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畫牛,賣了584萬,只畫了一個屁股

齊白石畫牛超有趣,當然他畫的牛也超級貴,隨手一幅《牛》就賣了五百八十四萬,你可別以為他給畫得如何“牛”了,這數百萬一幅的《牛》他就只畫了一個屁股,所以有人說這書畫呀只要是沾上了齊大師名號,那都不叫書畫了而是變成了“支票”——想填個啥數就值個啥價。

齊白石畫牛,賣了584萬,只畫了一個屁股

齊白石

就拿畫《牛》來說,人家只畫了一個“牛屁股”,這支票數字填個五百八十四萬也沒人覺得奇怪。 書畫藝術作品的價值其實是恆定的,但人們總是把書畫藝術作品的經濟屬性當成了價值衡量,比如說賣了五百八十四萬的《柳牛圖》,這幅畫了個“牛屁股”的作品你能說藝術價值就是五百八十四萬麼?

齊白石畫牛,賣了584萬,只畫了一個屁股

國畫《柳牛》

這幅畫拍賣了多少是它的經濟屬性得到了體現,今天拍了五百萬也許明天就只能拍五百塊,但即便流拍了這幅畫仍然存在在那兒,它的藝術價值沒有改變,但人們卻沒法給這個所謂的藝術價值衡定出一個數字來。

齊白石畫牛,賣了584萬,只畫了一個屁股

柳牛圖

具體到齊大師畫的“牛屁股”,賣了多少是一回事,值不值其實又是個謎之問題,因為這畫好在哪兒值在哪兒都沒個正解,你覺得畫得很好的那處別人覺得是敗筆,你覺得五百萬是撿了個漏他覺得五十塊也虧。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價值”矛盾,關鍵還在於人們對藝術價值無法形成統一的認同。

齊白石畫牛,賣了584萬,只畫了一個屁股

齊白石畫牛

有人願意扯開荷包撕下一張五百八十四萬的支票,他自然是認為這個“牛屁股”畫得好很值得,當然也會有藝術界的專家來為這個數字背書和解釋值在哪兒。比如說這幅《柳牛圖》值在哪呢?有人說這就叫“獨具一格”——別人都把牛完完整整地給畫出來,他偏偏連頭和身子都不畫,唯獨只有他就畫一個“牛屁股”完事,世上就他這麼畫所以就值得。

齊白石畫牛,賣了584萬,只畫了一個屁股

齊白石畫牛

也有人說你看牛尾巴就值了,畫個渾圓的後臀把牛的壯實畫了出來,但牛的動態卻全靠那條尾巴給體現,讓人看到一隻水牛慢悠悠前行甩著尾巴的畫面。基本上說“值”的人就是這兩條,一就是這種畫法是齊大師獨創的,二就是僅用一條尾巴就讓畫面變得有鮮活的動感了。

齊白石畫牛,賣了584萬,只畫了一個屁股

國畫《柳牛圖》

但這兩種說法要證明“值”還是缺乏力度的,首先齊大師也畫正面側面的各種牛,畫個牛屁股就完事的這種其實特別多,有專家認為這種畫個牛屁股就完事的作品純粹就是應酬畫,因為畫起來又快又簡單容易敷衍,所以反而這種你以為很別出心裁的畫其實是沒花什麼心思的作品。至於你要說那條牛尾巴畫得絕,那為什麼不說那牛腿給畫得那麼死板是敗筆呢?專挑你覺得好的說卻忽略了畫得很垃圾的部分,更何況那牛尾巴也不覺得就畫得多麼傳神嘛!

齊白石畫牛,賣了584萬,只畫了一個屁股

齊白石

把書畫當成一種承載經濟功能的事物,最終就會導致這種價值的爭論,值與不值其實都是利益的博弈,當一幅畫脫離了藝術本質而去為你承載財富美夢時,它早已等同於一張廁紙,但一張廁紙同樣也可以被人發掘出各種藝術價值而炒至天文數字的價格,這就是書畫之殤,淪為經濟道具的藝術終究不過是一張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