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技術流 | 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今天教你用excel表格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這裡主要指重疾和壽險,意外險和醫療險的決策相對簡單,就不涉及了。


教大家這個方法,是因為選重疾險的時候,需要決策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買多次還是單次?

保到70歲還是終身?

身故責任要不要?

二次癌症要不要?

買A還是買B?


特別是之前買過,現在想加保,應該怎麼加才能和以前保單配合好?


非常簡單,就3步,你不愛用電腦做,用筆自己在紙上畫一個也行。


(又難免談到生生死死的,不要介意)


技術流 | 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以老王舉例——


技術流 | 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老王剛過30歲生日,之前陸陸續續買過2張重疾險和1張定期壽。這幾天看守衛者3號不錯,多次重疾的保障,單次重疾的價位

,頗為心動。


這幾年工作比較努力,薪水漲了不少,預算是有了,但是在上面那幾個選擇上犯了難。


接下來就教你這3步:


第一步:將現有的重疾險和壽險列出


技術流 | 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說明:


1、只體現重症保額,因為一來重症保額對費率影響大,二來目前產品的輕症和中症越來越趨於類似,差別不大,基本都是2-3次且不分組。如果想比較可以以同樣的方式類推。


2、影響重疾險費率的主要因素有:年齡、保額、賠付次數、保障期間、身故責任、二次癌症等等。


3、其中達爾文2號含二次癌症(最合算)。


4、重疾險的「身故責任和重疾責任共用」的意思是,只有在沒有獲得過重疾賠付的前提下,被保險人身故才能獲得身故賠償。如果重疾賠付過,身故就不會再賠付了。


而定期壽和重疾賠付無關,身故即賠付。因此「重疾險有身故責任,就不用再單獨買壽險了」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第二步:檢視重疾保障


技術流 | 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說明:


1、重疾保障大體分為兩個維度:保障長度保障深度


保障長度:就是保障時間的長短。目前常見的有「至70歲/80歲/終身」等幾個選擇。


保障深度:可以簡單理解為賠付的次數。目前常見的有「重症多次賠付/癌症二次賠付次數/心血管疾病二次賠付」等。


一般來說「二次」就夠了,不需要太多。


2、一個重疾險的保障長度越長、保障深度越深,肯定就更好,此處不接受反駁。預算不夠可以做取捨,很正常,但彆嘴硬。


3、老王的保障期間,只有「至70歲」,所以分為兩個區間。如果還有一張「至80歲」的,就要分成「70歲之前」「70-80」「80到終身」幾個區間了。


第三步:檢視身故保障


技術流 | 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說明:


1、因為重疾和壽險都涉及到身故保障,所以放在一起檢視。


2、身故保障用兩個維度衡量:年齡、是否賠付過重疾。


年齡點出現了60歲(定海柱)和70歲(兩個重疾險),所以分為3個區間。


每個區間再分為「賠付過重疾」和「沒賠付過重疾」的情況。


技術流 | 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表格一列,結果就非常直觀了。


結合第二步和第三部的表格,很明顯,老王的保障情況是這樣的:


  • 70歲之前有50萬重疾保障,70歲之後則完全沒有
  • 70歲之前有20萬的二次癌症,但沒有二次重疾
  • 60歲之前,得過重疾身故,能賠100萬;沒得重疾賠120萬
  • 60歲-70歲,得過重疾身故賠償為0;沒得重疾賠20萬
  • 70歲之後,完全沒有身故賠償


如果按理想情況,保障的深度和長度都要全覆蓋,老王的保障,有以下缺口:


1、70歲之後沒有重疾保障

2、二次重疾完全沒有,僅僅70歲之前有20萬二次癌症

3、60歲之後獨立身故保額為0

4、70歲之後完全沒有身故保額


但是,是不是每一個缺口都要覆蓋呢?也不是。


比如,60歲之後,老王大概率已經沒有撫養他人的責任,孩子成年了,父母去世了,那麼百年之後留不留錢,也不一定是必要的。


再比如,老王不認同多次重疾的理念,只想做更高的槓桿,那麼他就只加單次重疾就好。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你瞭解自己的需求就好,我給你的,就是看清需求的方法。


技術流 | 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假設老王看清了自己的保障情況,也認同多次重疾的理念,再考慮一下預算,最後做了如下選擇:


加一個30萬的守衛者3號,選終身、選不加身故責任、不加二次癌症。


我們再重新走一遍這3步:


第一步:將重疾險和壽險列出


技術流 | 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第二步:檢視重疾保障


技術流 | 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第三步:檢視身故保障


技術流 | 教你3步看懂自己的保障情況


怎麼樣,看出補充的效果了嗎?


不如你留言告訴我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