繳時間還可以延期。比如認繳的最後期限是2019年12月31日。股東估計12月31日無錢繳了。可以召開股東會。經全體股東同意,將出資時間延後5年時間都可以。但要變更公司章程,到登記機關變更。

2.註冊資金100萬,可以不是現金出資,你是用機器設備、原材料、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等的都可以,但不能是虛假的、或價值嚴重不符的。當然也不能以勞務出資。

3.註冊的責任

股東認繳多少註冊資本,股東就要承擔多大的風險?例如股東認繳註冊資本1000萬,實際未出資,最後經營不善,公司虧損,欠外債500萬。公司還不起,股東要承擔此部分債務。

4.利益分配

多個股東出資,股東享受權利多少一般是以實際出資為標準(另有約定的除外)。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兩個股的股東各出資50%,一個股東先出了400萬,另一股東出了100萬。公司賺了500萬,出資100萬的股東分紅只能分100萬(分紅比例按實繳出資進行計算)。

5.出資抽逃

股東把錢出資到公司,沒過幾天通過其他方式再把它轉出去,股東這種行為涉及鋤禾日當午,公司登記機關有權處以抽逃資金5%以上50%以下的罰款。

提醒各位創業者,出資的時候要量力而行。



老楊會計


你現在只要準備兩張身份證、一張辦公場所的租房協議,照片幾張,工本費,幾百塊錢的刻章費(防偽芯片章),然後拿著去行政服務中心找工商局、公安局的櫃檯辦理,辦完後去銀行開對公賬戶,再去國稅局、地稅局辦稅務登記,如果是生產型,你還得回到工商局辦理生產許可證,再去安監、消防等相關部門去弄。

至於你說的註冊資金,你完全可以選擇認繳制。他們會給你解釋。

當然我建議你找代辦公司(財務公司)弄,他們會給你弄的明明白白的,並可以找他們做計賬。你可以諮詢下他們到底哪種更方便。還有,找代辦公司辦,你只要說一下你辦什麼類型的,不用你怎麼跑,就給你辦的妥妥當當。


希望在每一天


簡單說兩句

1.註冊公司的時候,寫的註冊資金,比如10萬50萬100萬200萬500萬1000萬,不一定要馬上籌集,最長時間在30年內湊集就可以,比如2019.8.15號註冊的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這一千萬最遲要2049.8.15號之前籌集,如果在2019.8.15-2049.8.15號期間,公司因為其他原因不經營了,也可以註銷公司,也不用籌集1000萬

2.註冊資金看情況而寫,不是說註冊資金寫越多越好,量力而行。


江河一點評


結果是不需要的,作為一個財稅人我要提醒您。雖然是認繳制,但是您的註冊資金夠用就好,千萬不可貪圖過大。正常的情況下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一旦遇到危機和困難,這個時候他就會讓您補齊註冊資金。所以還是請慎重。



點點滴滴財稅


按照修訂的《公司法》及相關條例,“註冊資本”的登記管理已經從“實繳登記制”調整為“認繳登記制”,也就是說註冊資本的實繳已經沒有期限承諾限制,也沒有認繳最低限額,也不再需要《驗資報告》。


很多人就認為在完全認繳制下“認繳不實繳”等於“認而不繳”、“可以不繳”。那麼“認繳制”下,註冊資金就認而不繳了嗎?也無需擔責嗎?


其實並不是的,企業是要對債務承擔認繳的資本範圍的責任的。

《公司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由此可知,股東的責任範圍仍然是其認繳的全部資本。完全認繳制下的“認繳不實繳”不等於“可以不繳”。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4年2月頒佈了《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二)》(以下簡稱“《公司法解釋二》”)、《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三)》(以下簡稱“《公司法解釋三》”),對如何在認繳資本制下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做出了更為詳盡的安排。

例如:《公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規定:

“公司解散時,股東尚未繳納的出資均應作為清算財產。股東尚未繳納的出資,包括到期應繳未繳的出資,以及依照公司法第二十六條和第八十條的規定分期繳納尚未屆滿繳納期限的出資。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債權人主張未繳出資股東,以及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或者發起人在未繳出資範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公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

“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範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所以,認繳制下股東並不是沒有出資的義務,而是暫緩出資而已,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在一級市場融資,投資機構在盡調的時候是肯定需要驗資報告的。


那麼,註冊資本設定的標準是什麼呢?


理論上,除了仍舊實行法定註冊資本的行業外(比如銀行、保險、證券、融資租賃、建築施工、典當、外商投資、勞務派遣等十四類行業),註冊資本隨意設定都是可以的。

但其他行業的創業者建議考慮以下幾點因素:

1、公司註冊資本寫多少,要參考所在行業資質要求

比如,互聯網公司申請ICP經營許可證時,ICP經營許可證要求公司註冊資本在100萬以上;天貓、京東也對入駐平臺的商家提出了標準:註冊資本為200萬以上。其他需要資質/資格的,如招投標等,參照行業通行做法就可以了。

2、註冊資本越大,承擔的風險/責任就越大

註冊資本與所能承擔的風險和責任是成正比的。

比如,一家註冊資本為1000萬的公司,大股東佔80%的股份,這個股東有800萬的出資義務,也是對公司債務承擔800萬的連帶責任。

3、印花稅

每年年底,企業要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繳納萬分之五的印花稅。例如一家科技類公司的註冊資本是1000萬元,如果企業完成實繳,那麼,企業的印花稅將是5000元。


所以,註冊資本並不是越大越好,大部分互聯網創業者走的是股權融資的路子,最重要的是股權比例,而不是註冊資本。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個合理的註冊資本,才是最理智的選擇。

註冊資本怎麼確認已繳納?


公司成立後,需要在銀行開設一個企業銀行賬戶。股東個人(或單位)從自己賬戶向公司賬戶轉入應出的資金即可,轉賬資金用途裡要寫上“投資款”即可。


以前實行實繳制的時候,註冊資本是需要驗資報告的。現在多數情況下已經不需要了,如果要尋求投資,為了確認標的公司的註冊資本已經實繳,需要其出具驗資報告。驗資報告可以找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來出具即可。


青業


解決中小微企業壓力,俱百家推出創業&辦公輕資產大家可以瞭解一下,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再到共享衣櫥,共享經濟一地雞毛分享經濟卻剛剛來臨,中國首家分享經濟式辦公傢俱平臺讓你的閒餘資產分享起來,辦公不再是重資產背的輕才能走的遠,很多企業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你所謂的資產最後就是一堆垃圾,如何讓你的資產都能隨時隨地變費為現,創業&辦公租著用總裁愛上俱百家,關注俱百家助您創業輕鬆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